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社会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等方面对国外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国外体育社会问题主要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体育暴力等。提出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中应注意: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关注我国的体育社会问题;培养思维能力,深入分析体育社会问题的成因;强化责任观念,探索体育社会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坚持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已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研究指出,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制度,是具有独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把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有机分离,有利于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根本制度,完善其具体制度;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理论资源、理论基点、价值目标以及动力等问题形成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和系统分析法,以2000—2009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论著为研究样本,把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主题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为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概念、起源、特征、功能价值、分类等5个主题进行了总结,实践部分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发展对策与措施、发展趋势、区域研究、个案研究、运动会研究等6个主题进行阐述,理清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其特点,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规范体育经纪市场 促动体育产业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广泛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专著、报刊、杂志的基础上,将有关体育经纪市场的理论与在实践操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及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分析我国目前体育经纪行为,对如何规范我国体育经纪市场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与外国竞技体育的差异主要是文化背景、管理体制、运动员输送渠道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相比之下,我国竞技体育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文章针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竞技体育异化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严重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研究探讨这一问题既是体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竞技体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竞技体育异化的概念、现象、成因分别进行探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竞技体育异化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是现实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既是体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竞技体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现代竞技体育的起源谈起,就滥用违禁药物、运动员资格作弊、裁判执法不公等竞技体育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列举并分析其成因,揭示过度的商业化的冲击和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导致异化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体育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被大力引入并应用,然而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也逐渐显现,可能造成我国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的导向偏差与效用褊狭。基于此,通过文献考证、学理思辨和价值分析,围绕体育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特性,以及学校体育的内在规定,厘清我国学校体育对两大素养的认知误区和不当纳入,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对相关素养的合理定位提供理论参照。认为:(1)当下体育素养内涵难以适用于我国学校体育多元价值语境。体育素养仅涵盖规律-理性-科学知识而缺乏经验-感性-人文知识,且其中的道德相关素养与体育缺乏直接关联,因而相关人文-精神取向存在形式化、泛社会化的弊端;体育素养以运动-生物取向为主导,强调体育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人文育化功能。(2)我国学校体育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存在错读与误用。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游移于体育学科而承接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其本质是以体育教学形式培养社会生活素养内容,且具有跨学科内涵,这区别于我国“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国内外对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的侧重不一,而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却在某种程度上套用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过于凸显非体育的一般性健康要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若干反思与应对。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粉丝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体育粉丝在推动体育产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体育文化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目前我国体育粉丝发展中存在的体育粉丝管理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引导体育粉丝的消费行为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竞技体育运动员价值定位的基础上,分析、梳理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运动伤害的现状和成因,进而触及了竞技体育运动员运动伤害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