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我也许是<中国记者>忠实读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了,我只有15岁,虽然订<中国记者>只有一年时间,但是我已经与<中国记者>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有一种拿起放不下的感觉,尽管这本杂志上有好多术语我不太懂,尽管这是一本专门为业内人士量身定做的杂志.  相似文献   

2.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3.
记者是谁?记者何为?我相信每个记者对此都会有不同的回答。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在处于急剧转型中的中国,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也应有着不同以往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人,中国记者。 很幸运,这两个冠冕堂皇的职业我都做过。并且,现在我还在“记者”这一岗位上工作。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感触最深的就是:记者与军人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记者是谁?记者何为?我相信每个记者对此都会有不同的回答.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在处于急剧转型中的中国,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也应有着不同以往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一位来自中国刚年满28岁的年轻记者,成为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一次新闻发布会的会议主席。这其中不仅有作为中国记者的一份自豪,更有融入国外主流媒体圈的点滴经验。2012年5月16日,经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FCCJ)新闻委员会(PACcommittee)一致通过,我取得了在主席台上主持新闻发布会的资质,成为这个号称亚洲最大消息发布场的一名Moderator(会议主席)。工作人员告诉我,我是这个组织多年来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7.
相识恨晚     
我订阅《中国记者》时间并不长,真有相识恨晚的感觉。 我是一名基层通讯报道员,从事“土记者”工作已有二十年的时间。也许身在偏僻山区的缘故,从未听说过有一本《中国记者》杂志,是去年从《文摘报》上知道的。  相似文献   

8.
自问     
你还愿意做新闻记者并成为一个真正的名记者吗? ——我愿意。中国比需要有良知的作家更需要有良知的记者。一个有力量的新闻记者远比一个有成就的作家对现实的中国富于意义。尽管当一个好记者不是个人一厢情愿的事,我依然对此充满了内心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是一份高品位的新闻业务刊物。我同许多同行一样,把《中国记者》视同自己的良师益友,从创刊的第一期开始,每期必读。其实我对《中国记者》的这份感情,渊源很长,踏上新闻工作岗位,伴我漫长的记者生活的,就  相似文献   

10.
当记者难,当有个性的记者更难,这是我最近看了赵瑜写的报告文学《兵败汉城》后的一点体会。此报告文学有不少文字描写了中国记者在汉城的一些情况,有不少值得反思、深思之处。比如作者采访中国青年报体育记者毕熙东,这位挺有成绩的记者对同行  相似文献   

11.
记者:最近,中国和联邦德国的电视交流不断增多,像贵台组织的上海市民同汉堡市民的电视对话活动,使许多中国新闻界人士对贵国电视方面的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能加深我们两国电视同行们的彼此理解。请问贵台有多少个驻外记者? 马:有20个。驻中国只有我一个。我来中国还不到3个月,我原来在电视一台工作,后来电视二台有一个驻北京的名额,我就从一台转到了二台。记者:你为什么愿意选择驻北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记者群     
有位记者在《新闻出版报》上发表文章诉说身为记者的感受,标题叫《记者的尴尬》。“尴尬”一词,用得再贴切不过了。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在中国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当口,被推动着或自愿地走到了一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那么,中国记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群? 记者的热衷与自豪一位当记者的老同学打电话来约我写写当代的记者。我打趣道:“不怕我揭你们的老底?”她在电话那头咯咯地笑:“别以为记者都那么‘黑’,这  相似文献   

13.
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喜欢看《中国记者》,大家认为在众多的杂志中,《中国记者》质量上乘,对读者,尤其是对广大的基层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业余通讯员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但据我们最近对吕梁全区13个县(市)的调查,只有部分专职新闻、宣传工作者拥有《中国记者》杂志,绝大部分业余通讯员和写作爱好者,不仅没有看过《中国记者》,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一本对他们非常有帮助的杂志。鉴于这种状况,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记者》许多文章具有相当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容量与篇幅也很适当。我历来把《中国记者》作为首选新闻刊物,盼望她成为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形影不离的良师益友。 面临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我们切盼从《中国记者》汲取更多的智慧和营养,使刊物变得更精彩更有实用价  相似文献   

15.
早年我在浙江西部的一家县级党报当记者,2008年成为《中国环境报》一名驻地记者。作为一名国家级专业媒体记者,我总想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恰巧这一年开始,《中国环境报》开展风格年活动,鼓励驻地记者采写提问式深度报道,我就将此作为主攻重点,相关报道近几年来获得一定好评。回顾几年来采写提问报道的体会,我大致经历了"提不了问题、问不到点上和向善于提问努力"三个过程。提不了问题开始采写提问式报道,还真的一下让我迷惘了——不会提问!因为没有这方面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县级党报当记者的时候,跑的是领导会议线,到了现场就有领导讲话稿、背景资料、新闻通稿等,几乎不用采访,就可做成一  相似文献   

16.
政协开幕会那天,我特意站在人民大会堂门口仔细观察,看看今年都有哪些委员受记者围堵。结果不出我所料,还是刘翔等文艺体育界的委员们,科技界的大家却少有记者问津。说这话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7.
我曾写过一篇《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写作体会,寄给《中国记者》,10多天后,收到退稿并附有该刊编辑的一封信。信中说,此稿不适宜在《中国记者》上发表,但可寄给别的业务刊物,有希望发表。我按这位编辑的指点,将稿件修改后寄给《荆州报通讯》,不久就被该刊以较大篇幅发表了。《中国记者》让有希望在别的新闻刊物上采用的稿件另稼给婆家,这种  相似文献   

18.
写一手好文章的古代文人往往自喻有“两把刷子”.如今,以码字为生的记者,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则难以在新闻队伍中站稳脚跟,难葆对新闻事业的热爱,难免在新闻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累. 从业10年,一些认识我的朋友喊我“好人记者”,因为我报道了不少于300位安徽好人和中国好人.“好人记者”与“好记者”一字之差,内涵却大不一样.什么样的记者才算“好记者”,在我看来“两把刷子”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9.
前几年,一本"作家版"的《中国农民调查》曾引起关注.我始终认为,比起中国作家,中国记者对国情应该有更深厚的积淀、更敏锐的思索和更准确的把握.那么,为什么不能写本"记者版"的《中国农民调查》呢?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县级广播站编采人员,是《中国记者》的长年订户和忠实读者,从中获益甚多。据我所知,我们萍乡市所有的新闻单位都订有这个刊物,有的单位还做到了人手一册。每逢同行们在一起探讨新闻业务问题,无不提及《中国记者》上的有关文章或观点。有的老新闻工作者甚至将《中国记者》上的文章摘录选编,作为对通讯员进行业务辅导的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