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感恩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孩子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从而让孩子真正地懂得感恩。  相似文献   

2.
张爱民 《辽宁教育》2013,(2X):62-62
<正>感恩是爱的延续,教育是爱的教育,陶行之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会做人之根本在于学会感恩。在南开小学,"以爱育爱,学会感恩"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品德根基。在此浅述我校的具体做法:一、以爱育爱,树荣辱观,打造感恩教育文化近年来,我们一直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通过燃起孩子心中的感恩之火,引导学生从感受最近的身  相似文献   

3.
樊应辉 《考试周刊》2014,(13):167-168
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本文针对孤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缺乏感恩等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对孤儿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肖德安 《下一代》2013,(7):11-11
近些年来,在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均做了大量工作。有的省市还将"学会感恩"写进了《学生守则》,作为学生必须遵守和履行的行为规范,教育孩子常怀感恩之心,培养孩子感恩行为,收到了可喜效果。?然而,教育孩子常怀感恩之心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裕的今天,仍有许多孩  相似文献   

5.
赢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快乐生活的基本情感,针对现在的孩子感恩意识比较淡薄,有必要通过多方教育和策略,帮助孩子认识感恩的重要性,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感恩他人、回报社会的积极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是在孩子自身基础上.”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也要以幼儿自身为基础,因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期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孩子的习惯容易养成.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感恩教育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德育教育的一种方法,对待他人要有一种感激之情。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进行品德教育要从小开始做起。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性格、品质都是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所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至于孩子在这张纸上书写什么样的人生,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之外,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根据幼儿的感恩教学实践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根据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性格培养特点,提出相对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8.
家庭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由于家庭教育的襁褓式理念,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以及网络的冲击等因素造成了家庭中孩子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的缺失,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但是现在有许多孩子常常表现的自私自利,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感恩,更没有能在生活中学会感恩。而部分家长、教师往往只盯着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不重视孩子情感道德的教育。可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一、孩子的感恩教育,是我们心灵的呼  相似文献   

10.
感恩教育:人生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幸福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恶性事件反映出我们的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向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感恩意识的培养应从培养孩子感恩情感、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营造感恩教育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徐勤玲 《小读者》2012,(10):7-7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善于为他人着想,乐于帮助别人,从而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相反,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往往陷入狭隘、孤立的境地。因此,父母要树立感恩教育的意识,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2.
徐勤玲 《家长》2011,(11):14-15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善于为他人着想,乐于帮助别人,从而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相反,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往往陷入狭隘、孤立的境地。因此,父母要树立感恩教育的意识,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3.
刘传凤 《广西教育》2013,(37):96-96
感恩是一切情感的基础,不懂得感恩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很多孩子不懂感恩的不良现象。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致力于采用相关的教育策略改变这种现状。为此,笔者积极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幼儿在体验与感受中学会感恩。一、以绘本感恩故事为载体。播撒爱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造成孩子以我为中心,自私,贪婪,自以为是,为所欲为.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的一项长期的文明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需要我们从学生的感恩教育开始,让他们学会感到,学会感恩,进而让感恩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5.
1.感恩教育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要培养懂得感恩的孩子,首先必须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因为,孩子的情感与认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的产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只有当孩子的知识经验中有了对感恩的正面认识和体验,才可能产生报恩的意识.因此,父母要丰富孩子有关感恩的知识,如平时多给孩子讲述"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让孩子分析大家为什么表扬孔融,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秀的品质,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或给孩子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或电影,丰富孩子有关感恩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开展感恩教育的背景2007年3月,盘龙区新迎第一小学全面启动《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研究与探索》的课题研究。《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研究与探索》课题研究的假设是:小学生是人格教育的关键时期,感恩教育是重要的人格教育内容,系统、专业的感恩教育开始于孩子的认知教育,也是为了给孩子的价值观体系中注入感恩这一重要的人类生存价值观,让孩子从认知的  相似文献   

17.
苏炎婷 《新疆教育》2012,(15):72-73
“知恩图报”、“有恩必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妙语已深入人心。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让孩子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本文就日常教育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8.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品德,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又是一种美德,它应该是社会上每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修养。因此,懂得感恩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的孩子更要学会"感恩"。当今的孩子,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心中只有自己。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幼儿园大班中的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感恩教育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设了“感恩课”,有的学校还把“学会感恩”写进了学生手册,现阶段学校在实践中进行的感恩教育活动可谓是林林总总、多姿多彩。然而,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运动型思维”的桎梏?如何才能把感恩教育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从而培育他们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笔者以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感恩”内涵的理解——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尤其需要逆向地考量一下“感恩”这一具有永久意义的教育命题。首先,孩子应该成为成人世界感恩的一个焦点孩子的幼弱是由人的生理阶段决定的,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从解析感恩教育的内涵入手,三方面谈感恩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意义,从社会、家庭、学校展开谈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最后提出,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是弘扬感恩教育、增强孩子感恩意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