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上升时期的进步口号。在资本主义建立稳固统治并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后,便以金钱、权力、法规去钳制剥夺人民群众的言论和新闻自由。然而对社会主义和民族独立国家又动辄以"新闻自由"、"人权自由"等口号,攻击并干涉别国内政,输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乃至颠覆别国政权,充分表现了虚伪的两面性和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由主义自严复始,它始自1903年由严复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自由主义经典《论自由》。严复对此书的翻译很审慎,这从书名及用字即可看出。在翻译的手稿上,严复的原名是《自繇释义》,待出版,又变为《群己权界论》。然而,在前此的《原富》翻  相似文献   

3.
新闻自由和隐私权是西方标榜的两种民主形式,也是公民的两种基本权利.然而在当今社会,却时常有新闻自由侵犯隐私权,或隐私权妨碍新闻自由的事件发生.BBC已故知名主持人萨维尔性侵事件和默多克集团《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中涉及到的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及事发后的应对方法,对中国规范媒体行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威 《华章》2012,(30)
新闻自由或称新闻自由权,这一概念是从近代新闻学和政治经济学中衍生出来的,是联合国大会所倡导的基本人权.在我国宪法中保障本国公民结社、言论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发行、出版等的自由权利并加以明文规定,在我国新闻自由从实践层面已成为构建大众话语平台和公共领域的坚实基础,然而在实现过程中新闻自由却有一定困难,本文将对其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棱镜门"事件既关乎个人隐私与国家权力、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复杂界限,又在拷问着于"新闻自由"与"新闻限制"之间"戴着镣铐跳舞"的现代媒介该何去何从。美国的新闻自由绝非"没有限制的自由",相反它有很强的约束性,新闻工作者必须拥有极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自律。他们需要明确认识、积极推判出这条并非完全清晰的双黄线:自己是在从事危害国家、形同贻害公众的刑事犯罪活动,还是真的在捍卫神圣不可侵犯的新闻自由权?历史对斯诺登的盖棺定论也将取决于他在这场博弈中的地位:美国成为一个监控国家的危险与公民受到恐怖袭击的危险相比,何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始终标榜"新闻自由",受其影响,国内也出现了要求"新闻自由""网络自由"的论调,进而影响网络舆论生态和社会稳定。而斯诺登"叛逃"事件用事实揭示了美国对网络的监管和渗透的真相,撕下了其"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虚伪面纱。事实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新闻报道始终奉行双重标准,对人对己有别,对内对外各异,其鼓吹的"网络自由"是实行颜色革命的"利器"。我们党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必须大力加强网络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建珂在《两种性质不同的新闻自由》(《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2期)中认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全体人民享有的自由,不仅是法律条文上的自由,而且是实际的自由。生产资料公有的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使人民行使新闻自由的权利有了可靠的保证,我国的报纸、广播、电视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可以依法运用新闻工具充分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侵略、屠杀南联盟人民,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的大使馆。在这场战争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流传媒,滥用“新闻自由”,为霸权主义和侵略者服务,在世界新闯传播史上写下了可耻的一章。设在华盛顿的“美国国际行动中心”负责人坎侬说得坦率:美国宣传机器也是美国战争机器的一部分。一、“新闻自由”从来是有限制的自由美国等西方国家主流传媒的丑恶表演,把历来有关“新闻自由”的理论和法律全然当成了废纸一堆,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没有限制的“新闻自由”。这里,有必要作一点  相似文献   

9.
张灿 《文学教育(上)》2008,(15):138-139
一、概念解读 1、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指新闻媒体为了公共利益,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采访、写作、报道、发表新闻信息的自由。”^①新闻自由这一概念是由资产阶级政治家、诗人约翰·杰斐逊的“出版自由”观点衍生而来。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综合了各方的意见后,提出了衡量新闻自由的4条标准:采访自由,  相似文献   

10.
一、概念解读1、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指新闻媒体为了公共利益,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采访、写作、报道、发表新闻信息的自由。①新闻自由这一概念是由资产阶级政治家、诗人约翰·杰斐逊的出版自由观点衍生而来。  相似文献   

11.
论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的口号是16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诗人弥尔顿提出的。本文论述了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与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与区别,并批判了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和建立、健全及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在当时的隐喻不仅仅是新闻自由,而是争取整个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第二国际成员政党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一个工人政党。不论是处于"非法"环境,还是在合法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人都将新闻自由视为人人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工人政党生存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积极争取并坚决捍卫党内外的新闻自由。这种自由理念对当时的工人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闻自由理论随传教士报刊传入到中国,带给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近代报刊的全新认识,逐渐形成了晚清新闻自由思潮。但晚清的新闻自由属于政治话语下的新闻自由,只是实现晚清知识分子政治理想的一种手段,和其原理论大相径庭。延续数千年所形成的信息传播体系、封建专制的言禁传统、晚清知识分子们的经世致用,以及传教士报刊介绍该理论时零散、不深刻、附会儒学,这些都是造成西方新闻自由理论发生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新闻自由理论随传教士报刊传入到中国,带给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近代报刊的全新认识,逐渐形成了晚清新闻自由思潮.但晚清的新闻自由属于政治话语下的新闻自由,只是实现晚清知识分子政治理想的一种手段,和其原理论大相径庭.延续数千年所形成的信息传播体系、封建专制的言禁传统、晚清知识分子们的经世致用,以及传教士报刊介绍该理论时零散、不深刻、附会儒学,这些都是造成西方新闻自由理论发生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闻自由起源于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以及1791年的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它是基于西方民主与人权观念基础上的一项重要权利。这项重要权利在日本经历了极其艰难的曲折历程。这一艰难历程表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国家的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在新思想和新制度来临之际,旧的文化必然极力抵制。从而产生两种文化的斗争。虽然传统势力异常强大,如果新制度获得有效的实施,新文化仍有可能逐步取代旧文化。新闻自由最终获得了日本社会大众和部分统治层的接受与认同。并为明治宪法与和平宪法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新月》因其"群而不党"、"和而不同"的自由态度而成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载体。本文拟从介绍新月派的"第三种思想",阐明胡适、罗隆基的个人本位的自由主义立场,及《新月》作家不附和政治的"纯文学"的创作观等三方面综合论述其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话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爱仙 《焦作大学学报》2010,24(2):113-114,122
文章通过阐述新闻自由的概念和隐私权的概念,分析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及其原因,对处理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探讨,从而提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平衡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对1991-2006年发表的关于新闻自由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可把新闻自由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研究的重点在于介绍有关国家、地区的新闻自由状况,针对具体情况及其意义的分析与研究,介绍新闻自由理论、思潮、历史与新闻自由相关权利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于指导我国具体的新闻自由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论文的研究地区上,除美国外,其他国家的情况也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规范都在宪法范围内生效。作为根本大法,宪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宪法对国家社会生活的指导作用的最高效力,任何社会规范的效力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与宪法相抵触的任何社会规范都是无效的。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自由应当在宪法范围内活动,遵守宪法的相关规定,并明确新闻自由与宪法规定的相互关系,新闻自由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宪法所规定的宪法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