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受萨特存在主义思潮影响,大江健三郎成为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作为新文学的旗手,大江健三郎在日本文坛及世界文坛的地位主要归功于他早期对萨特存在主义的接受,晚期对"荒诞-反抗荒诞-超越荒诞"的发展和创新并最终成功地超越了萨特,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江存在主义,因而大江健三郎的成功是域外影响与自主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江健三郎存在主义小说的本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创作深受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而大江的存在主义却不是萨特的翻版,有着民族化特征.大江健三郎将萨特的存在主义融入到日本传统美意识和自然观中,既致力于反映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主题.又扎根日本的乡土、民族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尽力运用日本传统文学的丰富想象力、日本古老的神话象征性以及日本式的文体,以保证吸收存在主义文学理念和技巧并加以日本化.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大江健三郎的早期作品<死者的奢华>反映了战后日本青年虚无的一面,是地地道道的萨特存在主义风格的小说.但事实上,从<死者的奢华>开始,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已经流露出与萨特存在主义异质的东西.存在主义与战后民主主义的二律背反性,使这篇作品具有了很强的张力,从而使他超越了对萨特的简单模仿,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4.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以欧美的存在主义思想、简洁流畅又不失细腻的写作风格影响了整个日本文坛。正确评价、分析大江的作品对了解日本文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江健三郎是继川端康成之后日本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江健三郎立足于日本文化、文学传统,吸收并超越西方存在主义,将东西方文学思潮融为一体,打破日本传统私小说的禁锢,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实现了大江文学的本土化。大江文学从日本走向世界的成功经验,给我国文学创作及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创作受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很大,在他的长篇力作《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就贯穿着存在主义哲学的某些因素,并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某些特质,形成了大江小说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大江健三郎的“边缘化”写作 ,借鉴了西方存在主义的文学技巧 ,又融进了东方文化的内在品质。其作品中的“森林”意象象征了大江强烈的人类自我拯救与自我完善意识 ,从而表现出对存在主义的修正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大江健三郎吸收了西方存在主义学的技巧和理念,并加以日本化。其存在主义学日本化的特征有三:一,吸收西方存在主义的想象力的表现,以及传承日本式的想象力和传统的象征性表现,并使两达到完美的统一;二,将日本本土的思想化作为根干,培育存在主义学的枝叶;三,表现人的存在的本质观念。  相似文献   

9.
邓轶芳 《天中学刊》2007,22(4):87-89
大江健三郎深受萨特、加缪存在主义的影响,其创作的两个突出主题是核威胁和残疾儿问题。他的《个人的体验》表现了"反英雄"人物的无力感和逃避意识,其中的责任代替逃避、"希望"代替"绝望"的光明结局,则表现了大江健三郎对存在主义前辈大师们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大江健三郎小说的边缘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文化背景及作家的经历出发探讨大江健三郎小说边缘意识的形成原因及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文章认为,边缘意识源于存在主义的影响及大江对社会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它在大江小说的表现,显示出了独特的文学气质。  相似文献   

11.
存在主义对教育个性化的影响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存在主义成为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主要代表,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它不仅提出了当代社会物质明和精神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揭示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导致的人的发展的异现象,教育个性化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肯定人的自觉能动作用,弘扬人的主体作用,提倡人的个性自由,解放,要求人们对自由的行为负责,分析并吸收存在主义教育个性化的合理部分对当前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大江文学是当代日本文坛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日本战后文学的发展过程之后,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大江从50年代至80年代各个阶段创作的基本特点,以及题材、主题的转换情况,并对各个阶段的部分重要作品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13.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有个智障的儿子,儿子每天夜里12时都要起身,天冷时常因不知道穿衣服而着凉,大江健三郎就起来帮儿子披上衣服。这样的日子大江健三郎坚持了40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20世纪女性文学的误区入手,通过与男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作比较,论述了新世纪以来王安忆、方方、迟子建三位女作家描写乡村女性的作品。她们同时对当代底层妇女“苦难”命运进行书写,表现了乡村女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性格、心灵及命运的嬗变。王安忆从存在主义的哲学层次,表现乡村女性对自我命运选择的自觉;方方从身体伦理学的角度,反映出乡村女性反抗的自觉;而迟子建则从审美伦理学的角度,提升底层人民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底层妇女审美的自觉。由此论述这些作品对女性文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表现出一定的存在主义倾向,本文从其存在主义倾向的产生渊源、具体表现以及独特个性三方面展开具体论述,并在对战后日本存在主义文学与西方存在主义进行简要比较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并阐释"《金阁式》存在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大江健三郎从创作初期,就把个人、民族和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试图借助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解决日本的社会比文化问题无果之后,意识到化解矛盾的关键在于人自身,于是他极力在创作中探索实现人类自救的可能,并在此基础上,直击人的灵魂深处,意图通过灵魂的自我拯救实现文化的救赎,最终实现人类的和平及世界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大江健三郎的《冲绳札记》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本世纪初,日本右翼势力向该书部分内容发难,谎称其违反史实。《冲绳札记》的作者大江健三郎和日本岩波书店因此成为被告,该事件受到日本社会的长期关注,经过长达数年的法庭审判,大江终于取得胜利。值此法院判决胜诉之际,《冲绳札记》的中译本来到中国。作为日本的知识良心,大江健三郎在书中处处流露出对日本民族的希冀及对冲绳人民的忏悔。情感真挚,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8.
大江健三郎的《冲绳札记》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本世纪初,日本右翼势力向该书部分内容发难,谎称其违反史实。《冲绳札记》的作者大江健三郎和日本岩波书店因此成为被告,该事件受到日本社会的长期关注,经过长达数年的法庭审判,大江终于取得胜利。值此法院判决胜诉之际,《冲绳札记》的中译本来到中国。作为日本的知识良心,大江健三郎在书中处处流露出对日本民族的希冀及对冲绳人民的忏悔。情感真挚,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9.
王莎 《教书育人》2012,(24):28-29
一存在主义的概况(一)存在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哲学理论存在主义首创于德国,随后传播到法国与美国,同时也影响到了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与中国等。存在主义批判对人的忽视,而当时西方社会上出现的人的消极意识、人的异化等问题,使得存在主义应运而生。同时,哲学上的一些理论思想也推动了存在主义的产生,主要有:(1)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哲学。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通过对存在的研究体现出  相似文献   

20.
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作家,1935年出生,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7年,还是东京大学学生的他就相继发表了《奇妙的工作》、《死者的奢华》、《人羊》和《他人的脚》等作品,开始崭露头角,195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饲育》获得日本第39届芥川奖,使得这位学生作家被视为日本文学新时期的象征和代表。在日本文学家、文学史家和评论家的“批评眼”里,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文学史的重要人物。权威的《战后日本文学史》用肯定的文字指出:“大江健三郎的出现,在战后文学史上,的确是一件大事。”“大江健三郎塑造了独特的形象,创造了独特的文体,终于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