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兆文 《学苑教育》2012,(23):78-78
古代诗文言简意赅,表现丰富,意境优美。如果在作文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能使作文语言生动有力。本文从开篇、行文中、结尾三方面介绍初中生在作文中巧用诗文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构建诗化校园生活氛围,使孩子 们耳濡目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倡导孩子们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诗文,熟记一 些名言警句,让孩子们在背中求思,思中求进,将古典诗文、名人名言和警句融入自  相似文献   

3.
国学教育的实质就是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中国古诗文以它的意境优美,丰富情感堪称“国学教育”的精华。其中诗歌的“赋、比、兴”等手法,可调动古代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当今读者想象的交流、对话……,在学习和欣赏古诗文中无疑会让学习者受益非浅,其次诗歌中的意象含义,又使古典诗词穿越时间的局限而历久弥新,这种内涵使得诗歌不仅可培养人的鉴赏能力而且还可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的愿望,从而将中国古诗词文化发扬光大意义重大且深远。  相似文献   

4.
所谓“入境”,就是在背诵过程中,要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意境中去,随同作者之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让自己神游诗文的意境。意境是客观物境与主观情思的契合交融,但二者不是孤立地存在,而只有交融在一起,浑不可分,才能形成意境。因此,我们背诵古诗文,只有使自己进入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才能真正理解它,进而记住它。意境主要存在于诗歌之中,好的抒情散文也有意境。而叙事散文、传记散文和寓言散文等一般是无意境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进入作者的心境,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作品。有的同学背诵古诗文习惯于看一句背一句,既割裂了作品,又会感到索…  相似文献   

5.
信息平台     
《广东教育》2009,(10):58-59
国学诗文应否嫁接流行歌曲 编者按:近日,有教育部官员提出,为了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正考虑把经典国学诗文谱写成流行歌曲,以经典诗词为歌词,结合现代流行音乐让中小学生传唱”。给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诗文,插上歌曲翅膀飞翔,想法很有新意,如若真推行,效果可能如何?对此,引来各方争议。国学诗文与流行歌曲结合,并不是一个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但其中仍有值得我们细细思考、分析探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经典诗文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在引领学生与经典诗文“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挖掘经典诗文中美的因子,赋予教和学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必须把握儿童的脉搏:与学生通过吟诵、书写、品鉴、探寻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中亲近国学经典,在诗、字、书、物等文化中徜徉。国学经典融入语文课堂,有效将“文”与“道”完美结合,将经典之精髓与儿童生命结合,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汲取源源不断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儿童时期是“古诗文经典诵读”的黄金年代。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也是少年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谭烨  刘钟遥 《中国教师》2012,(12):61-65
成立于2009年,办学仅有两年多时间的深圳市南湾学校,在教学质量突飞猛进的同时,以其家长义工和国学特色这两道亮丽风景在深圳市享有关誉。享誉深圳的南湾“家长义工制”有着怎样的源起和发展?面对建校之初的种种困难,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校长李化春和他的团队打赢了那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学校发展进入平稳期后,年轻的学校又是如何挖掘自身的国学渊源,将国学底蕴融入办学思想与日常教学?本期《校长论坛》将带大家一同走进南湾学校,走近李化春校长,去探寻南湾学校种种履新实践带给我们的触动。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古典诗歌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它的本质特点是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是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古人追求诗文的意境美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一是抱残守缺,以不全景求全情;二是情话于景,以“无我”写“有我”;三是景为情设,情溢于表的“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11.
传承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诵读经典诗文,品味国学魅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领学生的作文之路,丰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到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五步读经法     
黄玉肖 《广西教育》2012,(24):47-47
语文课程应有丰富语言的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在学校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引领下,笔者领着本班学生加入了诵读经典诗文的队伍,初步摸索出了“五步读经法”。  相似文献   

13.
陈静如 《广西教育》2012,(30):37-38
诗歌字精词粹、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诵诗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更是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诵读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明确要求中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且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便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4.
闻达 《辅导员》2009,(20):15-15
中考语文试卷一般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而古文翻译又是古诗文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大致分值在2~4分,加之越来越多的省份中招题目中逐步出现课外古文阅读的倾向,所以,古文翻译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那么,怎么才能快速准确地做好古文翻译呢?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典文论的“意境”美学发展史上,皎然是一位重要的诗人。他在诗歌的创作方法理论上重视诗歌的艺术表现方法,并提出了“诗情缘境发”的意境观、“取境”的诗歌意境创造方法和“采奇于象外”的意境审美特征,大大发展了唐朝的意境论。皎然以其独特的“意境”论,为唐人研究诗歌意境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后人新的“意境”观点的进一步提出。他的“意境”论成为“意境”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许多年来,学生对作文“望文生畏”的现象普遍存在,每逢作文时,他们便搬出“一抄二套三胡编”的招式应付了事。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是写作教学的一大难题。而古典诗词以其意境美、语言关、建筑美、音律美为我们学习、写作提供了范本。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古典诗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这里的“文”是指一个个鲜活的作文案例;“道”是指作文的一些经验和技法等;…文一道’结合”是指从“文”中感悟出“道”,将“道”融入“文”中。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言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本文将从生活意境、音响意境和多媒体意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有效融入,不仅是拓展学生语文学习视野的需要,同样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此,语文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将国学经典素材进行有针对性地融入,丰富国学融入途径,增强国学育人氛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各学科教学中适度渗透国学文化,有助于学生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语文学科融入国学经典,引导学生“诵经典”,丰富语言积累;“品经典”,发展表达能力;“用经典”,夯实迁移能力,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