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教育》2009,(7):96-96
为了在广大青少年朋友中兴起“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良好风尚,启迪科普创作兴趣,培养科普创作人才,重庆科技馆联合重庆晨报、课堂内外杂志、今日教育杂志,以重庆科技馆开馆为契机,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暑假科技作文活动—以“我心中的科技馆”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视节目多元素融合发展,电视科普节目也与综艺元素融合,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内容与真人秀、游戏、明星表演、情景剧等综艺元素融合,提高了科学知识普及度。科普节目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科学性"和"普及性"关系,并以科学精神为节目灵魂,创造性地运用综艺元素提升科普节目趣味性、艺术性,最终达到科学内容广泛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 生物科普创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或一种技能,虽说“文无定法”,但科普创作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本讲主要介绍生物科普作品的投稿方法和科普创作的一般技巧。1 生物科普作品投稿指南目前我国出版的科普期刊有近两百种之多,其中既有《科普创作》和《科学与生活》等主要面向成人的科普杂志,也有《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少年科学画报》等面向少儿的科普杂  相似文献   

4.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校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始终把"科普校园"作为学校特色之一,把科普教育与教学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工作。一、加强领导与管理,营造科普文化氛围加强领导。开展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科学教师及  相似文献   

5.
《科学浪花》创刊于1980年。由天津市科普创作协会主办,天津科普杂志社编辑出版。创刊号的卷首是一篇题为《写给青少年读者》的文章,作者杨石先。节录如下:《科学浪花》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师益友。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锻炼思维能力;有益于学习的进步和健康成长。青少年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每个人的理想必须  相似文献   

6.
何克文 《快乐阅读》2012,(14):78-79
《科学24小时》《科学24小时》创刊于1980年1月,由浙江省科普创作协会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刊为16开本64页,当年共出版4期,次年改为双月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秋季以来,荣获首届十堰市"十佳科普示范学校"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张家营小学积极发挥特色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带着本校学生的科普小制作、小发明成果,先后走进多所农村学校,通过成果展示和科普讲座,与农村孩子们一起分享科技创新的快乐,培养乡镇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激发农村孩子科技制作、创新发明的灵感。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5月21日晚,一场异彩纷呈的国际科普艺术展演活动,为历时8天的上海科技周拉下了帷幕。科学家红毯秀、科普场馆惠民日、科技节国际沙龙、科普讲解员大赛颁奖典礼暨才艺秀……为了让科学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今年上海可谓动足了脑筋。就连去年上海科技节首创的科学家"红毯秀",今年在传承的基础上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创新。上海市科委表示,2016年上海科技周首次邀请了20多位国外科学家和世界500强在沪研发机构的科学家走红毯,给科技工作者更多的"明星效应",以唤醒公众的好奇心和科学梦。  相似文献   

9.
高士其,一位伟大的科学传播者。他在身体残疾长达半个世纪的情况下,毕生致力于把科学教给人民和为青少年教育服务。他为繁荣我国的科普创作、组建和壮大科普队伍、倡导科普理论研究、建设和发展科普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震泽中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科普教育特色校本文化,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立足内源优势,融合现代科技,拓宽科普教育,凸现科学精神"的科普教育特色创建之路,创造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庄伟炎 《广东教育》2013,(Z1):41-42
我校秉承"激励每一个人充分发展"的理念,以"激励探索欲望,走近科学殿堂,体验科技魅力"为科技教育目标,以每年一届的的科技节为平台,以"小学校大科学馆"为目标建设,打造多个特色项目,让全校师生从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地走近科技、了解科技、熟悉科技、参与科技。几年来,学校分别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广东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学校、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00项。  相似文献   

12.
科普影视包括科普电影和科普系列剧,内容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促进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把科普影视作为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开发、探索,目的是将科普影视这种超文本形式引入学校和课堂,丰富科学教学资源,探索小学科学教学新模式,弥补科学探究活动"深度"有余、"宽度"不足的局限,推进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更为全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这过程中,媒体的大众传播的功能日益显现出来。电视科技栏目以及科技专题片也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十几年来,在科普教育的创新方面,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了大量工作,总结出许多新的经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科普教育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教育重在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同时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为重点来抓,而媒体在此行动中,有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和作用,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电视节目而言,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做好科普教育的传播阵地排头兵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通过电视节目科普教育,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宣传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公民的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科技栏目发展和现状的透视,总结经验教训,深入地阐述了新时期科普教育中电视科技栏目的传播平台作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院新成立了“科学文艺研究室”。这个研究室,将组织对科学文艺感兴趣的师生阅读科普作品和举办不定期的讲座,对文艺园地出现的色香动人的鲜花——科学文艺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室成立后,收到了中国科普协会常务理事、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同志的贺信和他赠送的新著《论科学文艺》。研究室从十一月七日起已举行了数次科学文艺报告会,先后由四川省科普协会副秘书长刘住寿、四川省科普创作  相似文献   

15.
正"包得住火的纸能耐1000度高温,你能够想象吗?你所挥过的羽毛球拍最轻有多重?来我们科技活动周掂一掂最轻的羽毛球拍是怎么样的,可能超乎你的想象。20年寿命的电池为什么会如此‘长生不老',科学原理也值得你探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马兴发描述着2014年上海科技周上的新奇科技。然而,这只是本届上海科技周的冰山一角。据了解,以"科学生活创新圆梦"为主题的上海科技周主会场,首次搭建起的全国科普基地展示平台,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入"科普大军",科普大  相似文献   

16.
科普教育电视节目创作中的审美把握,就是要对事物的内涵进行美学上的审视,使感性审美向理性审美转化。研究创作表现科学美的节目,应包括创作主体对科学真善美的追求,要善于发现和评价科学美,并在创作中利用各种技艺规律加以形象表现。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区角的板块文化作为一种媒介,为科学区角中的活动提供相应支持和帮助,"科普版块"应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支持鼓励幼儿探究,科学合理地引导幼儿,起到隐性指导科学探究过程的作用。科学区角作为一种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途径,除了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科普版块"与幼儿的互动逐渐引发教育者的思考。如何合理创设并利用"科普版块",我们以小班科学区角"科普版块"的创设与利用作为思考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2002年6月6日,艳阳高照,“湖南省科学作家协会成立一周年暨科普创作、出版经验交流会?在省植物园隆重举行。来自省会长沙和我省部分市州的科学作家四十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协会常务理事长谢凤阳主持。省作协名誉主席谢璞、省科协学会工作部曾孔云副部长到会祝贺。 协会理事长、省科协副主席邹志强作了题为“走进科普创作与美学融会的深境”  相似文献   

19.
赵堂则从1964年开始从事科普工作,到如今已有35个春秋了。三十五年如一日,他积极投身于农村科普工作,服务农村、造福农民,成为当地农民信赖的科技“土专家”。赵堂则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向往科学、热爱科学。1981年,他参加了农广校农学专业学习。在...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的发展,大众科普是动力源与抓手。科普应增大与实需的对接度、契合度,要"细腻"、有"含金量"。民众身心健康、生活惬意和幸福感增强,需要形态多样、暖心的科普作品。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增大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国民比例和社会的活力、创造力,进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在全球增加中华民族的分量与关注度,需要优质科普提携。推动人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加码、魅化科普,让科普频露面和提升科普力乃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