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在实验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若试管口向上倾斜,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①H2和CuO反应生成的水及药品里的湿存水受热气化后,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到试管的加热部位,而使试管炸裂。②H2比空气轻,一方面不易把试管里的空气排尽,加热时可能引起爆炸;另一方面氢气上浮而外逸,减少氢气与氧化铜的接触,既使需要的氢气量增加,也使反应需要更长时间。2.在这个实验中,导管为什么要贴在试管的内上壁并伸到试管的底部,即药品的上方?原因是:①保证排尽试管内的空气,以免爆炸;②使HZ和Cuo充分接触,反应充分。3.该实…  相似文献   

2.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 .其知识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二” .一、两点注意组装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应注意两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以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 ,引起试管炸裂 .(2 )通入氢气的导管要伸至试管底部 ,且在氧化铜上方 ,目的是尽快排出试管内的空气 ,同时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 ,反应更完全 .二、两个先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步骤可概括为“两个先后” .(1)实验开始时 ,先通入氢气 ,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尽后 ,再给氧化铜加热 ,防止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受热发生爆炸 .(2 )实验结束时 ,应先…  相似文献   

3.
姚维纲 《甘肃教育》2005,(1):116-116
教材里安排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课任教师上课前一定要把握好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如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盛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后再加热?怎样进行加热?实验现象如何?反应停止为什么撤去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人氢气至试管冷却?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4.
1.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该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以防由于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2.给盛固体药品的试管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反应生成的水或原来药品中含有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到试管的底部至使试管炸裂.  相似文献   

5.
一、要明原理摇知现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劬H2O+Cu.实验现象:①黑色粉末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②试管口有水滴生成郾二、要懂操作摇知后果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可概括为:先通氢,后点灯;撤了灯,继通氢郾也可形象地记忆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郾若氢气未经验纯,加热时可能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或盛有氧化铜的试管炸裂郾若先加热后通入氢气,试管内原有的空气与氢气混合受热,可能会发生爆炸郾若先停止通入氢气后撤去酒精灯,则会使生成的铜在热的条件下又被进入试管内…  相似文献   

6.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属于哪种类型装置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有何依据 ?答 :实验室制氧装置为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 ,同时又是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的典型装置 .前者简称为“固 (固 )加热制气型发生装置” ;后者简称为“排水法集气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为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为 :气体的水溶性和气体的密度 .2 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 :任何干燥的物质都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这些水分受热时变成水蒸气挥发出来 ,在试管口温度低的部位冷凝下来 ,若试管口向…  相似文献   

7.
姚磊 《初中生必读》2012,(Z1):58-59
一、所需药品为什么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要平铺在试管底部?答: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可以增大受热面积、缩短加热时间,能使药品受热均匀,便于气体逸出.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什么要在靠近试管口部塞上一团棉  相似文献   

8.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性教材里安排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课任教师上课前一定要把握好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如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盛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后再加热?怎样进行加热?实验现象如何?反应停止为什么撤去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进行实验,既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现象,又能够突出实验重点,分析实验现象,讲清实验原理,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实验操作规律。二、重视实验的启发性教师演示实验不能…  相似文献   

9.
李于丹 《云南教育》2003,(11):27-28
一、氢气的性质1.初中化学55页检验氢气纯度,按教科书图3-12的方法收集氢气,试管里的水排不完,当把装满氢气的试管从水中取出,移近酒精灯火焰时,水会流下,有时如何操作不好,会使酒精灯火焰熄灭,另一方面氢气比空气轻,试管倾斜,试管里会逸出少量氢气,有时点不燃氢气。如图一所示。改进方法:经过多次实验证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试管口平行移近火焰点燃氢气,这时如果试管里有水,不会使酒精灯火熄火焰熄灭,试管里氢气容易点燃。如图二所示。2.初中课本208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5g锌粒和约占试管容积13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与多少氧化铜…  相似文献   

10.
“点燃”是引起反应发生的一种条件,其反应现象一定是燃烧。“加热”是指将反应物置于酒精灯的外焰(400℃-800℃)受热而发生反应的条件,但反应出现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硫与铜丝反应时将装有硫粉的试管用酒精灯加热,使硫呈蒸气状,再把铜丝插入盛有硫的试管中,观察到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做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首先用H2将试管中的氧气排净,再加热氧化铜,只能观察到试管中的黑色物质变红,而看不到燃烧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H2还原CuO的实验中,为何盛CuO的试管要略向下倾斜?老师:若试管不略向下倾斜,则生成的H2O会倒流到试管底部而作裂试管。学生:在此实验中为什么要把通入H2的导管伸到试管底部并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老师:把导管伸到试管底部才能迅速将试管里的空气排干净.而导管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目的是避免H2流吹散CuO粉末.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学生。为什么要内装有t”。,O的i.fi省里先通人1儿,排净空气后才能治氧化铜加热。老师:如果不光通入N。把试营里的空气排季就加热.那么回人的H;就与试管里的主”<相混和一加热时可能会…  相似文献   

12.
1.制氧装置中,试管应怎样放置?为什么? 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的底部。如果试管口高于试管的底部,加热时药品里含有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冷凝成水滴后会流回试管的底部,使热的试管遇冷而破裂。  相似文献   

13.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热时极易引起试管爆炸;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较长(为求安全,大多数操作者在实验时都是这样做的),则较多的氢气直接排入空气中又极易发生燃烧(尤其是在学生实验时).另外,实验结束后用来冷却铜的较多氢气也直接排到了空气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教室、实验室里的不安全隐患.该实验很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三册《化学》(必修加选修)82页一个演示实验“乙二酸晶体受热分解”,笔者经多次实验,认为该装置问题较大,不能使实验成功进行。1主要原因1.1乙二酸晶体熔点为100.1℃,受热易熔化为液体,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而不应向下倾斜,否则熔化的液体会从试管口流出。1.2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不能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笔者将此时产生的气体导入少量蓝墨水,结果墨水褪色,证明此时气体中含有乙二酸蒸气,这时导入石灰水,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有CO2,因为乙二酸钙也是沉淀。1.3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因为产物还有CO,会污…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学》2005年第1-2期上刊登了刘晓渝老师《镁与氧化铜的加热反应实验太危险》一文,文中指出:镁与氧化铜的反应不能在试管进行。笔者拜读该文后。对镁与氧化铜的加热反应实验进行了反复试验,发现质量比较小的混合物完全可以在试管里进行反应。而质量比较大的混合物,完全可以在坩埚里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16.
在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和物,将盛有石灰水的套管(套管的简易制法见本刊82年第2期卢瑞同志介绍的方法)插入试管中,套管口可放些棉花。在试管底部进行加热。待反应完毕后,取出套管振荡,石灰水即浑浊;倒出混和物即可看到亮红色的单质铜。  相似文献   

17.
一、所需药品为什么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要平铺在试管底部? 答: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可以增大受热面积、缩短加热时间,能使药品受热均匀,便于气体逸出.  相似文献   

18.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  相似文献   

19.
1.为什么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答:因为导管伸入太长,试管内气体不易导出。2.为什么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答:因为药品中所含水分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在管口冷凝成水滴,向下倾斜可以防止水滴倒流,使试管炸裂。3.为什么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一定要在试管口塞团棉花?答:因为塞团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制得的氧气带红色。4.为什么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答: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5.为什么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一般要加入二氧化锰?答:因为氯酸钾加热时分解速度很慢,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速度加快,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氢气还原氧化钢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的热点考点,应很好掌握实验操作与现象。一、操作要领1.实验装置在装配反应装置时,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同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到试管底部并且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排尽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操作通氢气点黑色CUO变成红色燃酒精灯加热撤掉酒精灯固体冷却后.停止加热撤去导气管停止通氢气。以上操作步骤可简化为“一通二‘点三摄四停”;又可形象地比喻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领还可以用下列口诀概括:取出少量氧化铜,装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