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师者,传道、授业、解感也。”这是对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社会、家长、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使学生能诗意地学习语文是我十几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人文学科。在生活和考试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各种原因,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教师、家长并不重视,以致家长、老师、学生不知不觉中将其列为“软学科”。如何帮助学生既轻松又认真地完成学业,同时又不增加学生负担,且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这便摆在了每个  相似文献   

3.
有些老师迫于家长的要求,尽管内心不想布置这类作业,但总是不得不找点儿抄写的任务去应付“作业”。有些课文、句子、词语抄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抄得烦了,老师布置得也腻了,但还得布置,因为要向家长交代。语文作业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负担。要放学了,办公室里同班的老师在商议:今天抄什么?放学路上,学生们在议论:怎么又是抄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一种学习途径,却长期困扰着老师、学生和家长。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双减”政策的落地,促使语文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因此,在新课标及“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打破原有陈旧、落后的作业方式,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给寒假作业变变“花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近寒假,各科老师争相“烹饪”寒假作业大餐。许多语文老师也不会忘记给学生们布置一些作业,可是每回都生怕学生“吃不饱”,于是“题海式”的作业让这个原本属于孩子们的快乐寒假,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做嘛,家长和老师那儿难以交代;做嘛,够累的,再也没有玩的时间了。于是孩子们只好匆匆地完成老师的任务——糊涂账单。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学校淘气、做错了事、打架或学习不用心,有的老师总以“请家长”作为震慑学生的一种手段,动辄“请家长”,向家长“告状”。前不久,我见到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其实是老师留的作业过多),被老师处以体罚,第二天又请了家长,说这孩子学习不用功,光贪玩,家长要好好“管一管”。学生回到家里,爸爸便大发雷霆。尽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的作文,究竟要不要“精批细改”,这是语文教育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专家吕叔湘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见解。他在谈到作文批改时说:“家长要求精批细改,这种要求不实际。”“这个办法,因为是无效劳动,所以要改。”首先,他真切地体会到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承受精批细改的沉重负担。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一文中说:“现在还是提倡精批细改,家长也要求老师精批细改,也不算老师一天有多少小时。老师一天24小时,和别人一样,当中要睡觉的时间,吃饭、休息的时间,还有做一点家务的时间,譬如洗…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用“重中之重”“、半壁江山”等词语形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只要一提到作文,老师头疼,学生恐惧,家长着急。可见,作文已成为语文教学的软肋”和“瓶颈”。多年来,献身教育的老师们辛勤耕耘,大胆探索,作文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观,但仍不尽如人意。我在教学中尝试进行多维思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举国上下一片“减负”呼声,有老师和家长担心:“减负”会不会减了质量?“减负”腾出的时间学生做啥?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减负”之后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观察与思考,这对于开拓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也许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双重身份的缘故,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之间的冲突、师生之间的误解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学生不善口语交际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星期日作业量引发的思考王乃斌我校二年级一位学生的家长反映,他的孩子某星期天作业量是:语文全册读读写写的词语291个抄写一遍、全册生字425个抄写一遍,做完语文试题的一张篇子。这位家长建议学校领导过问一下此事。班主任老师知道家长的反映后说:“以后可以给...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人文学科。在生活和考试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各种原因,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教师、家长并不重视,以致家长、老师、学生不知不觉中将其列为“软学科”。如何帮助学生既轻松又认真地完成学业,同时又不增加学生负担,且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这便摆在了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笔者经过七、八年的教学探索、实践,从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人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难上.一难语文博大精深,知识拓展无边无际,45分钟内要讲要练的内容太多;二难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味同嚼蜡;等到中、高考时,家长也会埋怨语文老师不用功,语文成绩总比其他学科低.仅此“二难”,就让很多语文老师焦头烂额,难以应付了,换个角度言,语文课真是没办法上好吗?也不尽然.笔者认为,要想上课洒脱自如,教学效果显著,关键还得抓备课.毛泽东同志讲“不打无准备之仗”,诚然.  相似文献   

14.
贺芳 《山东教育》2009,(10):20-21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秉承着这一理念,多年来,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一直要求学生“预习”。曾经尝试过读课文家长签字、写一写生字词……说实话,没空检查,也从没有去思考过它的意义和正确与否。  相似文献   

15.
《家长》2009,(2):5-5
乌鲁木齐市一所小学的老师因身体不好而吃素食,身体逐渐康复。于是,这位老师便在学生中推广“素食环保教育”,要求学生吃素食。不仅如此,家长会上,老师还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发了一份“素食环保,拯救地球”的资料,要求家长以后要和孩子一起吃素食,不再吃任何肉食。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本应是最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课理应是生动有趣的课。然而,目前的现状是,语文学科成了干瘪苍白的学科,语文课成为枯燥乏味的课。于是,学生、老师困惑,家长、社会不满,站在高层面的仁人志士则从宏观的高度对现行教育体制以及高考制度提出了一连串的质疑,甚至有人给中学语文教学扣上了“误尽苍生”的大帽子。还有不少人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学”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诸如此类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该怎么办?我们认为,在没有更好的考试制度以前,语文教学的“可为”应该从语文教学观念的…  相似文献   

17.
祺卓 《家长》2010,(8):91-93
“请家长”不应该只是老师惩罚学生的手段,而应该成为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并成为激励学生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9.
黄解放 《湖北教育》2003,(23):24-26
四、谁是班上的第一名 我在报刊上读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名学生转到一所新学校上学,数学成绩很不好,第一次测验只得了20分。家长找到老师,希望让自己的孩子留级,老师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老师找这名学生谈了一次话。老师问学生:“你想不想学好数学?”“想。”“老师帮你学习好不好?”“好!”“那老师给你定一个目标,下次测验增加20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退步、考试作弊、课下打架、损坏公物……,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有的班主任老师就停止学生上课,命令学生回去叫家长,否则不谁进教室。无奈,学生只好硬着头皮把家长叫来,当着家长的面检查、认错,遭到一番“教育”后,才能返回课堂。 逼着学生“叫家长”,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忌: 一、逼学生“叫家长”,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老师不管我,让家长管,这比打我骂我还难受,让我今后怎么见人?”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我犯了错为什么罚我父母到校,教训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