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告诉我们: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不成像,在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又能被眼睛观察到。然而,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眼睛通过透镜能观察到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的像,在靠近透镜处观察到的位于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像不是倒立的而是正立的,眼睛在成像处观察却不见像,这是为什么?是成像规律有误,还是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常见这样的问题: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成实像,若将凸透镜遮住一半,观察实像有何变化?答案是像的位置、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比原先的暗了,即亮度减小。这个答案有问题。应分两种情况讨论。在没有光屏承接实像的情况下,我们直接  相似文献   

3.
罗文宁 《物理教师》2003,24(2):35-35
如图 1 (a)所示是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钟钟面的像 ,则此时钟所指的时刻是多少呢 ?此题是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掌握情况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加之学生都有照镜子的经验 (即左右颠倒 ) ,所以不难看出此钟指示时刻为 2 :5 0 (或 1 4:5 0 ) .如果将此问题变为凸透镜成像的情况 ,则由于凸透镜成像有虚实之分 ,以及观察方法和角度不同 ,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以看手表为例 ,就这个问题作一讨论 .    图 1       图 21 手表的表面经凸透镜成虚像 ,眼睛隔着透镜观察设某手表的…  相似文献   

4.
1 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5.
1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6.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常遇到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是什么?又如何解答呢?请看下文.问: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要在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为什么要这样做?答:为观察到实像.为了研究实像的性质及像距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应把实像成在光屏上.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其目的就是使实像成在光屏上.问:点燃蜡烛后,为什么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成在光屏的中间.(…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中 ,凸透镜成像实验都是学生必做实验。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 ,经常会有学生提出除了能看到教材中分析的 3种成像以外 ,不论把眼睛与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同侧或是两侧 ,都能用眼睛直接看到蜡烛或正或倒的像 ,感到无法理解而提出疑问。对于学生在实验中有新的发现而提出的问题 ,我们教师切不可等闲视之、应付了事 ,而应引导学生对该现象进行积极的探索 ,并对学生的新发现表示赞赏。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那么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究竟能看到几种像 ?它们的成像原理如何 ?本文试着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换向思维法是一种变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运用换向思维法,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研究事物发展的过程.下面举例说明.例1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请你分析用纸遮住部分凸透镜后所成的像与原来所成的像相比有何区别?解析: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后的成像情况难以想象,因此可以反过来思考,通过分析凸透镜没被遮挡前的成像效果来推导其被遮住一部分后的成像情况.如图1,当u>f时,物体AB在光屏上成一个像A′B′.从物体同一点发出的无数条光线(或反射的光线)经凸透图3F.OPQM镜折射后,最终都相交于该物…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将实像看成了虚像黄式英(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511700)不用光屏,在特定的范围内也可以看到凸透镜成的实像(如图1所示光路),看到的实像应该相对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图1但是,学生在做实验中发现:用眼睛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远处物体在成倒立缩小...  相似文献   

10.
凸透镜成像一次实验看到四种像,经分析、实验验证得出看到的四种像,一种是凸面镜反射成像,一种是凹面镜反射成像,另两种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凸透镜和眼睛两次折射成的像。明确来自物体的光,经凸透镜一次折射只成一种像。  相似文献   

11.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  相似文献   

12.
1.提出问题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观察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时,一般利用光屏来观看.于是很多同学就认为,要看到实像必须有光屏,拿掉光屏将无法看到实像,甚至有同学认为实像也消失了.这些观点正确吗? 2.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13.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 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  相似文献   

14.
凸透镜成像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中考热点之一,成像的条件和特点复杂繁多,识记和运用起来很麻烦。现在我介绍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同学们不妨试试。首先,我们把凸透镜所有的成像条件和成像特点用一个示意图集中表示图来,下面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物体与其对应的像的相应位置。在这个图示中,凸透镜成像情况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线,uf成实像;二倍焦距是成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线,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的实像;虚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且正立,放大:而实像与物体…  相似文献   

15.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焦点之外的物体经凸透镜所成一个倒立清晰的实像于光屏上,此时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光屏位置能够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吗?在中学物理教辅资料的光学板块中,经常有涉及这个问题的题目。从很多物理交流群一线物理教师对该问题的讨论时发现,多数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莫衷一是,不清楚眼睛在光屏位置到底能否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为解答该问题,我们有必要从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眼睛是如何调节的说起。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还能成像吗?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当然不能成像!然而我们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暗室中把凸透镜固定,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透镜的一侧,在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观察烛焰的实像。当烛焰由远逐渐移近透镜时,所成的实像由近变远,且越远时像越大,当烛焰恰好移到焦点处时,在屏上仍能看到相当清晰的倒立实像,不过一般实验时用的光屏较小,而成的像却很大,不易观察  相似文献   

17.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距v、焦距f满足公式1/u=1/v=1/f.对于确定的凸透镜,焦距f是一定的.因此,物距u和像距v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物距u确定,像距v就唯一确定,一物一像.可是,在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实验中却发现一物三像:镜前倒立缩小或放大的像,镜中正立缩小的像和镜后光屏上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像,如图所示.那么一物三像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不论是面镜还是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对于实像,观察时存在,不观察时也存在.用光屏可以观察到,直接用眼睛也可以观察到.对于虚像,观察时存在,不观察时便发现不了.不能用光屏观察,要用眼睛通过镜面或透镜观察.因此,一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题1.为了比较甲、乙两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小明先后用这两个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使两个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均为20cm.实验时发现:烛焰经凸透镜甲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烛焰经凸透镜乙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_______的焦距较大.2.小强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物.若他将照相机远离被拍摄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1,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该…  相似文献   

19.
鄂教版《眼睛的科学》这一课中,要让学生明白,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眼睛为什么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教材中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来进行类比实验。学生按课文中实验操作,较容易地解答了第一个问题,对第二个问题,学生仍对晶状体的凸度变化和肌肉收缩舒张情况难以感知。为揭开眼睛看远近不同物体之谜,教师设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常见这样的问题: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成实像,若将凸透镜遮住一半,观察实像有何变化?答案是像的位置、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比原先的暗了,即亮度减小.这个答案有问题.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