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识整理1.功的计算方法(1)恒力F做的功:W=Fscosθ.(2)变力F做的功:①若变力F是位移s的线性函数,则F=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学科的问题 ,在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屡有出现 ,下面介绍几道设计新颖且与力学紧密相关的试题。例 1.已知力 F所做的功是 15焦 ,则力 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的图像大致是图中的 (  )。(2 0 0 1年安徽省中考题 )             分析 :这是力学中的做功问题 ,主要考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功的情况 ,同时正确辨别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的位置 ,是一道创新的图像信息题。解 :∵ W=FS,∴ F=WS=15S,F与 S成反比例函数 ,从而应选 (B)。  例 2 .一个滑轮起重…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涉及到了变力对时间和变力对位移的两种平均值 ,其定义如下 :在 t1到 t2 时间内 ,变力 F对时间的平均值为 Ft=1t2 - t1∫t2t1F . dt,  结合动量定理有Ft=1t2 - t1(mv2 - mv1) . 1在 s1到 s2 位移内 (直线运动 ) ,变力 F对位移的平均值为 Fs=1s2 - s1∫s2s1F . ds,  结合动能定理有Fs=1s2 - s1(12 mv2 2 - 12 mv12 ) . 2从上述两种平均力的定义可见 ,它们是根据力对时间和空间的两种不同的累积效应引入的 ,它不仅是数学的定义 ,而且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即在一定时间内 Ft与真实力具有相等的冲量…  相似文献   

4.
1.一段导线在0℃时的电阻为2欧,温度每增加1℃,电阻增加0.008欧,那么电阻R(欧)表示为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为( )(A)R=0.008t. (B)R=2 0.008t.(C)R=2.008t. (D)R=2t 0.008.2.已知力F所做的功是15焦,则力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图象大致是( )  相似文献   

5.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中小学生创新思维教育活动丛书,综合能力基础训练物理(高中一年级第一册下,作者朱应春)第51页高考在线第8题:如图1所示,长L=1m,质量M=1.0kg的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在长木板的左端有一个质量m=1.0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20N作用于小木块,使其由静止向右运动,作用一段距离后撤去水平力F,最终小木块恰好运动到长木板的右端,已知小木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m/s2,求水平力F做功W为多少?解法一(运用动力学、运动学求解)分别以m和M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各自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的核心知识,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近几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经常涉及力和运动的图像问题,侧重于考查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的分析、计算及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进行分析,供参考.例1(2004年全国卷理综试题)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A)m=0.5kg,μ=0.4(B…  相似文献   

7.
等效的思维方法就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陌生的、复杂的物理现象变换成熟悉的、简单的物理问题的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按物理原理进行等效变换〔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若将10N的力F1撤去,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分析〕在5个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必然为零。若用F1'表示F2、F3、F4、F5四个力的合力,则F1'与F1等值反向,即F1'=10N,故a=F1'm=5m/s22.按物理量的定义进行等效变换〔例2〕氢原子的电子围绕氢原子核旋转,形成半径为R的环…  相似文献   

8.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其它学科问题的一个工具.本文列举六则中考题说明.例1 已知力F所做的功是15焦,则力F 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之间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相似文献   

9.
新版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 ,人教社物理室编 )第一册第 138面第 (4)题笔者认为是一道错题或者说是一道不完善的题 .原题为 :“质量 m=3kg的物块 ,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 F =10 N,沿光滑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 s=2 m,斜面的倾角 θ=30°,求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以及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该题的错误在于 :题目未明确说明物体的初始状态 .如果最初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拉力 F =10 N的作用下无法使其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 .因为沿斜面方向上物体受两个力作用 ,一个是拉力 F,一个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mgsinθ,且 F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物理力学、电学和动量题型的分析整理,发现了在高考中,这三个知识点的、基本题型。现总结如下。一、力学知识点题型高考物理力学试题中,一般考查的是考生对于力学中牛顿三大定律和动能定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1kg的质点以速度v_0=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37°角,如  相似文献   

11.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10.5kg的物体A静止放在台秤上,秤盘B的质量m=1.5kg,弹簧本身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800N/m.台秤放在水平面上.现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力F在0.2s内为变力,在0.2s后为恒力,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g=10m/s2).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运动世界,每项运动都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铅球这项运动是同学在体育课必练的项目,现在我们透过投掷铅球的动作及常见的几种现象来让物理走进体育。1投掷过程(1)持球时应五指分开,用力握紧实心球。若手没有用力握球,只是用手指轻托住实心球,掌心空出。用力投球时,由于力只集中在五指上使实心球的受力面积减小,作用到实心球上的力减小,不宜投远,易脱手。(2)持球应置于脑后上方。根据功的计算W=Fs。当力F一定时,人对实心球做的功随s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影响工作时间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增大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s(s是开始…  相似文献   

13.
题目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4kg的物体,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如图1所示水平力F作用.试求物体在第15s时的动能.(取g=10m/s2)错解: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作用,其中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4(N),对应在时间t=15s内的冲量为If=-ft=-60(N·S).而水平力F在t=15s内的冲量为IF=5×5-3×5+15×5=85(N·S).则由动量定理IF+If=mv-0以及动能EK=21mv2,可得物体在t=15s时的动能为EK=78.125J.分析:上述解答未对物体的运动过程作细致考察,便认定物体在t=15s时间内一直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这一点是缺少依据的,实…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中有这样一个例题 :“一个物体 ,质量是 2kg ,受到互成 1 2 0°角的两个力F1和F2 的作用 ,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 1 0N ,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下面是笔者与学生对此例题在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的实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发现有的学生很快写出答案 .a =F合m =1 02 m/s2 =5m/s2 .但有的学生紧锁眉头 ,在底下窃窃私语 :F1、F2 方向怎么样 ?这时我觉得让学生讨论的机会到了 ,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讨论 .生 :F1、F2 方向怎么样 ?生 :…  相似文献   

15.
以弹簧为载体的电路问题立意新颖,联系实际,通过弹簧与电路的综合,实现力、电知识的综合.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以与弹簧相连的物体为受力分析的研究对象,结合弹簧的形变,运用有关的力学知识(如F合=0,或F合=ma)求解.(2)理清相关的等效电路,运用相关的电学知识解题.  相似文献   

16.
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问题,是高中力学重要的综合问题,往往涉及到相互作用的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的内力可以是滑动摩擦力、弹簧弹力等等.通过相互作用,物体间动量发生转移,能量发生转移和转化.解决这类问题,应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然后建立起动量关系以及系统的能量关系求解.下面举例说明.一、相互作用力为滑动摩擦力,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在数值上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其绝对值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例量1,即如Q图=1f所滑s相对=ΔE机减少.示,质量为M的小车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A(可视为质点)…  相似文献   

17.
王武廷 《物理教师》2003,24(1):32-33
在新版中专物理教材中 ,有一道例题如下 :[例 1 ]1 992年 8月 1 4日 ,我国“长二捆”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时 ,总质量为 4 .6× 1 0 5kg ,起飞推力为 6 .0× 1 0 6N .求起飞后 5 .0s末火箭上升的速度和图 1距地面的高度 (不计空气阻力 ) .解 :以火箭为研究对象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 ,火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竖直向上的推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 ,如图 1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 =F -G =ma ,可得a =F -Gm =(6 .0× 1 0 6-4 .6× 1 0 5×9.8) /(4 .6× 1 0 5) =3.2 4 (m/s2 ) ,v=at=3.2 4× 5 .0 =1 6 .2 (m/s) ,s=12 at2 =12 × …  相似文献   

18.
李智 《吉林教育》2005,(12):22-22
新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人教社物理室编)第一册第120面第(4)题我认为是一道错题或者说是一道不完善的题。原题为:“质量m=3kg的物块,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10N,沿光滑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s=2m,斜面的倾角θ=300,求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以及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该题的错误在于:题目未明确说明物体的初始状态。如果最初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拉力F=10N的作用下无法使其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因为沿斜面方向上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个是拉力F,一个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且F相似文献   

19.
物理是数学的分支,要想学好物理,打好数学基础很关键.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对于解决物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从物理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例如三角公式、函数关系、几何关系等,方能迅速地对物理问题进行求解.一、运用三角公式asinθ+bcosθ=a2+b2sin(θ+α)求解此方法主要根据三角函数sin(θ+α)=±1时,asinθ+bcosθ有最值,且tan例α=1ab.如图1所示,用力F拉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欲使F最小,则F应与水平图1方向成多大的夹角?最小的力为多大?解析:设F与…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5 4面中有一道习题,题目的内容是这样的:题目1 质量是2kg的物体,受到互成90°角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都是1 4N ,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样的?图1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该题的解答过程值得商榷,其解答过程是这样的:原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F =2×1 4×cos 45°N =1 9.8N ,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Fm =9.9m/s2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与两个力的夹角都是45°,如图1所示.显然,编者是把这两个力的合力F当做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合了.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