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被害人学的发展,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成为世界潮流.我国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切实关注刑事被害人的处境,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我国应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对象及内容、补偿资金的来源和管理、补偿的具体操作程序以及补偿的例外情况四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体现了国家对被害人权利的重视和保护,真正的实现我国法律所倡导的尊重和保护人权。在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成为世界各国共识之时,我国也完全有能力建立这一制度,文章从宪法依据、国际经验、国内实践、经济条件、社会观念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完全具备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被害人而言是一种恢复性的刑事保护制度,从实质上来看是一种社会救济方式,且应以刑事诉讼的存在为前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应主要考虑补偿的方式、补偿对象和条件、补偿基金来源、申请补偿期间及主管机关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韩金儒 《考试周刊》2013,(45):194-194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按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的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许多刑事被害人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痛苦,但由于各种原因难以从被告人那里获得赔偿,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5.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正相契合。重刑轻民思想、资金供给的有限、实际操作的困难等因素制约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只有针对以上因素进行破解,才能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又未能从犯罪人或其他渠道得到充分赔偿时,进行法律救助,有效保障刑事被害人权益,是目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国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的法律缺陷和对被害人法律救助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最有效的途径是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并对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提出设想,希望能够在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救助制度的构建和立法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实践中,有大量的刑事被害人由于犯罪人无赔偿能力而得不到充分的赔偿。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于无法从犯罪人处获赔的被害人给予国家补偿,符合世界人权保障趋势,也体现了刑事司法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前,被害人的权利救助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对"特困被害人"的救助也比较关注,2004年国家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但应如何救助,救助的标准、尺度,仍在探讨过程中.本文从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现状入手,阐释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价值,最后以提高刑事司法效益为目的,建议应建立和完善"特困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以国家专门立法的形式,对国家补偿的对象、原则、补偿的机构及资金来源、补偿程序等内容予以规范,以加强人权保障,促进我国刑事法治的完善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刑事被害人或其家属予以及时的经济补偿,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当遵循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实事求是原则;补偿的对象应以被害人或依靠其生活的人陷入生活困境为条件;其基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罚金收入和社会各界捐赠;补偿金额可以规定最高限额,在司法实践中结合各地具体经济发展水平酌情量定。  相似文献   

10.
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没有确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这不利于切实保障被害人的 权益。本文结合国外有关立法,分析了中国建立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意义,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刑 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