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地球——共同的家园”是六年级《自然》第十一册“人与自然”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资料来认识地球资源的多样性及人类保护地球资源的重要性。课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地球资源的多样性、重要性;第二部分认识地球资源的灭绝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活动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第三部分讲生物资源对人类的作用和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认识保护珍稀资源的重要性;第四部分主要  相似文献   

2.
《新的生命》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动物》单元(对一些动植物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和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延伸的学习内容,也意在为学习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和六年级下册《生物多样性》作知识铺垫。因此,这一内容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提高本单元的教学质量,我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分析课标要求、单元的知识结构、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  相似文献   

3.
本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而与此同时,人类的居住环境却在不断变坏,生物的灭绝速度在不断提升,如何让地球上的生物与人类和谐共存已成为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练习内容“记日记”单元包括《自然》第二册第一、二、三、十二、十八五课。其单元练习内容是: 1.认识记自然日记的内容和方法:(1)记每天的天气情况,每天发现的动植物变化发展的新现象,人们的生产、生活随季节变化的新活动。(2)按规定的项目,用简单的语言记录自然现象。规定的项目必须天天记,语言不能繁杂。 2.认识一些常用的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思路】《相貌各异的我们》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多样性”中的第五课,前四课中学习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以学生熟悉的动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统计、分类等活动初步建立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本课则由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引申到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研究的对象也由其它动植物转换成生物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人类。通过探究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立同一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也是多种多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陈斌  庄清蓉 《福建教育》2023,(21):26-29
<正>“环境危机与生态失衡”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主要内容。九年级上册是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编写的,第三单元由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组成,分别涉及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围绕“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两个框题进行内容设置。“正视发展挑战”主要从“是什么”的角度阐述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本课时节选自“正视发展挑战”,  相似文献   

7.
《太阳和太阳系》单元教学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而选择教学内容和探究方式,教学内容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思路来展现太阳系的概貌。太阳和太阳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此,本单元教材结构是先用观察现象、收集资料的方式进行教学,然后从“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和“太阳与人类”三个角度出发,认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菂 《初中生辅导》2023,(Z4):108-111
<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中第二章内容。本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本册最后一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铺垫,更重要的是对初一至初二所学的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生态因素、生物的分类等知识的联系和总结。本章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应当保护生物和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本节知识由浅入深来理解认识。“生物多样性”,这个名词的关键字在于“多”字。那这个“多”字包含了哪些含义呢?首先,可以根据本册书和初一上册所学的知识进行联想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期望引领学生通过经历一个个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初步体验;通过探究活动,建立起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特色,就没有一流。”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诞生了。一年级下册“数与代数”部分包括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本文就此作简要说明。一、教材解读(一)内容与目标1郾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单元教学目标是:认识100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十”和“百”,认识十位和百位,知道10个十是1个百,能正确地…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我和动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个主题。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的地球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贫乏的情况,让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生态意识,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懂得关心动植物就是关心  相似文献   

12.
所谓“生物入侵”,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的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活环境中。问题:⑴是否知道“生物入侵者”?⑵是否知道它的影响?问题1知道知道知道知道知道不知道知道不知道不知道问题2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一些动植物灭绝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环境,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生态平衡/破坏环境//知识层次初中初中初中大学大专中专中专中学高中性别男女女女男男女女男年龄13141521252536404207“生物入侵者”调查报告@李沅 @张越辛 @宋晓颖  相似文献   

13.
《我爱美丽的生命》教学设计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天,是万物萌动、草长莺飞的季节。为此,我特意把《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提到三月中旬进行。这一单元包括了三个活动主题:即“让我走近你——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植物;美丽的生命—一可爱的生命,种子发芽了;我能做什么——我的承诺”这三个活动主题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叉都是与春天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一单元教材旨在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动植物是有生命的,他们需要人类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从小爱护动植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动植物,从而形成初步的生态意识。为了把本单元搞活,我充分利用生活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实践活动充实我们的品德课堂为理念,结合训练目标设计了一组实践活动,尝试着在每课的教学中都得以展示,让学生真正享受品德学科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14.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期望引领学生通过经历一个个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初步体验;通过探究活动,建立起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初步认识。要建立  相似文献   

15.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教学本单元,应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熟悉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把握小说的整体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应引导他们从小说的写作获得启发,找到借鉴,培养观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提炼、反映生活的能力,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写好记叙文的能力。本单元是高中阶段最后一个小说单元;在此之前,在第三册有两个小说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有《小说的人物和环境》、《比较阅读》和《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在第四册有一个小说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  相似文献   

16.
《谁吃谁》是《走进树林》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是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后意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树立生态意识。本课是在研究了植物、动物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后,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一步感知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无穷奥妙。  相似文献   

17.
《谁吃谁》是《走进树林》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是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后意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树立生态意识。本课是在研究了植物、动物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后,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一步感知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无穷奥妙。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是论述能力训练的第七单元。要求学生掌握论述中的论据对比、论点对比、设喻对比;掌握排比句与对偶句;了解抒情、描写与讽刺在说理中的作用。学生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对议论文已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写作实践。因此,本单元教学进度可以加快,并在引析的逐渐深入中注意新旧联系。这些训练点的教学课文包括精读三篇:《路标》、《改造我们的学习》、《拿来主义》;阅读课文四篇:《想和做》、《“好得很”与“糟得很”》、《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谈“比较”》。  相似文献   

19.
<正>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三至六年级的《古诗三首》或《古诗词三首》在内容安排和构架上的关联性和序列性,符合语文教学的整体规划,也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古诗学习的规律。一、编排特点1.承载单元主题教材中的《古诗三首》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有的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课文,起到铺垫、引领的作用,有着提纲挈领的地位。有的放在本单元其他课文之后,起到过渡、承接的作用,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是第七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题单元的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20.
《亲密的朋友》是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旨在引导孩子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关爱动植物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