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伟  周卉  燕芳 《中国广播》2006,(2):31-3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形成了新的重农思想,明确提出了“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很多加强农村、农业  相似文献   

2.
赵稼祥 《中国广播》2010,(12):75-76
我国农村广播的发展,经历了开播初期的试水,正向着更加成熟、专业、实用的方向迈进。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民以及农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主动求变,适应发展,把农村广播办成有影响力的新型媒体,是我们现阶段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副业科技知识本身很具体.有的还很复杂.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通过广播把这些知识直接介绍给广大农民很方便。但是.广播全靠“听”.它和报纸的“看”以及电视的又”听”又“看”很不~样的。广播一听就过去了.如果听错.生产上还会受到损失。这个问题在农村科技广播宣传中格外突出.也是科技编辑遇到的最大难题。同时.农村科技广播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农民是农业科研成果的实践和应用主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0年我国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农村总人口的809%.小学文化程度占3222%.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而高中和中专程度分别占931%和183%.大专及以上仅占048%。这样的科技文化素质结构,直接制约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并且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使留在农业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更低.从而使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更加困难。据江苏省苏州市在全市35个农业现代化试点村的统计.全部3992个常年务农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竞达到91%。0这样低智能的劳力结构.对农村科技广播宣传通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的科技编辑要下苦功改变编稿方法.变“写文”为“写话”.写农民的话.写农民听得懂的话。  相似文献   

4.
县级广播电台如何利用媒体的优势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在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农民增收发挥作用,这对广播从业人员来说无疑是值得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热点。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的种养模式很难使农民增收。所以农业结构要调整,但农民却不知怎么调、调什么?  相似文献   

5.
农村广播:新起点 新机遇 新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村广播发展,这是当代中国广播的时代主题与历史选择。它将成为一个重要引擎,促进中国广播的发展繁荣。 首先,当前农村广播的发展环境出现了历史性变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6.
农村成人继续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广播电视大学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大力开展农村成人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电大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连续多年的增产丰收之后,更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8.
安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6600多万人口中有近5000万农业人口。在中央提出“‘三农’问题为全党全国工作重中之重”的号召下,2005年7月18日,安徽农村广播正式开播。本文对安徽农村广播开播四年来的运作经营、办台方略作了探讨及回顾。四年来,安徽农村广播受到了全省千百万农民听众的欢迎和称赞,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黄雄 《档案时空》2003,(6):26-27
我国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民奔小康,这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繁重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对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业在国家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对农村的相关宣传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各省市(自治区)对农广播的频率逐年增加,更为农村宣传工作增添了活力。但与当前农村的发展需求以及农民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让对农广播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对农广播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对农广播的发展寻求新的市场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在国家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对农村的相关宣传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各省市(自治区)对农广播的频率逐年增加,更为农村宣传工作增添了活力。但与当前农村的发展需求以及农民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让对农广播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对农广播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对农广播的发展寻求新的市场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媒体是否真地步入“了夕阳”?广播人是否还能“凤凰涅磐”,迎来重获生机,再铸辉煌时代的机遇?笔者从广播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分析判断,发现现今的中国广播媒体还是有很多发展机遇和复兴的征兆。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广播带来重拾农村河山的新机遇2005年  相似文献   

13.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省各级档案部门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业务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顺应农村改革发展要求,适时根据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大力创新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14.
谭天  赵敏 《传媒》2012,(10):36-39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广播经历了两次转型:从农村媒体转变为城市媒体,从固定媒体转变为移动媒体。但遗憾的是,转型没能带动升级,广播媒体仍未从根本上扭转弱势地位。转型是当今广电媒体发展的核心命题之一,回顾中国广播最近十年的发展,虽然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在整个中国传媒产业中的比例仅在1%至1.5%之间。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广播实现转型了吗?它的转型面临着什么问题?第一次转型:城市媒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电视  相似文献   

15.
杨丹红 《视听界》2009,(6):109-109
形象:亲和平易。农村科技广播主持人首先要解决语言形象的定位问题。语言形象的定位取决于特定的受众和内容。农村科技广播的受众是广大农民,如果主持人端起架子、高高在上,一开口文绉绉的,语调刻板冷峻,势必让农民听众敬而远之。从内容上看,农村科技广播以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农业科普知识为主,如果像文娱类节目那样语调活泼跳跃、语言煽情夸张,显然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70至80年代,广播一度十分兴盛。90年代以后,随着媒体逐渐把目光聚焦到城市的高收入人群身上,广播开始出现滑坡。现在,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广播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新形势,西部广播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根据西部农村的特点,转变以往重城轻乡、嫌贫爱富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加强县域广播站建设,增强对农广播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17.
调频广播是发展农村广播的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随着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农村广播受到冷落,状况不佳。许多人望洋兴叹,就连有些广播电视界人士也失去信心,感到无回天之力。目前形势下,农村广播真的无路可走任其垮掉吗?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发布了多个涉农“一号文件”,足见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要实现农业的小康和现代化,必须加大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力度。(一)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介对农村的经济报道很重视,这是完全正确的。相比之下,农村精神文明方面的宣传则显得较弱,份量不够,针对性不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在改革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播》2006,(10):80-80
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 8月18日,山西首家服务“三农”的专业广播——山西农村广播正式开播。山西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针对这一特点,山西省广播电视局和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决定成立一套以宣传“三农”、服务“三农”为专业特色的广播,让农民共享社会文明成果,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