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NA了”结构:1、指出表状态的及带书面色彩的形容词一般不能进入“NA了”结构;2、分析了“NA了”结构表示性质变化完成并持续进行,出现了由非A到A性质的新情况,偏离了某一性质标准,肯定某种性质等4种语义及其表选的歧义;3、分析了“NA了”结构的语义特征及产生歧义的内在原因;4、简略分析了“NA了”结构的用法特点。  相似文献   

2.
1、从切分“NA的N”结构入手,得到其内部直接成分“A的N”、“NA的”、“A的”三种结构。2、分析“NA的N”及各直接成分的结构,得到如下结论:“NA的N”有双层限定和单层限定两种结构,单层限定的“NA的N”和“A的N”结构有同位性的、离散性的、特称性的三种语义类型;“NA的”有“的”字短语和主调短语两种结构;“A的”是“的”字短语。3、讨论了内部三种直接成分结构与整体结构“NA的N”之间的替换关系,得到了一系列替换规则。4、归纳了各结构间替换关系的决定因素,并指出了制约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1、从切分“NA的N”结构入手,得到其内部直接成分“A的N”、“NA的”、“A的”三种结构。2、分析“NA的N”及各直接成分的结构,得到如下结论:“NA的N”有双层限定和单层限定两种结构,单层限定的“NA的N”和“A的N”结构有同位性的、离散性的、特称性的三种语义类型;“NA的”有“的”字短语和主谓短语两种结构;“A的”是“的”字短语。3、讨论了内部三种直接成分结构与整体结构“NA的N”之间的替换关系,得到了一系列替换规则。4、归纳了各结构间替换关系的决定因素,并指出了制约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A的”、“NA的”、“A的N”、“NA的N”这4种结构.1.分析了它们的语法构成、语法性质、语义类型,得出了如下结论:“A的” 是泛指性的“的” 字短语;NA的”是泛指性的“的” 字短语和陈述性的主谓短语;“A的N”和 “NA的N”都是偏正短语,都可以分为同位性的、离散性的、特称性的3类.2.讨论了4种结构间的替换关系,得出了一系列替换规则.3.是个小结,概括了A与N在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从整合的角度简论了4种结构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V+的+N”是一种组合式偏正结构,同时又是一种很容易产生歧义现象的结构,本试图在语义平面上从分析动词和名词的性质入手,分析这种组合式偏正结构易于产生歧义的原因,同时分析了消除歧义的方法及歧义现象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句式“N A 的 VP”可一分为三:NA A的 VP;B.NB A 的 VP;C.NA/B A 的 VP。用层次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分析三者语法语义的不同及原因。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语言中实际存在的一种现象。就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同表层句法结构的关系来看,我们认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歧义。”语法的歧义,语义的歧义,语用的歧义。它们分别属于语言的三个不同平面:语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探讨和区分这三个不同平面的“歧义”,可以帮助我们较正确地分析确定歧义语言片断的结构层次、歧义的语义内容、歧义的语用价值。“歧义”有合理的歧义句,有不合理的歧义句。合理的歧义句是由语言结构或语言表达所致,不合理的歧义句,完全是由于表达上的缺陷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本讨论了歧义结构的类型,把歧义结构主要分为语法组合歧义和语义组合歧义两大类又若干小类;进而分析和说明了分化歧义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义结构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片段中表层句法结构相同而深层语义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样式。歧义研究重在探讨歧义的制约和分化。在“N1 N2”这种语义结构歧义格式中我们主要分析偏正结构内部的两种歧义格式:S1“N1 N2”(玩具工厂)和S2“N1′ N2′”(华侨商店)。S1中N1既可以表示N2的用途,也可以表示N2的材料。S2中N-′既可以表示N2′中动词性成分的施事者,又可以表示N2′中动词性成分的施与对象。特定的句式及内部组成部分都是制约歧义产生的重要因素,根据句式变换和语义特征分析,我们可以分化为必然产生歧义的格式与单义句式。  相似文献   

10.
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的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一个歧义结构与另一个歧义结构组合的情况.本文考察了4个歧义因素:词语多义,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语义关系不同.4个歧义因素的组合矩阵有16种可能性.分析了16种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的组合可能性的歧义情况.由分析得到结论,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组合有3种结果:歧义倍加,歧义部分消除,歧义完全消除.导致这三种结果的原因是:语义的全面相容性,语法的全面可组合性;语义的部分相容性,语法的部分可组合性.语义或语法的全面制约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句法格式可标记为“N1+把-N2+V+C/N3”。本文主要从语义结构层面分析其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包括直接成分和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全文分三部分:(1)N1、N2、N3与V;(2)N2、N3、N1与C;(3)语义结构和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蔡国妹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3):93-95,111
语义结构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片段中表层句法结构相同而深层语义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样式。歧义研究重在探讨歧义的制约和分化。在“除了 N1,N2 最/也 V N3”这种语义结构歧义格式中,N1既可以是V的施事者,又可以是V的受事。在制约格式歧义的因素中,N1、V共同视为一个制约格式歧义的变项,N3为另一个变项。根据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法,我们把这一歧义格式分化为必然歧义格式和两种单义格式,并对各变项的语义特征作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V+A+N”格式为切入点,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形式与意义两个层面展开对歧义格式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V+A+N”格式是一个潜在歧义结构。在该格式实例化过程中,若A既可指向V,又可指向N,潜在的歧义得以保持,成为真歧义结构。能够进入真歧义结构的V、A和N有着一定的条件。真歧义结构“V+A+N”可作两种意义理解。人们在认知理解这一格式的不同实例时,选择意义的优先顺序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语义、语用两方面的标准在无形中制约着人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对现代汉语中的“-A-B”结构进行了分析,分为五个部分:一、A和B的意义关系;二、A和B的语义组合关系。三、“一”的意义;四“A、B的词法,五、“-A-B”的句法功能,这样探讨,意在揭示语流中“-A-B”的语义语法规律,便于人们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不A不B”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特殊否定结构,可以表达多种否定意义。本文将A、B放在特定的语义场中进行考察,指出“不A不B”的否定意义主要决定地A、B的语义性质,同时,本文根据“主观性”与“主观化”的理论,分析了“主观性”这种事用因素对“不A不B”否定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语义角度考察“连……也/都”框式结构的歧义现象,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造成这一结构产生歧义的根本原因是动名结构语义关系的复杂性,并对可能产生歧义的条件及其特点作一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能进入“N1 ( 的 ) N2 ”格式并造成歧义的 N的小类进行了考察 ,然后从词汇意义、句法关系和语义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N1 N2 ”和“N1 的 N2 ”这两种格式不同的歧义类别 ,指出各种歧义类别产生的条件及形成的原因 ,并分别给出了各自的分化方法或分化格式。 (对因语义关系的不同而造成的歧义 ,本文将分化的单义格式列表加以形象说明。)文章最后对“N1 N2 ”和“N1 的 N2 ”两种格式在歧义的类别 ,N1 与 N2 的小类、结构关系、语义关系上的不同作了一个归纳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复杂动结式“NP1 VP1 得 NP2 VP2”句式中NP1为客体致使者,且VP2指向NP2的句式可分为A、B、C三类,其中C类有歧义。三类句子中VP1的语义特征和VP2、NP2的语义特点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了C类句容易产生歧义。通过讨论三类句子的句法形成过程,发现表层结构相同的A、B两类句子有着不同的底层结构,而C类句式的歧义就是来自于兼有两种不同的底层结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英语语言中普遍存在的歧义这一现象的分析,论述了人们在言语行为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借助多层语义这一层面所产生的施事效果;文章简要回顾了歧义的性质和分类,并从语用角度探讨了歧义在社交互动条件下对语言交际行为的意义和效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主要对动词“觉得”作谓语造成的“觉得”句为现实语言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觉得”句的两种语义模式,并从转换的角度加以描述。多角度分析了VP的语义指向,讨论了由VP语义指向的模糊性造成的歧义问题,并提出了分化歧义的三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