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5所高校的教师参与健身广场舞锻炼的状况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健身广场舞锻炼的女性教师明显多于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每次锻炼的时间以30~90分钟为主,锻炼频率以每天参与和每周3~5次的人数居多;锻炼的场所侧重于公共广场;主要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健身广场舞已经得到了广大高校教师的认可,在湖南省高校中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从人体因素、环境因素和项目因素三方面分析广场舞参与者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以促使广场舞参与者锻炼坚持习惯的养成.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参与者认为锻炼兴趣、锻炼动机、锻炼效果等要素对自身锻炼坚持性的影响比较大或影响很大;环境因素中,59.38%的参与者认为天气情况对锻炼坚持性影响很大;项目因素中,广场舞锻炼的频次、时长、强度等活动特征严重影响着参与者的锻炼坚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广场舞与健身走锻炼对中老年女性身心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50名中老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广场舞锻炼组和健身走锻炼组各75例,比较两组的锻炼效果.结果:除少数指标外,广场舞组各项锻炼指标的效果明显高于健身走锻炼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身心影响广泛,可起到调节心理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休闲社会学的视角首先指出广场舞流行的三个原因,即集体性休闲空间的匮乏,"社会乡愁"的隐喻表达和公众休闲技能的匮乏;进一步分析了广场舞争议的实质是广场舞爱好者与周边居民争夺休闲权和休息权的斗争;最后提出拓展休闲空间,加强休闲教育和完善休闲政策的广场舞争议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生活中广场舞扰民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当前公园及健身娱乐场所场地的局限性,以及舞者多、音乐声音大等问题,导致舞者与居民矛盾频发。为解决这些矛盾,提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广场舞噪声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加大公共娱乐设施建设投入;广场舞爱好者应服从管理,锻炼身体的同时兼顾他人感受,避免和居民产生冲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商丘市中老年女性(41~60岁)参加广场舞练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探究.结果表明:参与者离退休人员占65.57%;在固定场所习舞者占91.15%;每周晚上习舞4~5次者占68.20%,每次习舞时间在1~2小时者占91.47%;组织形式为自发组织,习舞者的目的多为强身健体、娱乐交友.场地设施落后,锻炼环境没有保障,缺乏专业人员健身指导是影响参与者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广场舞锻炼有利于缓解更年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本文将58例更年期女性分为普通组和干预组两组.普通组患者只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为期8周的广场舞锻炼.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和干预后第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广场舞锻炼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有效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淮北市广场舞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和运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淮北市广场舞的参与者大多为女性,且以中老年妇女居多.广场舞的组织比较松散且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由于场地贫乏、组织形式不当以及无专业人士指导等因素限制了淮北市广场舞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应加强对广场舞的宣传,加大对淮北市广场舞的开发和利用,并培养广场舞运动的专门人才来促进淮北市广场舞的发展和全民健身事业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广场舞在社区生活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场舞作为一种低碳健身方式,是开展社区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活跃和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和增进社区居民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作用显著.目前广场舞的发展受到组织者和内容较为单一、参与人群面不广、社会体育指导员稀缺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今后发展广场舞要在促进多样性、扩大参与普遍性,以及提升指导人员专业性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广场舞基于健身、健心、休闲、娱乐为一体,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全民健身中起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时常有广场舞影响居民正常休息的现象,如何在健身权与安宁权之间找到平衡点?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健身场所的增多,广场舞爱好者素质的提高,居民的健身权和安宁权终将会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58):112-113
文章探讨了广场舞对中年女性心肺功能及身体形态产生的积极影响。60名中年女性经过6个月的广场舞锻炼后,采用国内外先进仪器对其进行心肺功能及身体形态有关指标进行为期半年的实验研究,体重、上臂围、腰围度、胸围度、大腿围、分别使用体重测量计、专业用尺进行测量;安静时刻心律、血压、肺活量等指标分别用水银式血压计、心电图测量仪及电子血压计量仪与手表式测心律仪、电子肺活量计量仪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所测试的中年女性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形态均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或P<0.01)。广场舞对提高中年女性的心肺功能及改变其身体形态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精神世界的丰富.近年来,广场舞在我国社会发展迅速,流行地域大,锻炼人群众多.本文从舞蹈发展、全民健身、社会和谐的角度,通过对湖南浏阳地区广场舞开展场所、参与人群、数量规模、内容种类及广场舞的形成、发展现状及特点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促进地方性广场舞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进一步推动广场舞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对健身和休闲文化的需求不断加深,广场文化因此应运而生。其中,"广场舞"逐渐为众多中老年人所接受并青睐。而舞蹈主体——中国大妈更逐渐将这股热潮延烧至了大洋彼岸。而随着"广场舞"热潮范围的扩大,其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困扰也日益严重,社会对"广场舞"的争议也此起彼伏。文章通过分析中美两国人民对"中国大妈广场舞"的态度来分析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与共融,有助于避免两国文化冲突,更能促进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居民参加健身路径的目的、使用方法的掌握途径、参加的时段及频度、选择最佳锻炼点的情况、对器材的满意程度以及影响河南省居民参与健身路径锻炼的因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参加全民健身路径锻炼人群的性别结构基本平衡,年龄呈两极分化,参加目的比较正确,大多是为了强身健体;在使用方法上选择效仿他人的比率最多,且许多居民的运动强度和密度不够,其科学化锻炼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居民选择距离自己较近的健身路径场点,而去单位和健身网点进行锻炼的人较少;影响河南省居民参与健身路径锻炼的因素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最主要的因素为健身路径器材的种类少、数量少、质量低、环境差、无人指导、器材维修管理不到位、距离健身路径位置远等,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国家颁布和实施《全面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全民健身工程活动蓬勃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各种健身娱乐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场舞的特点、健身价值及作用进行分析,使广场舞爱好者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这项运动的健身价值,以便科学地进行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与考察访谈等方法,结合休闲理论中休闲动机、休闲教育、休闲经济、休闲场所4个方面对海口市广场舞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从休闲场地视角分析了海口市广场舞参与者参与活动的地点现状;从休闲消费视角分析了参与者在参与广场舞过程中对装备和器材的消费需求情况;用休闲动机理论分析了广场舞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和目的;从休闲教育角度分析了参与者对健身指导需求情况。结果表明:1.海口市区广场舞活动地点在公园、带状公园、街道口、随意空旷地段等地都有开展,但公园和带状公园相对较多;2.在休闲消费中,参与者多是购买舞蹈装备;3.参与者参与广场舞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4.参与者在广场舞活动中,需要健身指导员的指导。因此,政府应结合当地休闲的生活状态和热带气候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多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扩大参与人数;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与布局中,要为群众健身场所留有空间;学校应抓住全民健身热潮和相关政策优势,积极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为社会输送资源。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动机、锻炼项目、锻炼时间、锻炼形式、锻炼场所、体育消费以及影响河南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等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从而达到提高和改善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广场舞是一项具有较好的体育锻炼价值的大众体育活动项目,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特殊性、开放性等发展特征.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使人精神愉悦.这一大众体育活动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由于锻炼场地设施的缺乏,组织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指导人员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广场舞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合肥市居民篮球运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居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篮球运动,参与篮球运动主要以青少年和中年人为主,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身体锻炼、娱乐体闲,多数居民以自由练习和比赛形式进行身体锻炼,大多数选择在附近学校进行锻炼,并且首选条件是场地设施完善的场所。而影响合肥市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难点主要是锻炼场地远、缺乏时间、没有教练。通过调查分析,旨在为合肥市居民篮球训练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南通市三城区(崇川、港闸、开发区)不同年龄群体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不同年龄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及锻炼的频率、锻炼时间、项目选择、锻炼方法等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群体参加锻炼的目的差异性不明显,特别是"增强体质,疾病康复"两大目的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内容、锻炼人数的比例及锻炼的稳定性方面60岁以上人群比例高于其他人群;体育锻炼地点呈现广泛性;锻炼方法的来源主要是个人爱好与习惯、身体疾患需要锻炼、工作与交际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