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妙用守恒法求解守恒在解决化学问题时,运用很广,包括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合理运用守恒法,可以使许多问题化难为简。例1用1L 1.0mol/L NaOH溶液吸收  相似文献   

2.
<正>一、逆向思维,反向求解逆向思维就是从正向思维的反向出发,突破传统的解题思维定式。尤其是在正向求解过于复杂或难以实施的情况下,逆向思维求解将题目的因果关系实现倒置,从结论向问题出发,实现逆向思路上的求解。但在长期的解题思维限制下,同学们往往适应了正向求解,很多时候难以及时切换到逆向思路上。例1将1g铝镁合金溶解在500mL2mol·L(-1)的盐酸中,且完全溶解,再加  相似文献   

3.
1化学反应速率计算题 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结合题中数据分析求解. 例1把0.6mol X气体和0.4mol 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a mol由H2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共bg,试求H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初学者一般都通过设立未知数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在求解方程组时有时很烦锁.  相似文献   

5.
一、原子守恒原理例题1 38.4g Cu与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 mol B.1.6 mol C.2.2 mol D.2.4 mol解析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HNO3的浓度不断减小,收集的气体应该是NO2和NO的混合物,作为选择题,可以用极值法讨论求解,但比较麻烦并无法确定消耗HNO3的准确值,  相似文献   

6.
<正>有些化学习题如果用常规方法求解,不仅涉及的反应多,而且计算繁杂,且容易犯错或浪费很多时间而不得其果。但如果仔细分析反应后的溶液组成即反应后的终态产物,利用反应中或溶液中电荷守恒或物料守恒关系,就可立即得到相应等式,使问题化繁为简,快速求解。例1向a mL 0.25mol·L(-1)的AlCl_3溶液中加入金属钾,完全反应后,恰好只形成KCl和KAlO_2的混合溶液,则加入的钾的物  相似文献   

7.
运用excel单变量求解功能,证明0.1 mol/L的NH4HCO3溶液与少量0.1mol/L的NaOH溶液时反应时,NH4+优先与OH-离子反应.  相似文献   

8.
授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与强碱弱酸盐溶液pH相关的计算问题,如果教师经验不够丰富的话,要想很顺利地解决这类问题,实属不易。笔者通过琢磨,得出解决此问题的几个注意点——只要会近似处理几个数据,即可解决此类问题。例题.已知H2SO3属于二元弱酸,其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1=1×10-2,K2=5×10-8。求解0.05 mol/L Na2SP3溶液的pH(在25℃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有些物理问题看起来似乎条件不足,难以入手求解.其实此类问题常常可以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进而便可顺利求解.下面举例分析,希望学生能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一、求解力学问题例1如图1所示,某人站在到公路垂直距离为d  相似文献   

10.
一般遗传算法求解0_1背包问题时,存在着搜索速度和求解质量之间的矛盾.针对此问题,文中在逆序算子、对偶算子和矩阵遗传算子的研究基础之上,将其进行组合应用,构造了一种基于二进制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用于求解0_1背包问题,保证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求解方法具有良好搜索效率和求解质量.  相似文献   

11.
0-1背包问题和背包问题是一类经典的NP困难问题。采用动态规划法和贪心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分析和比较这两种算法在求解同一问题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每年高考都有不少考生因心理性失误而懊丧、遗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一、顾此失彼,解题不完整在解答化学考题时,由于神经高度紧张,注意力范围缩小,只考虑问题的某个方面,而忽略了问题的其它方面,造成解题不完整。例1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最大量分别是()A.1mol,2molB.3.5mol,7molC.3.5mol,6molD.6mol,7mol解析:在解题时,首先仔细观察白藜芦醇的结构式,从中看出,此分子里有一个双键和两个苯环,因此在催化加氢时1mol白藜芦醇最多可以加7…  相似文献   

13.
采用极端假设方式反其本意,正题反解,将明明不可能的或有可能但不明朗的问题假设为极端的问题,使思路变得明朗、清晰,从而速得结果.下面举例说明此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一、判定物质浓度的变化范围例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x_2(气) 3y_2(气)(?)2z(气)的反应,其中x_2、y_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1mol/1、0.3mol/1、0.2mol/1,当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的是()(A)z=0.5mnol/1(B)y_2=0.5mol/1或0.1mol/I(C)x_2=0.2mol/1或y_2=0.6mol/1(D)z=0.4mol/1解析:假设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到底,则生成物z=0.4mol/1,但该反应实为可逆,选项(A)(C)中z≥0.4mol/l,不合题意;假若反应向逆  相似文献   

14.
化学问答     
问题14.(Ⅰ)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 B(g)(?)C(g) (1)若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则到达平衡后,生成α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2)若开始时放入3 mol A和3 mol B,  相似文献   

15.
求有机物分子式的途径有很多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就有机物分子式的求解总结出八种通用的方法。一、“单位物质的量”法根据有机物的摩尔质量 (或分子量 )和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或质量之比 ) ,推算出 1mol该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 ,从而确定分子中的各原子个数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例 1.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 85 .7% ,在标准状况下11.2 L此化合物气体的质量为 14 g,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 (高中化学必修本第二册 P65。)解 :此烃的摩尔质量为 :Mr =14 g÷ 11.2 L2 2 .4L /mol=2 8g/mol1mol此…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数学中特征值问题的求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而Poisson方程特征值的求解更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求解Poisson方程特征值时,高效率更准确是追求的目标。给出了二维情况下二网格法求特征值的Matlab程序,得到Qrot1元的特征值,并且与非二网格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高效的结果,进而展示了Matlab软件在特征值问题求解方面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用于求解0-1背包问题的粒子群优化算法,阐述了算法求解0-1背包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通过对其它文献中仿真实例的计算和结果对比,表明了该算法对求解0-1背包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张雷 《考试》1999,(Z1)
近几年高考化学计算型选择题大多可通过简单“估算”快速求解,常用的方法有:一、“范围”估算例1(’94年高考题)100mL0.3mol/LNa_2SO_4溶液和50mL0.2mol/LAl_2(SO_4)_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_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20mol/L B.0.25mol/LC.0.40mol/L D.0.50mol/L解析:混合前两溶液中 SO_4~(2-)离子的浓度分别为0.3mol/L和0.6mol/L,且混合前前者的体积大,故混合后溶液中 SO_4~(2-)离子的浓度大于0.3mol/L,小于0.45mol/L,选 C。二、“特值”估算例2(’98年高考题)pH=13的强碱溶液与 pH=2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将变系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转化为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并具体讨论方程组(2)的解我们称方程组(2)为退化线性方程组。1问题的提出定义1若则称为A(t)的特征函数·其中E为单位矩阵。的解,则是方程组(1)的解。是方程组(3)的解,所以故2产‘’忙(O是方程组(1)的解。从引理1可知,方程组(豆)的求解问题,可转化为方程组(3)的求解问题。若取件t)为A(t)的特征函数,则有det(A(t)-ott)E)。0。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方程组(l)的求解问题可转化为退化线方程组的求解问题。2退化线性方程组(2)的解2.亚若B…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笔者认为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进入化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通过一道题的几种解法谈谈自己的见解。例:当n(O2)=2mol,且n(H2S)∶n(O2)=1∶1时,H2S在燃烧过程中,生成单质硫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分析:在H2S的燃烧问题中,H2S与O2的量不同,可直接影响到产物的种类及其产物的量。当n(H2S)∶n(O2)=1∶1时,可能发生的反应为:2H2S+O2=2S+2H2O和S+O2=SO2因为n(O2)=2mol,且n(H2S)∶n(O2)=1∶1,所以n(H2S)=2mol解法Ⅰ:原子守恒法2mol H2S2mol H2O→需1mol O2剩余O2:2mol-1mol=1mol→1mol 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