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应用题”一节,编排了3组7道例题,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例1-例4);相遇问题(例5、例6);四步计算的应用题(例7,选学内客)。例1解答应用题的走过程,总结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例2、例3在巩固固应用题解题步骤的基础上,看重展示一般更自画用题的结构特征及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教给学生一般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例2前的准备题是解答相遇问题的基础,要使学生把握”同时、两地、相向、相遇’R两人所走路程和乌两卖的距离相等这一相遇问题的特征。例又例6的教学需紧扣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教师综合技能的优化组合可使教学更科学化、合理化。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技能组合,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学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学质量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如《相遇问题》教学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掌握求路程的相遇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相遇应用题是行程应用题的一种,九义小学数学教材里的行程问题只教学“相遇”问题,即“两个运动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若干时间相遇”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相遇应用题及其教学。相遇问题题中反映的仍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由于涉及两个运动对象,解题时除了考虑速度、时间、距离三者关系外,还要考虑:运动方向、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和运动结果。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及其它们之间的变化和发展是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学时要注意如下三个层次:一、在视例题前的教学,充分做好解相遇应用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求平均数应用题、归一问题和相遇问题是小学教材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典型应用题,它们都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特定的解题规律。与此相仿,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也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因此,复习这几类应用题时,要指导学生掌握每一类应用题最基本的特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典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除了进行数量关系训练外,在授完新课以后的练习课中,还采用了系列题训练方法教学。方法是:把同一种类型题的有关联的条件和问题汇集起来,加上序号,通过排列组合,分别组成条件不同的同一类型、同一结构特征、同一解题方法的应用题。在这里,以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中的相遇应用题为例予以说明,这类应用题一共汇集了三十个条  相似文献   

6.
“相遇问题”应用题具备典型的结构特征,它的数量关系富有思考性,它的解题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因此,组织好这类题的复习,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很有裨益。揭示特征,归纳解题规律。基本的“相遇问题”应用题在结构上是由两个物体相向运动而形成,且运动时间具有相同的特殊关系。基本的“相遇问题”有三种情况:“相遇求路程”、“相遇求时间”与“相遇求另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在组织复习时,每种情况我设计了一道基本题,采用先练习后归纳整理的方法。在解答后,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题目结构上进行比较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教学难点之一,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使学生在应用题计算中能够形成灵活的解题思路,掌握正确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课例简析】“相遇”问题应用题,是在学生已掌握一般行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相遇”问题应用题需要考虑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时间和结果等因素,因而“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比一般行程问题应用题复杂,加之小学生生活经验少,抽象水平比较低,故“相遇”问题应用题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教学这一内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采用“创设情境、加强感知、引导观察、归纳总结”的导学方式,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例 小明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15分钟,小英与小明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经10分钟相遇。相遇后,两人各自继续前行,当小明到达乙地后,小英还需几分钟才能到达甲地?学生审题后感到:这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的相遇应用题,利用题中条件,按照相遇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分析解答,有一定困难。老师启发学生思考:这道题与哪类应用题相类似,并组织学生讨论,可以怎样分析解答。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想到用工程问题的解题规律分析解答: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小明单独行完全程需要15分钟,小明与小英共同行完全程需要10分钟,那么小英单独行…  相似文献   

10.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包括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个小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都是本单元的数学重点。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是本单元应用题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的“相遇求路程”问题又是相遇问题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认识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和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并会用不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种教法,优化教学结构──行程问题中"相遇问题"的教学银川市城区十五小赵宁先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与其他应用题教学有密切的联系。为了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区别各种类型,灵活掌握解题方法,在教学行程问题时,我采用了电化手段和尝试教学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     
在复习应用题部分时,应着重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说明解答步骤和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平均数、归一和相遇问题这几类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特殊,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应要求学生掌握。但要理解其依据,防止死记硬背。以利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周秀琼 《考试周刊》2014,(86):70-70
随着素质教学的全面推进,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应用题解题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本文在介绍应用题解题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强化应用题解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九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这一册教材总的编排是:在第八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小数乘除运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小数四则计算能力;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教学多边形的面积,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代数初步知识方面,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应用题方面,在已学的基础上总结应用题的解答步骤,进一步教学解答三步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问题,提…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教学一向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它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解题要求,引导解题思路,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应用题尤其是复合应用题  相似文献   

16.
注重应用题解题思路的教学昆明市官渡区曙光小学李树云应用题解题思路就是解答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学生学会了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掌握了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思路,面对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就会自己去寻求解题的线索。一、逆推法(也叫分析法)即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一步一步...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是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解题的思路不清晰、方法不灵活、步骤格式不规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并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以提高学生解题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熟练掌握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相遇问题的结构和解题规律,并能正确解答这几类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陆喜芳 《考试周刊》2015,(50):74-75
<正>初中阶段的应用题,总是令学生特别头疼。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用方程解决问题无疑是第一学年的难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解决常规应用题时,我采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下是我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经常采用的分析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线段分析法有些应用题可以用构建线段模型的方法,直观地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从而更容易地利用方程解决问题。如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相遇应用题属于典型应用题,其基本的数量关系仍然是速度X时间一路程。但是有些稍复杂的相遇应用题,因为运动对象的运动时间不一,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如果指导学生处理好“先”与“后”、“静”与“动”的关系,可以大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一、处理好“先”、“后”关系相遇应用题是两个人#两个物体参与运动,如果出发时间有先有后,造成运动时间不一,容易导致学生解题错误。例l.甲、乙两地间有一条公路,客车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升往乙地;1.5小时后,货车以每小时对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再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15千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