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赏析     
默知 《健身科学》2010,(11):F0002-F0002
诗人应友人之邀入山拜见藏真禅师,参禅问道。在这幽寂难至的远山禅林,面对道行高深的藏真禅师,满怀烦恼尘劳的众人,道出了一直以来的困惑与迷茫--置心何处方安?未料禅师毫不经意,挥手一指天空,旋即默然不语。  相似文献   

2.
只手之声     
弘毅 《健身科学》2010,(5):29-29
沙弥南利天天看着师兄们早晚都到禅堂里参禅,心里非常向往,就鼓起勇气请求默雷禅师准许他也能进入禅堂参禅。默雷禅师道:“学禅要用心,绝不能嬉戏、游乐,以你小小的年纪实在不适合,等长大一点儿再说吧!”  相似文献   

3.
网球兵法     
第十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摩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相似文献   

4.
有三位愁容满面的参禅者,去请教无为禅师,希望知道如何才能活得快乐。  相似文献   

5.
心中有佛     
于小璇 《乒乓世界》2009,(1):156-156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喜欢参禅问道,与佛印禅师交往甚密,他们每次见面,都免不了你来我往,互斗禅机。不过,苏东坡却常落在下风,为此心中常有不服,总想找机会胜过佛印禅师。  相似文献   

6.
赏析这首诗是灵云志勤禅师的开悟诗。志勤参禅三十载,一心向道,苦苦寻求那柄能够斩断尘劳烦恼,得到人生自在的"灵光慧  相似文献   

7.
道一年少时到南岳衡山,出家拜怀让禅师为师。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道一被这种噪音吵得不能入静,就问:“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怀让禅师:“我磨砖做镜子啊。”道一:“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怀让禅师:“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道一试图通过坐禅达到开悟、解脱,达成禅、佛的境界,他认为坐禅、入定、清净、无牵无挂,就是成佛之道;显然,此刻的道一轻视眼前的生活,抵触俗事,抗拒…  相似文献   

8.
李照城  白华 《垂钓》2009,(6):56-57
老蒲是研究院里最早的一批高级工程师之一,课题项目的负责人,他负责的多个科研项目都曾获奖,其成果位列先进水平。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老蒲指挥若定,颇有大将风度,然而“蒲司令”的外号并不得于此,而是因为大家把在业余时间喜欢钓鱼的叫海军,开荒种地的叫陆军,养鸡养鸭的叫空军,成绩出色的封为“司令”,而老蒲在业余时间里钓鱼摸虾,种地打猎,养鸡养鸭,“海、陆、空”三项全能,所以被戏称为三军司令,得了个“蒲司令”的外号。  相似文献   

9.
从前,一位在家修行的居士去请教智藏禅师。问道:“有天堂和地狱吗?”禅师点点头,说:“有啊!”居士再问:“有因果报应吗?”禅师答:“有啊!”又问:“有佛菩萨三宝吗?”禅师答:“有啊!”不管怎么问,禅师总是回答“有啊!有啊!”。这位居士听后,觉得很怀疑,再问禅师道:“禅师,莫不是您回答错了吧?以前我在金山禅师那儿,我问他一样的问题,可  相似文献   

10.
1915年朱德在护国之役中,随滇军第二军从云南入川。攻克泸州后,朱德任旅长兼川南永宁道道尹、城防司令和川南师范监督,至1920年离开该地。  相似文献   

11.
回归自我     
有一个走私的商贩,担心自己早晚犯事,便经常到寺院去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有一天,他索性去拜见释若禅师。商贩问:"请问禅师,我这样的人究竟还有救吗?"释若禅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商贩的问话,而是指着他脖子上的黄金项链问:"这是什么?"商贩说:"是金项链。"  相似文献   

12.
一个犯了事、尚未被人知的商贩,经常到丛林寺院里礼佛上香,祈求佛祖保佑,太平无事、但还是经不住内心的煎熬,有一天,他索性去拜见释若禅师. 商贩:"请问禅师,我这样的人还有救吗?" 释若禅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商贩的问话,而是指着商贩脖子上的黄金项链问:"这是什么?" 商贩说:"是项链." 释若禅师又指着商贩的手指上的黄金戒指问:"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放下与提着     
晓轶 《健身科学》2008,(5):26-26
一日,一位俗家弟子去拜访赵州禅师,由于没有带礼物,心里觉得很过意不去。于是对赵州禅师说:"老师!我什么都没有带来。"赵州禅师说:"那么你就放下吧!"这个学生没有听懂老师的话,反倒更加局促不安起来,便说:"老师!我什么礼物都没有带,你怎么叫我放下来呢?"赵州禅师听了义说:"那么你就提着吧!"  相似文献   

14.
古代有位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想把和尚们赶走,就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这样确实把不少年轻的沙弥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不为所动, 直到道士用完所有法术,最后道士无法,只得弃观而去。故事里的道树禅师凭借着一个“无”字胜了比自己强大的“有”。以不变胜万变,而在当今的飞速发展的世界足球环境中,这样的计谋是否还能发挥他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西安 《收藏》2008,(6):127-127
陕西省造铜元始铸于民国20年(1931年),当时杨虎城主政陕西。民国19年,张维玺的部队撤离汉中,杨虎城派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兼任汉中绥靖司令驻汉中以防骚乱,其先头部队第五十一旅旅长赵寿山率先到达汉中,  相似文献   

16.
问道颂唐/南台守安禅师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简析:南台守安禅师,唐末五代禅师。住南岳衡山的南台禅院。诗中描述了禅师在禅定时,心如止水,万虑皆无的状态。但禅师指出,这种美好的心境并不是刻意排除忧思杂念就能获得的,因为排除妄念  相似文献   

17.
赠画     
了空禅师受虚静居士的邀请,去居士的家中做客、品茶。了空禅师就座之后,品了几口清茶,再不言语,静静地端坐着。虚静居士就好奇地问了空禅师:"你怎么不说话呢?在品茶吗?"  相似文献   

18.
弘毅 《健身科学》2010,(7):29-29
一位禅师来到一富庶人家,主人盛情款待之后,要送一件珍贵的东西给禅师,于是便带禅师来到他珍藏宝物的箱子前。打开一看,里面有许多金银珠宝。禅师问道:“这都是你的?”主人得意地说道:“是的!”禅师说:“太少了。”  相似文献   

19.
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俗人,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问:"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说:"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 乙说:"因为我期盼着老年时儿孙满堂,所以我活着."  相似文献   

20.
心净房自宽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日天大暑,诗人李白去拜访一位禅师。由于酷热难耐,李白大汗淋漓,连连叫苦。李白来到禅师的房间,只见禅师正在房中坐禅,丝毫没有一丝暑意。待禅师坐毕,李白问道:“师父不觉天热吗?”禅师坦然一笑道:“心净自然凉。”李白闻之大悟。笔者有一个朋友,本来是个不大不小的干部,单位效益很好,自己拥有一个90平方米的豪华办公室,但仕途坎坷,官海浮沉,不久他便下来了,成了一名工人。他仍然拥有一个办公室,只是面积小到6平方米,陈设也很差,冬天还要烧炉取暖。从90平方米到6平方米,从豪华到简陋,可谓天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