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碎片化阅读是高中阶段学生在阅读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碎片化阅读可以解决高中学生对碎片时间的利用,碎片知识的习得,碎片内容的涵养;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于导致知识积累走向碎片,语文思维走向碎片,阅读过程走向碎片。在高中语文阅读当中通过对碎片化阅读内容进行整体建构,是解决阅读信息的表层化、随意化、零碎化的有效路径,是培养学生言语思维整体建构的主要方法,让高中语文阅读进入"以生为本"时代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阅读终端的飞速发展,碎片化阅读时代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2014年我国成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越纸质阅读率,七成青少年使用手机进行数字化阅读。这种趋势引起了部分出版界、读书界人士的谴责与批评。客观上,碎片化阅读带来了全民阅读量的持续提升并带动经典书籍的阅读。因此,在善待碎片化阅读的同时,研究者更应探讨教科书如何在内容选编、样态呈现以及碎片利用等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当下流行的阅读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碎片化”阅读模式,能够更好地契合当前学生的阅读特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碎片化”阅读对阅读整体性的破坏。本文具体从强化教师引导,开展对比阅读,明确阅读主题,发展学生思维,优化阅读环境五大方面,探讨了高中语文“碎片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微博,在中国已经成为了近一半网民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微博独特的裂变式传播模式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但是每个节点上的信息都被局限在一定的字数范围内,这就导致了微博传播的“碎片化”特征。微博的“碎片化”传播不仅意味着事实性信息的碎片化,而且还体现为观点性信息的碎片化,导致观点的分裂性和异质性。因此,有效整理微博信息就成为了这些“碎片”的价值实现路径。“短、平、快”的碎片化传播,提高了微博选择的概率,使微博成为当下最活跃、最有力的传播媒介;同时,碎片信息的有效拼贴也有利于传播叙事的立体化与系统性。当然,微博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也加速了语言和思维的碎片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应用网络汲取资讯,在遇到问题时打开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检索便能够获取诸多信息.网络阅读以其便捷、高效的特性,带领人们步入"碎片化阅读"时代,这也客观上为电子图书产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大学生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群体,如何顺应大学生阅读方式的变化,合理引导大学生进行碎片化阅读,努力构...  相似文献   

6.
碎片化阅读是指在零碎的时间内进行零碎化的阅读,一般需要以移动终端设备为媒介,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碎片化阅读时代,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来获得碎片化的信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阅读,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碎片化阅读有效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当前背景当下数字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多元路径与渠道使得全民阅读量持续飙升,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裹挟着无以计数的海量信息。加之网络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又将花样翻新的信息碎片连接在一起,甚或以秒杀的速度不停更新。不仅使人们在各种良莠不齐的资讯面前无所适从,更导致人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使得网络传播的内容不再完整,趋向碎片化及非线性化。这种非线性的信息结构,使受众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掌握信息的最主要内容,极大地方便受众获取信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有些孩子竟不爱阅读课外书籍呢?学生阅读水平低,没有一定的阅读习惯,找不到适当的课外读物,这都会影响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在教学中改进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自觉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必须系统的、有目的的、有步骤的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热爱书籍,认真的阅读书籍。引导学生爱好书籍,首先必须使学生认识课外阅  相似文献   

9.
群文阅读是高中新课标倡导的教学形式,也是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由群文阅读提高阅读效益,是语文教师关注的核心要素之一。结构决定功能,群文的特殊结构,为提升学生阅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群的归属要素出发,探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碎片化阅读的可行性,分析相关的逻辑依据,提出群碎片提取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对于如何串接群碎片,提高群文阅读效益,基于实践经验总结了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进入微阅读时代。微阅读具有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等优势,也有碎片化、肤浅化等局限性。现代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课内传统阅读引领学生微阅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微阅读",培养高职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提升其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碎片化"是近年来社会各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传媒领域同样存在着"碎片化"现象,"碎片"一样的新媒体形式还在不断产生,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媒体在受众"碎片化"导致的分众传媒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渐渐地被稀释,新媒体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受众形态的"碎片化"趋势也成为推动新媒体发展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阅读方式的限制。大学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推动者,阅读推广活动历来是高校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碎片化阅读必然给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带来巨大影响。阐述碎片化阅读和阅读推广的概念,分析当前高校阅读推广活动面临的困境,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碎片化视域下高校阅读推广对策。  相似文献   

13.
碎片化阅读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的阅读和学习带来了一些问题,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学生信息素养不足和阅读内容的质量问题。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通过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来趋利避害,能够合理运用碎片化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由于网络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学生开始倾向于利用手机等媒介进行短时间而不连续的碎片化阅读,这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第一大语文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走出碎片化阅读误区,进入整本书阅读常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初中生群体中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基于手机的"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必须正确应对的课题。而如何借助"碎片化"阅读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明确"碎片化"阅读的概念、初中生语文学习要求等基础上,从教师引导、课堂构建、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碎片化阅读的含义,并分析了碎片化阅读的优缺点,同时指出其对传统阅读产生的巨大影响.受到碎片化阅读的冲击,高校图书馆在阅读领域的影响力下降.高校图书馆应当认清自身现状,推陈出新,引导碎片化阅读的发展,为高校和社会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对此,本文提出了几项建议:开发具有高校特色的图书馆应用软件;利用微信、微博和百度等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在高校图书馆出现碎片化信息阅读受到学生过多、容易出现学生群体结构问题动态变动大的影响,怎样提升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图书管理人员需要重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使用最小二乘法优化分析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对碎片化信息阅读的非线性特征指标.通过对碎片化阅读的调查分析,对碎片化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唐璐 《天津教育》2020,(1):27-28
所谓碎片化时代,是指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趋向于利用网络和移动媒介了解数量庞大、内容呈现分散状态的信息时代。在碎片化时代,一方面,时间的维度被打破了,生活好像是一块块碎片拼凑出来的,人们只能在时间的碎片中思考;另一方面,本身完整的信息常常被分解为众多不同的片段,人们只能利用零散的时间去获取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碎片化,注意力更加分散。在各种生活的间隙中,虽然人们彼此兴趣各异,但均能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这些信息除了使人增添一些饭后谈资外,能牢记于心且具有价值的不多。即使在社交媒体上讨论问题、发表看法,也多以随机的、自己接受碎片化信息后的感受为主,而非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毋庸置疑,通过手机短信、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碎片化”时代——时间的碎片化、信息的碎片化、思维的碎片化、思想的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化。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阅读呈现碎片化,致使其知识积累零散、思维品质不高。通过分析碎片化阅读的表现,针对培养学生整体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式阅读、强化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提出了三个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