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正>意境是一种令人回味无穷而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教学意境则是教学过程所表现出的意蕴和境界,是教学过程情与理、形与神的统一。下面欣赏"第二届全国初中思想品德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一节观摩课——"和朋友在一起"(执教者为河北省邢台市三中杜丰老师,以下简称"本课"),与大家"高山流水谈知音",看看杜老师是怎样打造意境深远  相似文献   

2.
温石坪 《教师》2014,(24):68-69
我们发现,当下的"语用"课堂,朗读正逐渐被边缘化。有人认为,课堂由"热闹"走向"安静",由"浮华"走向"实用",这正是"语用型"课堂走向"务实"与"高效"的表现。那么,朗读,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用能力,到底重不重要呢?在语用意识的观照下,我们又该如何实施好朗读的教学策略呢?这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倾听,故有"高山流水"之美谈。我们虽不能像古人那样在倾听中觅得知音,但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倾听。专家的讲座,我们要倾听"新鲜",给我们的大脑充电、充氧;同事的观摩课,我们要学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你是否想过你的教学究竟是有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在进入化学复习阶段的过程中,你是否觉得精力不够?既要抓好"优秀率",又要抓好"平均分",你感觉到分身乏术。"帮教"是一种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帮助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能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求,知音其实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 古时,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钟子期为之喝彩;于是,钟子期成了俞伯牙的知音,"高山流水"也就成为了一曲称颂知音的千载赞歌.  相似文献   

6.
2010年,教育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职业教育是否需要走向卓越?本文对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卓越的必要性,卓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及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走向卓越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与"规范",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是一对教师无法准确把握的矛盾。因此在许多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常常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现象:或是过于强调"开放",导致课堂上热闹非凡却难以驾驭;或是过于注重"规范",导致课堂上沉闷压抑,毫无乐趣。面对新课程实践,面对新的课堂,面对这样两难的课堂秩序,我们究竟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3,(14)
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当年,俞伯牙轻奏《高山流水》时,钟子期为之高声喝彩,于是钟子期便成了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断,流传着一曲千载称颂的金兰之交的赞歌。然而,水已去,人也亡,弦断有谁听。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  相似文献   

9.
<正>深度教学要求在识记与理解的基础上,深度把握知识背后的价值、逻辑与方法,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实现学科育人。课堂是学科育人的主渠道,课程改革只有进入课堂层面,才真正进入"深水区"。那么,究竟如何推进"引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鉴"第二届全国高中思想政治卓越  相似文献   

10.
品读     
<正>教育的目的是"立人",学生在课堂上的"样子",很可能就是未来在社会上的"样子"。——教师生命中的很多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那么,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师又是否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这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退休后思考的问题,他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中说:合格的教师根本不会把课堂当作什么战场,当然也不屑于把课堂当作考场。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  相似文献   

11.
本书共分九章,从"把自己变成珍珠"到"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从"做最好的自己"到"有效课堂的追求",从"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到"走向明亮的远方",从"校长力量的源泉"到"今天怎样做教育",内容的涵盖面很广。书  相似文献   

12.
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 当年,俞伯牙轻奏《高山流水》时,钟子期为之高声喝彩,于是钟子期便成了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断,流传着一曲千载称颂的金兰之交赞歌。然而,水已去,人也亡,弦断有谁听。一旦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  相似文献   

13.
十年新课改,我们回眸一望:十年前我们也在提"有效课堂",但是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我们似乎有点迷茫。十年后的我们再提有效课堂,我们似乎有了一点底气,可以概括出有效课堂的几个关键词:真实性、学习性、生成性、创新性。而这几个关键词的背后隐含着  相似文献   

14.
李普权 《教书育人》2013,(14):23-24
丰都县课改工作在行政手段的强力支持下,全力由"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推进,并向"卓越课堂"迈进。结合这两年的课改和我镇中小学走过的路,我进行了详细的反思:我们的课堂都"有效"了吗?我们的课堂都达到"高效"了吗?我们的课堂和"卓越"还差多远?我认为,这两年的课改工作,给学校带来了生机,给科研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  相似文献   

15.
教育如品琴     
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了一对千古知音,让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传颂至今。知己难得,知音难觅。为人师的我们,何尝不在苦苦寻觅着自己的知音!课堂上,当学生与我们心灵相通而一语中地时,那是何等的幸福!反观我们的学生,又何尝不在殷殷期盼能遇上知我念、明我志、懂我心的师者呀!教育是一门相知相融的艺术,课堂教学是师生心与心的碰撞、灵与灵的...  相似文献   

16.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固然需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需要有高潮迭起的教学过程,但也需要有让学生回味无穷的收尾.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不重视课堂的收尾,草草收兵,虎头蛇尾,浪费了大好的教育时机.那语文课如何收尾呢? 一、音乐,让"意"无穷 音乐是最能打动人的艺术.两千多年前,孔子因陶醉于音乐而不知肉味;俞伯牙因一曲《高山流水》而结识钟子期.同样,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音乐来打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由于异地搬迁、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小班化教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新趋势,但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运用。在小班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小而优、小而美"的特色教学呢?一是要优化教学策略,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课堂上允许教学意外的发生;二是要构建魅力课堂,要让学生在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课堂意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领会所学内容,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的孩子豆宝(小名)是虎年出生的女宝,为了将豆宝打造成最卓越的宝贝,我和豆宝爸为豆宝"量身定制"了"萌宝计划"。由于"萌宝计划",我们自然与各类"兴趣班"结下了不解之缘。到目前为止,关于兴趣班,我们最想说的是"爱你不容易"。快来看看发生在我们家的"兴趣班"故事吧。兴趣班,究竟几岁才可以报?  相似文献   

19.
成长,有没有起点?各种"起跑线"充斥我们的视野,"输"、"赢"该如何理解和承受?更快、更高、更强,最快、最高、最强……今天,教育的世界充满胜负拼搏,也左右着我们对于如何为学生、如何做家长、如何当老师的判断。谁是好学生?在这个人人被裹挟着,主动或是被动地追求卓越的时代,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一个学生?"好"又该怎样定义?"三好"变"一好",分数对于  相似文献   

20.
<正>据现有资料得知,2007年末,"翻转课堂"在美国问世,从此备受世人瞩目,很快传入中国,并大受热捧,被国内关心教育及教育改革的有识之士们称为"大势所趋的课堂革命"。如今在国内"翻转课堂"这一理念早已从大都市名校蔓延至乡校。但是近十年了,到底该如何面对"翻转课堂",到底如何让"翻转课堂"真正起作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是"先学后教"吗?这是20多年前洋思中学的经验做法,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