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四个自信"有机统一,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把握这一点对于认识"四个自信"的内在关系,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其重点是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关系。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总是由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塑造并受其价值取向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样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又是它的制度性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把握,又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道路继续发展的理论指南。文化自信的深厚性、基础性地位决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逻辑结论。  相似文献   

3.
<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自信"思想理论体系内容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制度是现实基础,是有力保障。因此,在"四个自信"之中,制度自信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之基的自信。这种制度自信源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实践运行的有效性以及世界影响的示范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  相似文献   

4.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思、能、行、志"为核心的青年素养培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寄语,就是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经典诠释。"四个自信"建立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之上,是当前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四个自信"的教育可以保障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意识形态,而培育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目标。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性,共同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9,(4):24-28
从旧式道路、理论、制度的屡试屡败到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从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的成功实践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有机统一;从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跨入新世纪、站上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体系的确立和完备,这一演进过程客观、全面地再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搞清楚这一历史逻辑,对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文献,是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理论文本。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彰显了"四个自信"的丰富内涵,清晰地表现出"四个自信"的鲜明特征,明确启示了增强"四个自信"的基本路径。深入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四个自信"内涵、特征和路径的新表述、新观点、新要求,有助于在新时代更加自觉地增强以"四个自信"为本质要义的中国自信。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新时代爱国主义有新的内涵。在新时代,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是和谐统一的、和爱中国共产党是密不可分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知行合一的,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这样,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发展的历史拐点,如何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解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个伟大"为我们提供了方案与路径。"四大伟大"既有各自的精神意蕴,又紧密相连、相互贯通。正确理解"四个伟大"的精神意蕴及其时代价值是实现"四个自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还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融为一体,形成了新时代"四个伟大"的重要思想。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的历史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话语体系。它既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进程中的最新成果,也是"四个自信"的真实体现,既凸显了民族性语言表达,又展示了大格局的视域观,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1.
高校历史学学科,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国史")两门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历史学教师在新时代,要充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书育人,不断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笔者主要论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挖掘和利用思政教育资源,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其中,伟大斗争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密切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党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四个伟大"既是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也是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文化自信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心聚力。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一方面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开启了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崭新篇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传承弘扬和不断发展延安精神,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4.
<正>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迈进了新时代。伟大的新时代在文化科技方面主要表现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习总书记指出:"文运同国运相连,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而极具中国文化、艺术特质的书法,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  相似文献   

15.
党的百年奋斗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人的道路自信比以往更为坚定。从历史选择、历史成就、制度建设、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具有充分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道路继续前进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16.
"四个自信"基本理念的提出,是我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根本要求,也是贯穿当前高校改革中的指导性思想。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群体,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者,在高校教育中,一个学校的特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传承的过程,思想理论教育更是关键。这就要求要始终牢记道路自信是基础,理论自信是指导,制度自信是方向,文化自信是目的。在改革新时代,坚定不移地以四个自信为切入点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四个自信为核心去构建符合新时代的顶层设计思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一步确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新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更好推动思政教育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三个自信"与中国梦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理论是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制度是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个自信"来源于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检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三个自信"。坚定"三个自信",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能够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课题,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8.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赋予管理学鲜活的当代价值,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丰富"十九大精神进课堂"活动的研究成果。邢台学院会计学院为期两个学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管理学课堂"教学实验结果证实,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管理学"教学之中,能够在进行价值引领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过程中,应当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举,整体原则与协同原则并重,过程测试与期末测试配合,使"管理学"教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旨在引导他们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理论特色和实践特色四个方面。在教育实践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政治认同,热爱社会主义,忠于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四个自信",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充足底气主要源于其制度符合国情,源于其制度优势和治理绩效以及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