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中,借用绘本可帮助学生巧妙地攻克写作难点。教学全程渗透读者意识,引导学生从写作目的、写作内容、写作方法等角度去探秘绘本的创作思路,去学得作者的写作方法,用文字"绘画",让读者看得见"画面",听得见"声音","漫话"出教师的可爱。  相似文献   

2.
从"不学诗,无以言",到唐宋元明清,中国的诗教传统绵延相传,如今我们却只能看到,在"诗的国度",诗歌写作教学几至于乏人问津的境地。究其原因——课业负担重,考纲不要求,考试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言以蔽之:功利之心所使然。"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基于此,我尝试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引入写诗的环节,以期唤醒沉睡在学生心底的诗心。我将诗歌写作指导设计为三个训练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渐入诗境。第一步,踏上诗歌殿堂的台阶——改写古诗词。古典诗词短小精练,意蕴丰富,千百年来叩响过无数善感的心灵。若能从诗歌的灵魂——"感情"出发,就把握住了诗歌写  相似文献   

3.
从"不学诗,无以言",到唐宋元明清,中国的诗教传统绵延相传,如今我们却只能看到,在"诗的国度",诗歌写作教学几至于乏人问津的境地。究其原因——课业负担重,考纲不要求,考试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言以蔽之:功利之心所使然。"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基于此,我尝试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引入写诗的环节,以期唤醒沉睡在学生心底的诗心。我将诗歌写作指导设计为三个训练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渐入诗境。第一步,踏上诗歌殿堂的台阶——改写古诗词。古典诗词短小精练,意蕴丰富,千百年来叩响过无数善感的心灵。若能从诗歌的灵魂——"感情"出发,就把握住了诗歌写  相似文献   

4.
田举  丁军 《教学随笔》2013,(7):18-20
<正>古人云"汝果欲为诗,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师若要学生写出思想新颖、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就要引导学生把功夫更多地用在作文之外,到大自然中,到社会生活中,到书堆中去看、去听、去嗅、去感知、去领悟、去思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5.
以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宗旨,在教学中编排出一个循序渐进的作文教学的"序"。首先,从片断文的写作训练入手,这种训练方法灵活,学生有写头,教师批阅也方便;其次,教学生以"脱胎之法",在典型示范的前提下去模仿,去寻求规矩,进而掌握写作的规律;最后,教学生变换命题角度的"比较文",让学生理解各种文体的比较和区别,从而真正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  相似文献   

6.
古人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件事,同一个题材,写作角度不同,突出的重点就不一样,说明问题也不同。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横看”和“侧看”,进行多角度思维,是作文教学的重要问题。例如一题多作换角度:有时出一个题,让学生做二、三次,从不同角度去写,来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如《落叶》一题,可以从如下五个角度,五种立意去写: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我们如何去培养中学生的写作技能也在这个时代显得举足轻重。在当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试图去改变传统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缺陷,让高中生从定式思维中解放出来,运用发散性思维看问题及写作。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的位置。"在学生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思维,由"一"而变"万"。蒙特梭利把教师称为"启导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呢?首先,教师应树立学生才是写作的主人的意识,教师  相似文献   

8.
一、打破定式,引发创新1.命题要"新"。学生在写作时因为提不起兴趣,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增强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比如,对于同一写作题目可从多角度来考察,选择不同的写作角度;对于同一写作材料可从不同的立意出发。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准备,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带着写作目的去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积累的写作素材自己去命题,并根据内容确定新颖的题目。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半  相似文献   

9.
吴斌峰 《生活教育》2013,(4):111-11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跳出"庐山"这个圈子,换一个新的角度再去看"庐山",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景象映入我们眼帘。"二次作文"教学改革,让我们从学生学写作文的角度,从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去重新审视传统作文教学,并进行了教学方式、教学程序上的尝试和思考。学生学写作文的过程,在语句表达中渐渐感受语言的通畅,在标点使用中体会停顿和标点符号的表情达意,在段落设置、层次结构中领悟表达的逻辑……概括起来,学生学写作文,是在"写"和"改"的过程中,逐步  相似文献   

10.
我们将"朴素教育观"融入到日常的写作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用最纯粹最质朴的眼光去发现事物认识事物,就能慢慢培养起学生的写作个性,让他们真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做到"独抒性灵"。  相似文献   

11.
武春丽 《成才之路》2012,(14):34-34
正写作的基础是阅读,丰富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还能提供多样的形式和结构样板。通过阅读积累的素材,是由阅读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留下来的。因此,从写作的角度来说,阅读是写作的地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历来强调学生多读。要改变学生写作时"不会写""没得写"的现状,唯一的药方就是多阅读。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学生一直害怕写作,而研究发现童书能让学生悟出"人为什么要写作",教师稍微点一点学生就能懂得"作为一个人该怎样去写作",再简单讲一讲孩子都能清楚"文章该写哪些内容"。这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好事。在学生轻松阅读之中,教师稍微从写作方面点拨一下,就能唤醒学生,快速将其带进喜欢写作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只有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由"苦学"变为"乐学",才能自由快乐地在语文的世界中飞翔,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相似文献   

14.
宋朝诗人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诗提示我们,看问题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看,这样才能看得全面.了解得细致. 数学中与这句诗最对应的,要数阿贝尔恒等式。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写作教学,前人早有"放"与"收"的论述。从学生写作的角度讲我们鼓励学生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写作课堂是师生交流写作思想的重要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写作的每一个细节。因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课上也应处理好"放胆教"与"小心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关注学生的"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关注学生写作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写作心理上主要表现为"不爱写",在实际写作中表现出"不会写",作品最终呈现的是"写不好"。如何改变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怕写""不会写""写不好"状况,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是值得语文教师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本文试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写作,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大家围绕同一个谈话中心,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不同经历、  相似文献   

18.
指导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构建儿童的"表达图式",可以让学生产生写作动机,搜索和提取记忆库中的信息,刺激和捕捉记忆库中储存的写作模式,然后进行语言表达,并进行回顾与完善。教师应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去考量,让作文教学回归常态,让学生作文不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19.
记叙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挖空心思"去指导学生书写的"声情并茂",由于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古诗因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表达对记叙文写作有很大帮助。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记叙文写作中。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常常提笔乱写,根本不去考虑文章的立意,即使有了一定的立意,作文当中也容易有好几个"中心思想",这无疑会削弱文章的主题。因此写作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明确一个中心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验、分析多彩的生活,使之形成明确的立意,表达独特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一篇文章拥有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