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川是我国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如何开发利用好丰富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是四川旅游发展新阶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入手,深入研究了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提出了开发理念,即:凭借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契机,以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结合周边优势资源来达到合理配置、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并针对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探讨了具体的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山西省是地质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地质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开发观念落后,基础设施滞后,开发层次不够,投资主体单一及地质旅游资源科学研究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山西省地质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应该注重科学开发利用地质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河南是旅游资源大省。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资源优势真正转变为经济优势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规律和河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发展旅游的新思路,就是充分利用河南的优势旅游资源开发中国乃至世界所独有的特色旅游产品———拳、古、戏、根、红、花。  相似文献   

4.
论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俗文化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广西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其开发利用虽初见成效,但也出现了“发展性破坏”等深层次问题。只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民俗旅游资源大省,民俗文化因其传承性强、地域特点鲜明、影响广泛而成为河南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但在当前的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个旅游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贵州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以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今文化消费成为时尚,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而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工程。河南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要真正实现"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就必须科学地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文章首先分析了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与优势,然后对制约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邯郸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接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且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上述优势,有效地开发旅游资源,能够促进邯郸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从邯郸旅游资源应用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邯郸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接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且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上述优势,有效地开发旅游资源,能够促进邯郸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从邯郸旅游资源应用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伊犁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特征和旅游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低和缺乏旅游精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则,探讨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战略构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青海农牧业资源与人才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青海省逐牧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人才浪费和人才流失严重,为加速青海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必须加大,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优势是青海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基本保证,西部大开发使青海旅游业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青海旅游发展必须以市场定位、市场分类开发、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为主,树立市场理念,利用创新动力,积极推进销售渠道建设和区域合作,实现旅游业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开发程度不够,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因此,本文从产业投资基金这个角度,论述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为什么需要产业投资基金及产业投资基金的设计运作,以达到提高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青海旅游业优劣势的区际比较和科学的定量分析,认为青海旅游业已初步具备作为支柱产业的基本条件,可考虑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同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旨在促进青海旅游业健康发展,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真正成为我省的强力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青藏铁路沿线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依托青藏铁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经济效益,青藏两省区就是要对青藏高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转变旅游产业增长方式,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未来西部旅游的热点--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青藏铁路的修建将极大地促进青藏地区特别是铁路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该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并重点对此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7.
青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性开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对青海省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有十分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如能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将会对青海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针对青海省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体育旅游已逐渐成为新时尚,本根据青海省旅游规划的总体战略目标要求和对青海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发展“环青海湖自行车公路赛”,“高原登山探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体育旅游项目,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结构是社会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和联系方式。各要素间全方位互动,教育作为社会结构中的要素也参与其中。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汇聚的地区,在近代形成了鲜明的社会结构特征,使得青海近代民族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制约,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出了多元性和非均衡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这已是西部人的共识。本文在分析青海人才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海人才资源开发的几点对策:1、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用新的工作思想和方式开发人才资源;2、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3、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4、结合实际,眼光向内,稳定现有人才;5、大胆开拓,眼光向外,引进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