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种种数据证明,未来高考的发展趋势是使越来越多的学生 通过自主招生形式考入名牌大学。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只有学 好了数学,理化生才能越学越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大力 培养数学特长生。在自主招生环境下,该如何培养数学特长生 呢?笔者从多年带理科重点班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解题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还能通过对各类问题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加强学生解题训练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抄袭数学作业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直接拿别人的数学作业抄袭,有的在网上搜索答案抄袭,甚至还有花钱请同学代为抄袭,不但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而且败坏了学风.那么造成抄袭数学作业的原因何在呢?怎么才能应对这种现象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一堂课中,怎么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旺盛的学习态势?怎么才能使他们始终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能够充满情趣。语文课需要情趣,数学课同样如此,缺少情趣的数学课堂永远也抓不住学生的心。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呢?一、以"物"激"趣"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学生厌学情绪很大,有一些学校厌学学生的比例高达32%左右,而厌学的学生是有方向性的,有的学生厌学这门课,但不厌学那门课。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呢?我在深入听思品课中发现,有25%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照本宣科,有68%的课未使用教具上课。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实践证明,哪个老师注意到调整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生厌学率就低。  相似文献   

5.
丛芳 《考试周刊》2013,(6):58-59
<正>现在很多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于数学学习没有多少兴趣,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有的"望而生畏",有的干脆放弃不愿意学习,有的用了很大的劲却收效甚微,日久天长就失去了兴趣。是什么原因使学生有了畏惧感呢?不感兴趣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做了相关调查。一调查中发现,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大都对数学没有兴趣,具体有如下情感特征。1.对数学学习本身缺乏兴趣。有46%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对数学学习表示"不太喜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为何一些差等生,其数学成绩很差,学习刻苦成绩却总也没有提高?高中差等生在数学方面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高中差等生数学成绩得不到提高的问题?其实差等生并不是不能提高,通过实践,有的数学差等生在一两个月成绩就能有明显的提高确实令人可喜。在每所高中学校,都存在一部分差等生,其数学成绩很差,学习刻苦却总也没有明显的进步。出现这样的问题,到底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向需要调整呢?我认为,两方面原因都存在。就此,本人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变化作出估价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彻底了解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作出正确评价,我们才能知道下一步棋该怎样走,这一堂课该怎样上;才能驾驭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也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学习障碍的意志力。这对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那么,如何进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习评价呢?笔者有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每个班级中总有几个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分析原因真正存在智力障碍的学生是极个别,有的是由于个性的差异,有的是因为好动、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是学习习惯比较差……从而导致他们难以达到小学数学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所收获是新课标理念的根本所在,也是每个数学教师的最终追求。为了整体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近两年,我在对低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变策略上做了一些努力,并得到了小小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 :每一位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不仅有一个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 ,而且还应有一个学习方式如何调适的问题 ,数学学科尤其如此 .但我们却常常听到高中数学老师埋怨 :初中数学内容就那么一点点 ,炒来炒去把学生的大脑都搞僵化了 ,这样的学生到高中一点也不适应 ,叫我们怎么教 ?而家长却一头雾水 :孩子在初中时 ,数学那么优秀 ,到了高中怎么就不行呢 ?教师的直觉与责任感告诉我们 :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而教育界在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同时每个学段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的问题 ,如许多高考尖子进入高校后 ,他们的成绩远没有他们早…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学校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中职学生的招生规模开始逐渐扩大。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学校,由于扩招,生源基础差,同时又面临着江苏省的学业水平测试。针对这种情况,中职校数学教学急需教学改革,中职数学分层教学就被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兴趣、习惯、个性心理甚至与老师的关系都有差异。怎么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呢?  相似文献   

12.
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数学很重要!但不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一看到数学就头昏脑胀,一想到做数学题就苦不堪言,一遇到考数学问题就愁眉苦脸.如何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呢?教育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么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呢?有幸读到一篇报道: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4个大字"数学好玩".  相似文献   

13.
李守仁 《考试周刊》2013,(18):54-55
不少中学生常常发出感叹:老师讲的我都懂,就是遇见稍难一点的题不知从何下手。问题在哪里?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这是他们所困惑的问题,也是苦苦寻求答案的问题.其实主要的问题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差,实际上是数学学习能力差。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谈谈看法。一、深入理解基础知识数学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知识的多少,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数学能力.有的学生轻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连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都说不出,面对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束手无策,却总认为是自己没有掌握这样或那样的技巧,殊不知这是他们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所致.要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4.
“又要召开家长会了”。听到领导布置任务,我的心里就打起了鼓:这家长会每个学期都要开,怎么开得有价值呢,怎么开才能有意义呢?我应该动脑筋才对。放学后,我细细回忆开学来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班级里组织的一些竞赛,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绩,平时与家长交流时遇到的问题。我为什么不征求一下家长的意思,家长会应该怎么开才好?主意有了,我开始联系家长。先找几个平时在与孩子沟通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家长:你认为平时家庭教育中有什么困惑吗?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帮助吗?小伟的家长实话实说:“老师呀,我们都没有什么文化,孩子学习又不自觉,晚上问他作业…  相似文献   

15.
李燕 《华章》2010,(35)
当前高中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音乐理解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如何才能使学生普遍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我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高效上进行了一些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学生家长提出一些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把枯燥难懂的数学学好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总是很疑惑:数学怎么会是枯燥难懂的呢?学习数学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但经过我的一番调查,多数家长和学生都不认可我的观点。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我跟学生进行了一次细致的谈话,其中一个学生的经历告诉了我答案。这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发生错误和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在学校,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类型的题目,我不知在课堂上强调了多少次,怎么还有些同学不会做呢?"一些典型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老师强调后,不再或更少出现错误现象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在平时养成整理与使用错题集的良好习惯,这样能极大地减少学生学习数学的误区与盲区。  相似文献   

18.
开栏的话:我们常常被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外部环境条件大体相似,初始基础和资源禀赋差别不大的职业院校,为什么过几年后,有的停滞不前或者发展缓慢;有的发展迅速一路高歌猛进,跻身“成功者”行列?借用俄罗斯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开篇的句式,“成功的学校各有各的成功”,我们需要分析和破解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门道以为借鉴。成功的职业院校成功的密码在哪里呢?其实它就藏在学校成功的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学生差异太大,没法教!经常听到有老师这样抱怨。那么,如何摆脱由差异而引起的教学困境,实施有效教学呢?一、认识学生能力差异,设计制定学习目标学生学习的差异首先表现为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强,思维灵活,概括迅速全面,逻辑推理具有系统性、顺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比较差。大多数学生初中时的成绩都是中等或中等以下,甚至有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这些学生往往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重重。而在普通高校扩招引发的普高热的影响下,这样的学生在我们职业中专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样做才能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呢?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