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聆听能力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音乐核心能力之一,良好的音乐聆听习惯是进行一切音乐审美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审美愉悦、体验音乐情感内涵、追求音乐形象与意境的必要条件。文章探讨如何激发低段学生的聆听兴趣,让学生在愿听、想听、爱听中培养聆听习惯,进而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泉 《成才之路》2009,(15):26-26
音乐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包涵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创新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种纯粹精神性的活动,欣赏音乐的关键是倾听。流行音乐学生都爱听,可是爱听高雅音乐、严肃音乐的就不多了。怎样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并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前提。下面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粗浅做法,以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抓住学科的特点,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贯穿于教学始终,扎实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学习中,歌唱活动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情感;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和科学的发声方法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在歌声中享受美的愉悦,表现美的内涵,陶冶高尚的情操。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好动、好玩,学习过程中粗心、观察不仔细的倾向较明显。他们不爱听教师枯燥的说教,如果只对学生说“观察能力怎么重要”,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呢?最好、最基本的办法是“听”。苏霍姆斯林基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如今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焕然一新,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吴玲玲 《教书育人》2001,(23):20-21
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就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注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材本身的感染力,学生学习的责任感等,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通过看、听、说、读、演、唱、画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欲望,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要注意创造氛围,在课前、课中、课终都分别进行自由对话,值日生报告,齐唱英语歌曲,用英语查数,播放英语音乐录音带等形式,很快地把学生带…  相似文献   

9.
《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稿)规定: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人中学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般的说,一个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读能力,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正因为这样,我们比较重视学生听力的培养。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方法:一、激发学的兴趣,使学生由不爱听到爱听学生不爱听,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正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知能力作为重点突出出来。只有让学生听足、听精、听细,才能不断强化他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逐步丰富音乐体验,培养听觉感知,最终使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针对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唱"轻"听"的问题,本文围绕优化"听"的内容、步骤和方法,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如何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呢?笔者认为,其关键是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带着渴望,带着创造未来的冲动,去欣赏音乐,去领略音乐世界的风采,这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高中音乐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欣赏的兴趣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带着浓郁的草原气息,音乐在他们心中是最美好的事物。但是。这些学生几乎没有欣赏高雅音乐的机会,大多数同学只会听、唱流行歌曲,音乐基础知识几乎是空白。加上我校的音乐欣赏设施十分简陋,基本上是借助录音机教学。在这样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十分困难的。面对客观条件,我变被动为主动,因“材”施教,通过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农业气象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农、爱农,培养和提高他们为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农业服务的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雷霆 《语文天地》2012,(12):38-39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阅读能力是听、说、写的基础。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形成自觉、广泛的阅读习惯呢?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注重学生主体性阅读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爱说、爱唱、爱跳和爱模仿;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可塑性强。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英语和使用英语并发展各种能力。根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兴趣的培养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低年级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爱动手、爱动口,喜欢听富有动作色彩的语言,好胜心强。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五多”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音乐能力,既是在学生的听、唱、奏等音乐审美实践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也是在他们的听觉、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笔者试从音乐基本技能(包括包括感受能力、鉴别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出发,就小学生音乐能力培养作一个阐述。  相似文献   

19.
校外音乐实践活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注重的是学生参加校外学习音乐的过程,学习的主观愿望,学习的方法。笔者在校外音乐实践活动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一、在“欣赏”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是从听开始的,但听的活动并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它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主动地探求。如在第九册《我的祖国》、第十册《乌苏里船歌》等歌欣赏之前,我请同学们查阅有关电影《上甘岭》、赫哲族等的…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人们情感,并极易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因此,教师应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之中,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音乐实践,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