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璇 《小学生》2022,(10):94-96
识字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小学低学段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通过识字写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低学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在字词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低学段学生的这一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培养、训练。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低学段字词教学中形象思维训练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小学低学段(12年级)语文教学提出的目标之一:"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重视写话的训练和培养。写话就是低学段语文的作文教学,旨在为中高学段的习作奠定基础。而看图是写话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看图写话教  相似文献   

3.
识字是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1》在识字方面对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了明确的学段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相似文献   

4.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综合与实践”内容相较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较大改动,主要表现为:学段划分更细,加强了学段衔接;进一步阐释、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与要求;分为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两类。研究者建议根据内容要求调整、充实内容;拓展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形式;在第三学段适当增加项目式学习。  相似文献   

5.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明确指出,"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学习2011版《课标》,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非常强调发展儿童想象能力。课程总目标指出要引导儿童“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第一学段教学要求儿童“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教学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教学要求儿童“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也极为重视想象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7.
娄红霞 《小学生》2011,(6):70-70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写话训练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中主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写作训练打好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对写话训练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的“学业质量”部分,既对学业质量内涵进行了界定,也采用分学段描述形式,从识字与写字、表达与交流、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包括跨学科学习)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描述。学业质量标准比学段要求的标准低,学业质量标准表述的层次没有学段要求表述的层次清晰,学业质量标准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的出台,对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教师要以任务驱动教学,更加重视探究性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0.
统编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无论哪一个学段,都通过隐性的语文要素力求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形成了一个统整的言语训练系统。小学低年段是识字写字最为关键的时期,教师要用儿童感兴趣的语言有效落实识字写字教学目标,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本文以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乌鸦喝水》一课为例,探寻在语文要素指引下的小学低年段识字写字"童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同时分三个学段提出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如何搞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之下将九年义务教育按年级划分四个学段,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第一学段的写作称为写话,二三学段的写作称为习作。无论是写话还是习作对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实的小学语文习作弊端颇多,学生写作现状差强人意。笔者根据小学实习经验对小学语文习作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小学语文习作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国10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11套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出版了A版、S版两套),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写作是学生综合运用文字的能力表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1~2年级学段,写作能力的培养着重在于写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具体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中指出:"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统计与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从小学第一册起就安排了相关学习的内容,并对各学段的内容标准作了具体的说明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祖国优秀文化传承的“活化石”,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在第一学段就接触到浅显的古诗,从四年级开始接触寓言类文言文小故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三个学段都提到了“诵读”,可见小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在于“记诵积累”。  相似文献   

17.
<正>在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形近字一直是孩子们书写、认读的难点,也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头痛不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究形近字辨析的教学策略。一、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材分析与研究背景识字写字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思维能力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思维能力展开,同时,有效的语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力的发展,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课后习题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学段教学要求而设计的,是单元语文要素的文本化体现。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以及"想想做做"1~4题。教材简析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20.
本轮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和综合性学习各分项内容编制中,变革最大的是拼音与识字部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目前,全国10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11套小学语文教材。下面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以下简称“语文版”)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四套教科书为例,分析一年级拼音与识字部分内容的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