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3 毫秒
1.
省级图书馆家谱文献的抢救性调查搜集与研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是一种特殊文献资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但有史以来私人家谱概不外传,加上历代天灾人祸对家谱文献的破坏,得以幸存的家谱极少,以致省级图书馆此类资源严重匮乏。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家谱文献进行抢救性调查搜集并进行研究开发,使之为经济建设及弘扬民族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新安潘氏宗谱》的造伪情况及原因,并就此提出对家谱文献的看法,认为家谱的作伪现象是存在的,因而不能笼统地肯定其文献价值,应区别其真伪;但也不能片面地予以否定,即使作伪的家谱,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可以提高家谱文献保存和编研,是今后家谱文献资源建设的趋势。目前我国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一般通过建立网络、编研数据库等形式,存在分散进行、规范不统一、开发层次较低等不足,为此,需要准确定位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特色、加快相关工具软件开发、拓展家谱信息来源、逐步推进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市场化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中国家谱总目》的著录实践,从家谱文献内容及其著录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准确著录此类文献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家谱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献价值,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家谱文献资源的征集与采访,推动家谱资源数字化与共享,实现家谱文献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孔子世家谱》的姓氏源流、编纂体例述介之外,亦阐明了孔氏家谱所具有的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孔氏家谱保存的丰富的资料,可供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人口学、地方志等诸多学科的学术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7.
近三十年来,家谱兴修繁荣。新修家谱与古代及民国的老家谱相比,在装帧形式、编纂内容和表达手段上进步显著。新家谱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但也有相当大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家谱是一种重要而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文章探讨了家谱文献的价值,指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家谱的征集和开发,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三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由于重视地方文献征集与开发利用,并将征集家谱作为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内容,武进图书馆现已成为武进地区的谱牒信息中心、家谱收藏中心、学术研究中心.重点介绍了武进图书馆收藏与开发家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开发家谱资源 服务当今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是与正史、方志同等重要的史类文献,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重视、开发、利用家谱文化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冯定雄 《档案学研究》2017,31(3):123-133
新发现的舟山展茅史氏家族土地买卖契约,为研究清代舟山地区的土地买卖及东部海岛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民间生活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这批契约文书集中反映了康、雍、乾三朝展茅的社会状况,每次买卖数量很小,属于典型的小农买卖,买卖反映出展茅农民生活困苦。契约中反映的土地价格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很难从中找出规律性信息,但它们却能明显体现出当时的宗族文化。契约文书种类繁多,与明清时期浙江以契约方式确定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及其转移的普遍盛行方式相吻合。契约文书反映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依赖是田地和农业,反映出舟山居民的农业生活特征。  相似文献   

12.
张廷银  石剑 《图书与情报》2007,(1):113-115,122
家谱所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和学术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提供寻根依据、增进民族团结,也可以在人口研究、移民研究、社会结构研究、宗族制度研究、家庭生活研究、社区研究以及文学研究等方面,提供有用的资料。但其中所存在的攀附名人、假托作伪情形也不少。因此,我们既要充分开发利用,又要谨慎辨析。  相似文献   

13.
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续编》所收录《焦守吉墓志铭》,尚未有学者加以关注。此方墓志所记,为墓主焦守吉自北宋太祖至真宗时期的履历。焦守吉长期作为天子使节,视军政、察边事,为宋代走马承受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可以补充相关史料记载之缺失。此外,墓志铭中所反映的焦氏家族世系,与《宋史》等传世文献记载均相左,对焦氏家族世系缺环的弥补,可以深化我们对宋代武将与皇室联姻升行问题的认知。墓志铭中的纪年问题,政治上颇为敏感,背后亦隐含了焦氏家族对宋太祖、太宗之间皇位更迭的一种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应重视家谱的收集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海明 《图书馆论坛》2001,21(6):88-90,101
针对家谱的起源、收藏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新时期收集和利用家谱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收集和利用家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元故河东廉访转运司奏差王公墓志铭现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该志此前未见著录。由志文可知,王进所出之家族本女真完颜氏,因受汉风浸染,故又有王姓之称。至早于金世宗统治时期,王氏家族始授华州郑县罗文寨猛安,并世镇此地。志主王进(完颜忽察席),生于金宣宗贞祐三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卒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值时局动荡,王进年方七龄便同父祖相失,出于规避兵乱、护佑自身周全等考量,王进随其母刘氏徙迁山西,壮岁归附蒙古,从军征伐,屡立战功,后改隶民籍,再授职官,是由金入元的北方汉官典型。因史料阙如,目前学界对王进及其家族一无所知,墓志所载王进民族、家世、生平及金代史事丰富,可印证、补充传世文献。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3):130-133
就基层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提出引入“寄存制度”,改善珍贵古籍的保护条件;突出珍贵地方史料的保护,将民国早期文献定为古籍四级,同时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出版,有利于地方珍贵史料的抢救和保护以及采用“缩微技术”复制、抢救古籍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献与文件在产生源头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古代,文献是指以书籍和文书为主体的一切历史性的文字材料.所有的一次文献都是原始文件,但并非所有的文件都是文献.这一结论是从对文献、文件的概念进行分析而得出的.而文献与文件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是记录型信息源.  相似文献   

18.
浅谈网络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地方文献资源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密切,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网络地方文献资源,已成为地方文献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主要论述了网络地方文献资源的特点,网络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服务方式,以及网络地方文献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奏议文书从唐前期通行的表、状、笺、启、牒、辞六种文书形态逐步扩充、分化,具体表现在书、奏日益兴起,与启、辞的上奏功能不断混合,状、启、书三类奏议文书兼具"公""私"性质,成为官僚士人阶层在制度内外彰显政治诉求的重要面向。从内容与功能角度,可将奏议文书划分为表状类、议类与疏类三种类型。一方面,三类奏议文书维持了较为稳定的书写程式与结构;另一方面,三种具有不同属性的奏议文书在各具职能的同时,又都与唐代的政治形势与制度转型相配合。  相似文献   

20.
浅淡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是一批非常重要的文献,其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但是,由于民国时期的造纸状况和现代人对民国文献保护的意识不强,造成了民国文献的酸化和老化损毁状况极为严重。因此,加强对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为民国文献的保护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