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专家王教授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十多年前,王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十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还讲到他被很多大型公司视为“人才伯乐”的原因,就是应用了这个结论。在受托为某公司招聘人才时,他总会让那些应聘者莫名其妙地选座位。教授总结说:“其实,那些应聘者知识实力相差无几,我哪里知道谁是千里马,我不过知道谁爱坐前排罢了。”  相似文献   

2.
[文题]12年前,一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在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2年后,教授公布他的调查结果:爱坐在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凡事不是说一定要做得最好、站在最前、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定要有勇气,永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前,教育专家王教授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了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十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还讲到他被很多大型公司视为“人才伯乐”的原因,就是应用了这个结论。王教授受托为某公司招聘人才时,总会让那些应聘者莫名其妙地选座位。教授总结说:“其实,那些应聘者知识实力相差无几,我哪里知道谁是千里马,我不…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教育专家王教授做过这样一项实验。10多年前,王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教育专家王教授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十多年前,王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了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十年后,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教育专家王教授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十多年前,王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了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捧,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十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还讲到他被很多大型公司视为"人才伯乐"的原因,就是  相似文献   

7.
<正>提到合作学习,很多教师首先会想到学生坐成团,围成圈,变个人朗读为集体表演,学生相互合作,一团和气,有时一个人能做的事也让大家"合作"一回。在这肤浅的合作中,有的学生逐渐产生了惰性,失去了自我。听课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教师一要求学生小组讨论,顿时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学生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  相似文献   

8.
误区之一:让近视眼的学生坐前排。在学校,教师往往把近视的学生安排在前排就座,近视学生往往也有此要求,故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近视的学生坐前排并不好。因为我们看5米以外的物像,眼睛不需要调节就可以看得清楚,此时调节眼睛的肌肉是松弛的;然而,在看5米以内的物像时,调节眼睛的肌肉就需要收缩了,且距离愈近的物像,调节肌愈增加收缩  相似文献   

9.
误区之一:让近视眼的学生坐前排。在学校,教师往往把近视的学生安排在前排就座,近视学生往往也有此要求,故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近视的学生坐前排并不好。因为我们看5米以外的物象,眼睛不需要调节就可以看得清楚,此时调节眼睛的肌肉是松弛的;然而,在看5米以内的物象时,调节眼睛的肌肉就需要收缩了,且距离愈近的物象,调节肌愈增加收缩程度。由此可见,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其  相似文献   

10.
杨伯明 《政治课教学》2015,(Z1):116-119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有一个"永远要坐前排"的典故,"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现实生活当中,呈现较多的确是"后排现象":开会、讲座人们习惯于坐后排;教师习惯于将学习成绩差或表现差的学生安排在教室后排……在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后排现象":在身体练习中,许多学生喜欢排在队伍后面,自觉或不自觉地"甘为"人后,默默充当看客。"前排"和"后  相似文献   

11.
误区之一:让近视眼的学生坐前排。在学校,教师往往把近视的学生安一排在前排就座,近视学生往往也有此要求,故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近视的学生坐前排并不好。因为我们看5米以外的物象,眼睛不需要调节就可以看得清楚,此时调节眼睛的肌肉是松驰的;然而,在看5米以内的物象时,调节眼睛的肌肉就需要收缩了,且距离愈近的物象,调节肌愈增加收缩强度。由此可见,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其调节眼睛肌肉就不如前排学生紧张。而把近视学生安排在离黑板太近的前排,其眼肌经常处  相似文献   

12.
《广东第二课堂》2010,(7):79-79
我工作的那所学校在郊区,学校通往城里的公交车总是很挤。有一次我和一名学生进城,上车的时候,车里的人很少,学生却一定要拉我到最后一排去坐,我很诧异,问她说:“前面有位置,为什么我们要坐最后呢?”她悄悄地对我说:“这趟车人特多,我敢保证,我们坐在前排的话,迟早都要站起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后来的一天,我和一位叫汉克的英国留学生去办事,也坐公交车,大概要坐三站路,很近。我上车后准备坐前排,但是汉克拉着我就坐到后排去了。  相似文献   

13.
从后排坐起     
<正>我工作的学校在郊区,略微有些偏僻,学校通往城里的公交车不是特别好坐,总是很挤。有一次我和一名学生进城,上车的时候,车上人很少,学生却一定要拉我到最后一排去坐,我很诧异,便问她:"前面有位置,为什么我们要坐最后呢?"她俏皮地眨着眼睛,悄悄地对我说:"这趟车人特多,我敢保证,我们坐在前排,迟早都是要站起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坐后排,就  相似文献   

14.
一、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使之喜爱数学 怎样才能使低段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呢?首先要抓住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去体会、去思考,从而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一次,全校学生要开庆祝会,我便把学校要求告诉学生。如果每班按三列纵队坐,我们班每列坐几人?学生你一句,我一言,有的说用除法计算,有的问该怎样除。计算遇到困难,学生很着急。这时,我笑着对学生说:“明天我们就要学习除法计算了。”  相似文献   

15.
她是汤普森夫人。开学的第一天,她在学生们面前说了个谎。她看着她的学生,说她会平等地爱班里的每一位同学。但这是不可能的,那是因为在前排坐的一个小男孩,他叫泰迪.斯托达德。汤普森夫人上一年就留意过这个孩  相似文献   

16.
也说排座位     
一、你争我论都有理李某:老师,我妈妈要我坐第一排。我坐在后边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张某:我坐在后边听不清楚,希望坐到前边。刘某:老师,我爸爸要我坐在第二排,因为坐第一排吃粉笔灰。武某:我也想坐第二排,最好是靠近窗户的,行吗?老师(惊讶):我刚才粗略统计了一下,发现有11个同学要坐第一排,有16个同学要坐第二排。可是大家知道,第一排只有8个座位,第二排也只有8个座位,怎么办呢?牛某:让学生自己挑座位肯定不行啦。纪律委员:老师,以前的座位都是由班主任安排的,你也按老规矩安排算啦。老师:由我安排,个别人不服气,也不好。新学年快开始的时候,学校决定让我当六(3)班的班主任。消息传开后,就有八九个家长提着礼物到我家探访,他们除了要求我加强对其子女的管教外,还要求我给其子女调整座位,有的要求调到前排坐,有的要求从第一排退到第二排,有的声称不与纪律差的同桌,有的则希望与成绩好的同座……家长们对子女的座位如此关注,使我认识到这事非同小可,于是决定让同学们讨论,一者要保证公平,二者也让大家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一上讲台就宣布讨论座位安排。同学们对我还有些陌生,都静悄悄地不好意思开口。于是我就让大家先...  相似文献   

17.
误区之一:让近视眼的学生坐前排。在学校,教师往往把近现的学生安排在前排就座,近视学生往往也有此要求,事实上,近视的学生坐前排并不好。因为我们看5米以外的物象,眼睛不需要调节就可以看得清楚,此时调节眼睛的肌肉是松驰的。然而,在看5米以内的物象时,调节眼睛的肌肉就需要收缩了,且距离愈近的物象,调节肌愈增加收缩强度。由此可见,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其调节眼睛的肌肉就不如前排学生紧张。而把近视学生安排在离黑板太近的前排,其眼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不仅不利于纠正近视,还会进一步加深近视。正确的做法是:把近视学…  相似文献   

18.
卫生检查之后,学校开了一个总结会,要求各班主任要与学校要求保持一致,听从指挥,比如教室的卫生:要做到地面干净,桌椅整齐。 我能做到地面干净,但始终无法做到桌椅整齐,为什么? 教室内的黑板总是向不同的方向反光,前排两侧的同学常常因黑板的反光看不清楚,我多次向学校反映这个问题,但学校领导说:都这样,几十年的问题了,也算不得什么问题。你让学生们轮换着去看不到黑板的地方坐一坐得了。 我有点生气:老问题就不是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学生们轮换着坐就能看到黑板? 学校里不能解决这个“百年问题”,但我觉得我对此不能麻木,因为…  相似文献   

19.
卫生检查之后,学校开了一个总结会,要求各班主任与学校保持一致,听从指挥,比如教室的卫生要做到地面干静,桌椅整齐。我能做到地面干静,但无法做到桌椅整齐。为什么?教室内的黑板总是向不同的方向反光,前排两侧的学生常常因反光看不清楚。我多次反映这个问题,但学校说:都这样,几十年了,也算不得什么问题。你让学生们轮换着在反光地方坐一坐得了。我有点生气:老问题就不是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学生们轮换着坐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吗?学校不能解决这个“多年问题”,但我不能麻木,因为我能看见看不到黑板的学生的那种焦急和无奈。于是对学…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请以“我与空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