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如果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也许他不会成为今天的马加爵;如果给予足够的心灵慰籍,也许他能在旅途的坎坷中奋勇前进;如果多灌输一些文明教化,也许他能在灵魂的峻峰高高矗立。丧钟已为马加爵敲响,那么警钟为谁而鸣?这是一个需要沟通的时代,这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这是一个呼唤人格完善的时代。给心灵留一扇窗,吸纳新鲜空气,沫浴灿烂阳光。多一些理智和关怀,少一点冲动和责备,生活中的些许晦涩就会逐渐淡漠。“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但愿普法教育活动如润物好雨,持久而细腻地滋润同学们的心田,孕育出法制之花。  相似文献   

2.
"理性的大脑,感性的心灵",方靖阳喜欢与人分享这句话。在别人看来,高中生个个都忙得天昏地暗,但方靖阳依然过得有些潇洒。感性地欣赏眼前风景、理性地规划未来,是他的人生态度。打小,方靖阳就不是一个只在书本、教室里"跑马圈地"的人。他曾在报社当小记者,校外的实践活动更没少参加。此外,他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既能主持、表演,又会弹吉它、吹口琴。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正>现在国家层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具体到中小学层面,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呢?首先得说,当下有习惯性教育思维的人不在少数,好像教传统文化的人只能是专业教师。其实学校每个教师都应该、也可以教这门课。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把文化所呈现的样式分门别类,然后专业化。现代社会把"人"四分五裂,比如这部分是情感的,这部分是理智的;这是感性的,这是理性的。其实人既有理性的方面,又有感性和直觉的方面;既有情感的需要,又有其他方面的需要。人是一个整体,做人的道理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刘蒙 《内蒙古教育》2012,(14):62-63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如果一个人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什么事情,他就是没有纪律也会经常去做的;所谓有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一个人能做自己所不喜欢却是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自觉自愿,无一点埋怨、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或是得到什么报偿,这就是一种自觉的纪律,一种美的行为,音乐课堂需要这样自觉的纪律,这种美的行为。那么,究竟如何让音乐课拥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如果一个人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什么事情,他就是没有纪律也会经常去做的;所谓有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一个人能做自己所不喜欢却是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自觉自愿,无一点埋怨,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或是得到什么补偿,这就是一种自觉的、崇尚美的行为,音乐课堂需要这样行为.那么究竟如何让音乐课拥有良好的课堂常规呢?  相似文献   

6.
对于技校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呢?大多数技校学生到技校来的目的只是将其作为找工作的跳板。如果对这样的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只侧重一些能力的开发、兴趣的培养,往往只会表面上搞得热热闹闹,而实际效果却不甚明显或不能持久。关键还是要从狠抓责任心、自尊心、上进心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入手,这应该是技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技校学生的行为准则多是感性多于理性,情感多于理智。对于逐步走向成熟,思想渐趋定型的学生,应该更多地促使其向理性化发展,应该使他们学会用理性约束要求自己,明白应该做什么,就全力以赴将其做…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做到数学课堂教学以兴趣为先导。我们所要做得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使其对于学习数学的有趣性有一个感性的认知,那么学生们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驱动力,有了这种积极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教师灌输知识到学生主动吸收知识,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质飞跃。是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时常听到这句话,也时常说到这句话,却很少思考如何利用好这句话,这是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症结所在,其实只要我们多去想想这句话,多围绕这句话揭示的道理下功夫研究教材教法,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到合适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理性和感性两种。理性包括理智、抽象、意志、知性等;感性包括情感、直觉、形象、想象、灵性等。只有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从中学学科的设置看,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多倾向于感性,而数学、物理、化学等则更多地体现出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符合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如果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能够多一点生活去点缀,那么课堂教学将会呈现出别样精彩,而且这精彩多半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生活点缀语文课堂需要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优质均衡,让我们教育设施不断得到比较理想的优化,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这些设施来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从目前的教学设施和条件而言,现代教育媒体可以成为让生活去点缀语文课堂的丰富空间。而SMART技术恰  相似文献   

10.
他说请你在白色大楼等我! 我从未见过这个叫解海龙的人。于是想象一个人如果用照相机推动了一个撼天动地的运动,如果他去贴近我们从未见过的最卑微的乡村孩子,如果他放着那么多烹油烈火,声色犬马的所谓大事不做,经年累月地在山里拍摄可怜的孩子,普通的乡村教师和破败的学校,他应该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1.
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之一就是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的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像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校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做一个战士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  相似文献   

13.
做一个战士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  相似文献   

14.
1.善学:善于从书本中、工作中、生活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2.勤奋:对待工作和学习能不懈地努力。3.谦逊:一个谦逊的人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并能找到努力的方向。4.诚信:诚实地对待别人,别人才会诚实地对待你;你讲信誉,别人才会相信你。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会受益终生。5.理智:当你能理智地对待令你愤怒的事情,你便会减少许多后悔的决定。6.理性:该你决定大事的时候,不要感情用事,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7.理解:学会理解别人,你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8.谅解:这是一种换位思考,只要你去尝试,就会发现,你原来不理解的东西现在能够理解了。9.…  相似文献   

15.
正一、没有适度的警示、惩戒不利于人格的完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作为自然生命体,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有意识的单个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作为社会化的人,则是个性与社会文化规范的统一。既保留着人类本能欲望和需要的丰富性,又能能动、和谐地适应社会价值尺度和文化规范(伦理、道德、法规、法律等)的要求。教育义不容辞地担当着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使命。如果一个人的个性不能保持独立、完整,被强大的社会规范所湮没,那么他就将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习惯呢?习惯就是一个人在长期生活中养成的、无法轻易改变的行为倾向。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思想主导的,而习惯就是具体化的行为。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他成就一番事业,因此才有"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虽然这句话有点绝对,但是也不无道理,好的习惯能让人受益终生。那么,如何帮助小学寄宿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这就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友谊     
亚里士多德曾说:“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没有比这句话更把真理和谬误混为一谈的了。如果一个人脱离社会,甘愿遁入山林与野兽为伴,这也许表明他的确有几分兽性,那么在他身上恐怕是不能找到什么神性的。除非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到社会之外去寻求一种更高尚的生活,就像古代克里特的诗人埃辟门笛斯、罗马传奇性的皇帝诺曼、哲学家埃辟格拉斯、毕达哥拉斯的信徒阿波罗尼斯。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能力”。所谓语感能力,实质上是一种以感性形态为表征的、潜伏着逻辑理智因素积淀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领悟和意会能力。其基本特征主要有: 1.直觉性。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便是直觉。他认为直觉能自然而然地识别和理解句子、创造和生成句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意会体悟能力。比如,投有学过修辞知识的人,可根据生活经验和语言符号暗示出的形  相似文献   

19.
本期格言     
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陈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我很早就听说,并且一直坚信不疑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因为很多人都曾经这么告诉我。但是后来,我终于知道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只是在《资本论》的序言中引用了它。直到最近,我忽然不再那么相信这句话了,因为我看到了另外一句话:“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这句话是一个小人物说的,不那么豪壮,也没有显出多大的智慧,但却更实在,也更适合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他讲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做人是有成本的,要降低成本,还是应该多听听别人的话——但…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的道德伦理思想认为道德是真正的生命,是活泼灵敏的,是人生命的自觉。他在《人心与人生》一书中,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本能、理智、理性三个层次。其中,理性是人心的主宰,而本能、理智都是工具与手段。人心实现生活的艺术化。通过生活的艺术化可以在社会中培养一种新的风气,一种新的风俗,从而涵养德性。这便是教育的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