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电视专题片音响的运用是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表现电视专题片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电视片音响运用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电视专题片音响除同期录音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音响对画面中事物的艺术作用,拓展其受众听觉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育专题片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专题片中必不可少的是片中的解说词,解说词作为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对画面具有补充协调作用,能升华主题、引发观众深思和联想。对拍摄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写好解说词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专题片制作中,巧妙运用EDIUS4非线性编辑系统软件,对电视专题片的音频、视频灵活处理,制作成AVI、RM、MPEG-1、MPEG-2等多种格式的电视专题片,更好地运用于网络视频教学和其他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细节摄神     
胡忠伟 《阅读》2012,(11):21-23
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有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写文章也是如此。细节描写,是叙事作品中描绘人事物态、凸显人物性格、推动事件发展、渲染社会环境、描摹自然景物、烘托故事背景的常用手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事物理的神韵和内涵,这就是细节摄神法。著名作家贾平凹指出:"文学细节,实际是人物与人物的微小差异。着眼于细微处,而传达人物差异处,  相似文献   

5.
从《传奇故事》的成功看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故事化成为电视新闻表述的一种趋势,以《传奇故事》为例,电视新闻故事化有三个原因:追求电视语言的回归,媒体竞争的结果以及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讲故事采取设置悬念、刻画细节配上精彩解说等技巧来吸引观众,但无论如何,真实性是新闻故事化不可逾越的底线。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7.
杜晓英 《职大学报》2009,(1):107-108
在小说创作中,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丰富故事情节、突出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文学大师鲁迅的小说中,充满了大量像生活一样真实、鲜明、典型的细节描写,它们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巨大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专题片的解说中 ,只有达到了“有我”与“无我”的有机相融 ,才能进一步地达到“求真”与“求美”的完美相融 ,从而使得专题片与解说互为表里 ,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论诗三题     
细节是细腻地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它起到生动反映事物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细节通常运用在小说和戏剧中,诗歌中也时有运用。阿·托尔斯泰说:“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小说中善于刻画细节,善于从人物的日常生活形态中选择和提炼富有特征的细节,来突出所描摹人物的性格特征.它们和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血肉相关.鲁迅小说中那特有的细节描写,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生命的艺术形象、特殊构成的情节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场面氛围.  相似文献   

11.
现行中学外语教学的模式总体上尚未摆脱语法、释译和操练的旧框框,大学课程所开设的听力课、口语课和电视课几乎都是各自为战,互不相干。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把这三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称为视、听、说立体化英语教学。即电视课也不再是随便挑个片子让学生看,而是听包含了说,说也包含了听。听力材料同时也是口语材料,电视录像材料又是训练听力和口语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日本影片《入殓师》是一部包含了日本元素的电影,电影本身体现了现代人在精神困惑中通过回归而找到自我的过程。影片巧妙地把日本社会蕴含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以及传统的审美通过细节和唯美的情节向观众展示了一副美妙的画卷。它所蕴含的日本文化因素值得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细节在电视体育片中的运用,是烘托丰富和渲染主题的重要手段,也是电视体育工作必须掌握的一种实践技巧。充分地运用细节,将达到电视片本身难以体现的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时下理论界虽然对电视剧的性质、艺术归属、美学特征等诸多问题仍在争论不休,但是谁也不会否认,与同源的电影比较起来,电视剧更具有故事性、通俗性和大众化的特点。这些特点注定了人物形象塑造在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电视剧必须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推演,展现社会风貌,体现时代精神;同时,通过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向观众展现人物性格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观众获得审美享受。任何艺术作品所产生的认识功能对于接受者来说都是一次性的,只有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审美力量对于接受者来说才是永恒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如何塑造好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是关乎一部电视剧成败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电视剧的制作数量虽然有增无减,但是真正能够吸引  相似文献   

15.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作者在继承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基础上,在人物性格、结构设置、叙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辛颖 《职大学报》2010,(1):72-73
本文从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三种对照方式在塑造人物是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好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都不是单一色调的,都是非常复杂的对立统一。人物性格的对照人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不同人物性格之间的对照;二是同一人物的性表象与性格本质的对照;三是人物性格内部中两种对立性格因素的对照。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受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1)电视是受众获取奥运相关信息的首选媒体;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各观众群体都表现出积极踊跃的收视兴趣,呈现出全面的收视盛况;3)观众观看奥运会的最大需求是赛事信息和比赛过程;4)受众在收视过程中表现出对我国的优势项目和三大球项目关注程度高、受体育明星的影响较大、男性、年轻、中高学历观众收视增长突出、心态更加开放、对奥运明星的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在收视中获得温暖的情感体验等特点;5)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受众的需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18.
小说《梦珂》是丁玲女性小说的开山之作。长久以来,研究《梦珂》的文章大都侧重作品的结构布局、人物性格、写作背景、思想主旨等方面的考究。本文从词汇角度出发对其创作特色加以探究,并认为这是一部匠心独具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机以迅猛的速度进入每一个家庭。以它独特的传播方式与人们结成难以分离的关系,控制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和精神方式。各种调查统计表明,电视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文化选择。它为每个人提供了所能学到的全部知识。人们生活在无所不在的电视文化网中。而中小学生又是电视最热心、最忠实的观众。一位学生在作文中称电视是他“生活,人生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外电视体育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 体育节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观众的广泛欢迎,大型体育赛事对体育节目的收视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中外电视体育市场发展都呈现了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举办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年份体育节目收视状况要优于其它的年份.不同国家地区的电视体育市场有较大的差异,显示了文化和传统的差异对体育节目收视影响.足球节目在欧洲、南美和亚洲地区足球节目的收视率占有绝对优势地位,F1赛车是欧洲观众除足球外最喜欢的体育赛事;冬季运动在北欧、东欧、北美等气候寒冷的地区收到了欢迎,俄罗斯、美国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有着优良的体育传统,观众的收视习惯具有"本土化"的特征,收视行为较少受到世界大赛的影响.足球节目在我国较受欢迎,但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世界顶级大赛对我国观众收视行为有巨大的影响,说明我国电视体育市场发展缺少本土品牌赛事的支撑,打造高水平体育赛事是发展我国电视体育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