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董亚巍 《收藏》2008,(1):132-135
中国铜镜的铸造技术始终与当时社会的科技发展密不可分。在齐家文化前至春秋约2000年的时间里,其发展十分缓慢,属于摸索阶段,形制没定型、合金不稳定。从战国早期开始,中国铜镜的形制开始定型,形成了内凹式镜缘、三弦钮、底纹上叠压主纹,合金也以含锡量23%为主流工艺。  相似文献   

2.
李建廷 《收藏》2009,(10):97-97
古代铜镜的制作到了宋代,由于好古风气的流行,铜镜的形制有了更加丰富的变化,鼎形镜就是其中令人瞩目的镜种。笔者藏镜300面有余,唯独对此鼎形镜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3.
古代铜镜的制作到了宋代,由于好古风气的流行,使得铜镜的形制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鼎形镜就是其中令人瞩目的镜种。笔者藏镜三百余面,唯独对此鼎形镜情有独钟,爱不释手。前年,经著名的天津泉镜斋主人赵春安先生的惠让,  相似文献   

4.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在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特殊而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早在弥生时代,中国汉镜传入日本,北九洲出土汉代、三国制造的铜镜达300多面。据《三国志》记载:景初二年(238年)六月,魏明帝曹睿赠送日本女王卑弥呼的物品中有"铜镜百枚",对日本的制镜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日本从仿制中国铜镜到日臻完美的"和镜"形成,并于桃山、江户时期以商贸方式销往中国。精湛的工艺,似锦如画的纹饰,赢得了中国市场,使中国制镜作坊纷纷仿制,一时形成了日本式铜镜在中国尤其是东南沿海区域流传。日本式铜镜国内媒体介绍甚少,特刊发此文以飨读者。本文介绍的日本式镜,究竟是日本镜,还是仿日镜,还需作进一步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5.
王长启 《收藏》2011,(3):136-137
镜是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在古代是以铜为质铸造镜。据考占发掘资料记载甘肃广河坪曾出土一面铜素面镜,应属齐家文化时期,可以说是目前时代最早铜镜之一,也可以说齐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铜镜。商周时期以来人们使用铜镜逐渐普遍,铜镜上的纹饰内容也丰富多彩,多是反映当时社会的文化与风俗。  相似文献   

6.
汉镜撷英     
吴伟忠 《收藏》2013,(5):100-103
新莽至东汉时期的铜镜制作很精致,是两汉时期铜镜发展的高峰,铜镜纹饰更为复杂多变,有规矩纹、神仙乌兽纹、四神纹、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等,其中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多饰于镜缘上。这个时期,铜镜上的花纹以单线勾勒轮廓为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纤细,繁缛,流畅生动。东汉中期以后,神兽镜、画像镜、龙虎镜等镜种出现,由于采用浮雕式技法,使得主体纹饰隆起突出,较之以前采用线条法装饰的纹样更为形象生动,开创了后代铜镜高圆浮雕的制作手法。其主体纹饰采用浮雕式技法,标志着中国铜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铜镜按形式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画像镜三种。高浮雕技法的采用,使神、禽、兽的形态更为活灵活现。纹饰构思也多样化,如神兽镜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展现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仙世界。禽兽镜则  相似文献   

7.
汉镜撷英     
尹钊  刁海军  王红艳  张继超 《收藏》2013,(3):100-103
新莽至东汉时期的铜镜制作很精致,是两汉时期铜镜发展的高峰,铜镜纹饰更为复杂多变,有规矩纹、神仙乌兽纹、四神纹、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等,其中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多饰于镜缘上。这个时期,铜镜上的花纹以单线勾勒轮廓为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纤细,繁缛,流畅生动。东汉中期以后,神兽镜、画像镜、龙虎镜等镜种出现,由于采用浮雕式技法,使得主体纹饰隆起突出,较之以前采用线条法装饰的纹样更为形象生动,开创了后代铜镜高圆浮雕的制作手法。其主体纹饰采用浮雕式技法,标志着中国铜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铜镜按形式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画像镜三种。高浮雕技法的采用,使神、禽、兽的形态更为活灵活现。纹饰构思也多样化,如神兽镜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展现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仙世界。  相似文献   

8.
清镜余辉     
德立 《收藏》2011,(2):115-119
铜镜春秋时代起,其形制、风格与纹饰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推陈出新。清朝前期,在沿袭明代铸镜的基础上,民间铜镜的铸造不时创新,有它自己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此后锐不可挡的新型玻璃镜悄然传入,最终无情地取代了铜镜。清代铜镜的流传状况清代铜镜的装饰大多仍以吉祥纹、吉祥铭为主,反映了当时人们祈求子孙繁昌、安居乐业、健康长寿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桂立新 《中国收藏》2020,(11):146-149
汉代铜镜因其产生的年代,承继了由强秦开创的中国大一统封建制度,加之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因此与战国镜和隋唐镜共同形成了铜镜发展的三个高峰。汉镜承上启下,存世数量颇丰,文化精品亦多,历来是收藏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苏强 《收藏》2013,(9):112-129
铜镜是古人照容的用具。根据考古资料,我国铜镜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经过商、西周、春秋的发展,在战国时期发展成熟。汉、唐时期,我国铜镜在制作工艺和艺术性上发展到繁荣和鼎盛。之后,铜镜的艺术性逐渐降低,实用性增强,至清代逐渐被玻璃镜取代。铜镜虽然只是日常生活用具,但它却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铸镜工匠将多种  相似文献   

11.
李建廷 《收藏》2010,(10):81-82
在种类繁多、铸造精美的战国铜镜中,镂空复合镜以其独特的形制、瑰丽的纹饰、精湛的铸造技术和高超的复合工艺而成为战国镜中之翘楚。所谓复合镜,是指镜面和镜背经分别铸造后合成。而所谓镂空是指镜背上的纹饰是镂空的,是战国复合镜的镜背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杨玉彬 《收藏》2008,(3):117-123
唐代是我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一个标新立异、开拓进取、硕果累累的时代。唐镜构图极妍尽美,题材清新活泼,形制丰富多变,铸造精巧别致,是大唐帝国社会繁荣富足、文化高度发达、艺术创新空前活跃的见证。对鸟镜是唐镜中最为常见的一类,代表了唐代铜镜高超的工艺水平,历来为公私藏家和镜学研究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13.
张孜江 《收藏界》2010,(6):116-120
青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朵奇葩,它萌芽于夏商,兴于战国,盛于汉唐,而衰于宋元。镜背的图案纹饰,内容非常丰富,种类繁多,包罗万象。汉唐铜镜,不论形制、工艺、纹饰都达到了青铜镜发展的又一高峰。四川博物院藏有部分历代各式铜镜,此篇按时代先后,  相似文献   

14.
庞文龙 《收藏》2010,(8):98-99
铜镜在我国古代文献史籍中常被称为鉴。鉴即盛水的盆子,上古时期,人们用它来鉴容。《楚辞·九辩》:“今修饰面窥镜兮。”已明确称作镜,并指出了它妆饰整容的用途。到了宋代,铜镜又被称作照子。此期,在镜背装饰上还出现了一批独具风采的人物故事题材。岐山县博物馆收藏的宋代柳毅传书故事镜和金代许由洗耳故事镜便是这类题材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殷生岳 《收藏》2009,(6):88-88
唐代以后,铜镜上常有制作者款识。明代出现一种圆柱形平面钮素镜,钮平面上铸有工匠姓名,称印钮镜。这种镜子目前在收藏品市场上比较常见。本人作为铜镜收藏入门尝试,专收这一类题材的镜子。  相似文献   

16.
李喜萍  贺翔  王焕玲 《收藏》2016,(5):114-129
正铜镜作为古人用于照颜饰容之具,器形虽小,却应用广泛,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青铜器。西安古称长安,是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建都之地,而中国铜镜的发展演变正是以战国、汉、唐为三大高峰,所以长安铜镜具有时代的典范意义。西安博物院于2015年夏季举办"清冶铜华光耀长安——西安博物院藏铜镜精品展",精选馆藏铜镜百余面,首次向公众展示长安铜镜的异彩华章。让  相似文献   

17.
冯飞龙 《收藏》2007,(4):102-103
据考古资料,中国铜镜最早出现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最晚至清末被玻璃镜替代,铜镜相伴人类走过了4000多年的历程。铜镜制作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史不可缺少的内容,理当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值得深入研究。大量留存下来的各时期铜镜,其形制、纹饰、铭文所带来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五月五日镜     
宋皓 《收藏》2010,(5):166-167
2010年嘉德春拍铜镜专场推出了一面形制少见的八角形五岳镜,铜镜白光耀眼,主区纹饰为4座山峰,其上有四字铭文:“五月五日”。 铜镜的铸造在唐代达到了繁花似锦、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众多的唐镜名品中,五月五日铭文镜有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孙立谋 《收藏界》2014,(10):108-1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化,如藏族使用藏文,蒙古族使用蒙文,新疆少数民族使用回文,云南纳西族也有几近失传的纳西文……遗憾的是这些文字在铜镜上尚未发现过,或者说他们当时没有制造铜镜的条件或技术。尽管如此,仍有极其珍责的少数民族文字镜出现,它像晨曦中闪烁的星星,是中国灿烂辉煌的铜镜史中的奇葩。今将本人收藏及所知的几种少数民族文字镜从历史的背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柏文祥 《收藏》2006,(10):94-95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这是宋代文豪苏东坡对景色秀美宜人的湖州的赞誉。相传湖州之水清冽,非常适合于磨镜,因此,从宋代开始,湖州就以制镜颇佳闻名于世,成为全国的制镜中心,当时湖州镜以石家制为优。明清之际,市面上开始出现字数较多的吉语镜,为便于文字的布局安排,方形镜逐渐增多,其中薛家方形吉语镜堪称湖州镜中的翘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