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我国近代体育的开拓者之一,著名的体育家和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1882~1966)诞辰120周年。18年前,为表彰马约翰“在新中国体育事业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国家批准在其家乡福建厦门鼓浪屿“建立纪念性雕塑”。在我国众多的体育家当中,经国家批准正式建立雕塑的,独一无二,可见马约翰先生对我国体育事业贡献之大,声望之高。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后任高等教育部长的蒋南翔,在1964年祝贺马约翰先生在清华大学工作50年的大会上,高度评价了马约翰的功绩。他说:“他在一个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2.
马约翰     
<正> 马约翰教授(1882-1966)是我国最著名的体育家和体育教育家。他是我国近代体育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对于我国近代体育的理论和实践有着突出的贡献。为了表彰马约翰教授的贡献,1984年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准,决定在他的故乡福建鼓浪屿建立纪念性塑象。马约翰生于1882年10月10日,先在鼓浪屿读私塾,后到上海明强中学上学。191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4年到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任教,1920年升任教授兼体育部主  相似文献   

3.
马约翰的大学体育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约翰1882-1966,福建厦门人。毕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在他的教育生涯当中,特别重视大学体育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并且具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大学体育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1933年发表在《时事月报》上的《大学与体育》一文中。这是一篇很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文章对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内容、计划等理论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他的这些观点在我国体育教育史上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重新认识马约翰的大学体育教育理论,并作深入分析,对今天的大学体育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一、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地位马约翰在大学中从事了数十年的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马约翰体育思想的成果与意义进行研究。马约翰体育思想主要内容是: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工具;智力与体质均衡发展才是合格学生;体育教学也须讲究科学。马约翰体育思想提高了大学体育教学的地位;为大学体育教学设定了目标;规范了大学体育教育管理。对传承发展马约翰体育思想提出建议:纠正应试教育忽视体育运动的弊端;在竞技体育中加强道德教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融入马约翰体育思想;倡导终身体育,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国家体委和清华大学最近作出决定:给曾把毕生贡献于中华体育事业的马约翰塑像。说到马约翰,年长点儿的体育爱好者都不陌生:他是新中国奥委会第一位主席,前中华全国体总主席。解放前,他曾以中国队田径总教练身份率队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并到苏联等国考察、讲学。这颗中华体坛巨星,已经陨落十九个春秋了。他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呢?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川川  景志强 《当代体育科技》2023,(36):178-181+186
该文对马约翰先生的体育的迁移价值理论进行简要梳理和总结,尝试从心理学的观察学习视角对体育教育中价值迁移的发生过程进行描述,观察学习的各个阶段与体育的价值迁移发展路径,从心理学角度重新理解和认识体育的价值迁移。试图通过抓住体育的迁移价值发生过程中的心理学特性,开辟体育教育的新思路,推动体育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发挥体育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28年暑期,我国近代体期先驱马约翰、郝更生等创办了“清华暑期体育学校”,这所体育学校曾对我国早年的体育师资的培训,作出过可贵的贡献。早在1927年春,马约翰等体育界有识之士就痛感国内体育师资之缺乏。该年4月,马约翰、郝更生共同署名发表了《改进时期清华之体育》一文,文中写道:“惟国中体育人才缺乏,不有根本上之建设,终不克将清华较有规模之体育成绩,贡献于国人;而国中优秀体育人才,亦难与清华有切磋琢磨之机也。此种根本上之建设为何?即创办大规模之体育专门学校也。”于是决定创办清华暑期体育学校。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马约翰先生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两大方面入手,研究马约翰的终身体育思想。研究结果主要有:(1)依据马约翰的主张,终身体育对国家、社会及个人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2)整理出他的终身体育思想中指导终身体育健身的目标体系和原则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二、三十年代在我国体坛流传着“北马南许”之说,所谓“北马”,指的是北方的马约翰教授,他从1914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体育助教、教授、体育部主任五十二年。解放后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综述、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研究了马约翰的终身体育、体育普及、体育科学、体育审美等体育思想和实践。认为马约翰体育思想对当前高校体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得出当前高校体育改革应在提高体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确立正确的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等方面加强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1.
深泽 《网球天地》2013,(5):93-93
黄秋斌是一位来自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与其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一样,他也深受马约翰体育思想的影响。只不过,他喜爱的是网球运动。“马约翰76岁时还能夺得北京市网球双打冠军,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具有悠久的体育传统,学生对运动的热情比较高。马约翰先生在清华大学执教时曾经提出:“要达到竞争生存这种高尚生存的目的,必须有三个方面作基础: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思想。”清华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学生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比较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3.
执着·敬业 马老从1914年起到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任教,1920年任体育部主任,一直乐于执教体育,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执着地工作了52年之久,是我国近代体育的开拓者。 1914年9月22日,《清华周刊》刊载题为《名师莅校》的一则消息:"本校本学期新请职员甚多,均已先后莅校,诸先生学术之深可为诸同学庆也。兹将姓名职务列左:……马约翰:圣约翰大学毕业生,充体育帮教,英文书记"。同年11月,他代表清华参加了北京体育竞进会,并被选为评议员。马老是第一位担任清华体育部主任的中国人,在他之前的两任均为美国人:舒美克和布雷斯。清华自建校之始就重视体育,为了保证学生健康地发育成长,制定了一些有关的体育规章制度,实施了"强迫运动"--采用行政手段和教师的督促检查,促使学生必须每天下午参加课外锻炼;"呼吸运动"--规定每天早晨集体做操,呼吸新鲜空气。冷天改为跑步(跑操);五项运动达标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等。 马老任体育部主任后,即在《清华周刊》上表明:"普及全体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法与逻辑分析法,研究了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与体育实践,认为马约翰体育思想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我们正确地把握体育教育特性与规律,处理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关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一、学校体育传统不能丢清华在马约翰教授等的坚持和倡导下,不断强调体育的"迁移价值"、"体育是激发爱国热情和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在长期办学中积淀形成了优秀的体育传统,并从以下四方面坚持和弘扬体育传统。1.不断创新体育理念的传统。周诒春校长最早提出德、智、体"三育"并重,后来发展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梅贻琦校长提倡不仅以体育操练身体,更要借此养成团体合作的精神。蒋南翔校长把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改革开放新时期,清华大学与时俱进,提出"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理念。2.校领导班子重视的传统。清华大学历任校长不仅亲自抓体育,更率先垂范,带  相似文献   

16.
马约翰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体育教育实践家,他的体育教育思想融自然体育思想及社会改良主义思想之中.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对其体育锻炼普及、健康第一终身锻炼,身心并完的体育思想及体育锻炼“知行合一”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近代鼓浪屿的现代西方体育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鼓浪屿西方传教士原始文献资料、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近代鼓浪屿的体育文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近代鼓浪屿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90年代;鼓浪屿也是我国壁球、高尔夫、网球等诸多近代西方体育运动的最早开展地区之一;鼓浪屿是我国近代学前身体教育、基础体育教育及女子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先驱;马约翰深受鼓浪屿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是鼓浪屿地缘性体育文化影响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近代鼓浪屿的体育文化演进中,西方各国传教士是近代鼓浪屿体育文化的重要启蒙者;鼓浪屿西方使馆人群是近代鼓浪屿西方现代体育运动的积极实践者;不时登陆的各国水兵为近代鼓浪屿西方体育不断注入新的技术知识与内容,是近代鼓浪屿体育文化的持续推动者。  相似文献   

18.
对清华大学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与哈佛大学斯特劳斯杯学生体育联赛的竞赛体系进行比较,从项目设置原则,竞赛组织基础,竞赛分组、项目选择、积分原则等方面分析二者的异同,以期为清华大学百年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建议清华马约翰杯改进竞赛积分原则,强调重在参与;严格区分高水平运动员与业余选手的比赛;加强与首都高校及世界名校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拓展学生体育竞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轻体育运动会”及其对研究生体育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华大学具有悠久的体育传统,学生对运动的热情比较高。马约翰先生在清华大学执教时曾经提出:“要达到竞争生存这种高尚生存的目的,必须有三个方面作基础: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思想。”[1]清华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学生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比较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研究生群体有着自身的特点,研究生的科研负担比较重,对研究课题、研究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虽然学校体育教学部为研究生增开了一些体育选修课,但是由于课容量限制和学生的时间限制,仍有部分研究生不能参与到其中…  相似文献   

20.
提起马约翰先生,人们通常想到是他在清华对体育所做的贡献,而很少有人想起他在云南昆明的体育实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抗战时期马先生在昆明的体育实践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马先生在昆的体育实践主要包括在西南联大的学校体育实践和在昆明组织的大众体育实践两大部分。在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马先生延续了他在清华形成的以自然主义体育为主的教育思想,重视体育对人全面教育的作用;在大众体育实践中马先生在延续他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同时与战时的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发生了交叉,他将自然主义科学、民主的体育方法运用于民族主义体育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