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谱分析     
大約在三百多年前,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馬尔奇發現,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鏡以后,分解成为各种顏色的光线,这些光綫由紅到橙、黄、綠、青、藍、紫,按照一定的次序逐漸过渡(圖1)。这种光綫的組合就叫做光譜。虽然人們在自然界中早已观察到太陽的光譜——虹,但是人为地將光分解,这还是第一次。后來英國大科学家牛頓也做了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2.
把夜光表的表面靠近灯,讓它照一会兒,拿开在黑暗中观察,我們看到表的指針亮了許多,不过它逐漸在那里減弱,一直到恢复原狀。仔細地看,还可以發現指針的發光不是穩定的,而是一閃一閃的。特别是我們在黑暗中躭了較長的时間,我們的眼睛灵敏起來之后,这种閃爍会顯得格外分明。夜光表的表面上某些地方和指針上塗有一層黄綠色的东西,它是由一种發光材料和一点点放射性物質組成的,这叫做永久發光材料。 發光材料是这样一种物質,它被可見光、紫外綫、X射綫、γ射綫以及电子、α粒子和其它高能  相似文献   

3.
1930年,就有一些科学家提出用光学纤维来检驗腸胃。这就是把带有光学系統的纖維束伸入腸胃,通过纤維束把腸胃內部情况传出来。但是,直到1950年以后,才真正制成了这种胃鏡。常用的纤维鏡,一般都是用直徑几十微米的玻璃纤维組成,它的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高质量的玻璃纖維所制成的纤维鏡可长达7米,組成纤维鏡的纤  相似文献   

4.
光的世界     
在我們的周圍,到处都可以看見放光的現象。自然界的放光現象有雷电、極光、电晕,以及螢火虫、电魚等生物放出的光。在科学技术中,人为的放光現象有白熾电灯、电弧、霓虹灯、煤油灯、木材的燃燒、化学作用时的放光,以及电子学儀器螢光屏的發光和夜光表的發光等。所有这一切放光現象,都是因为原子中电子的激發而产生的。但是,引起电子激發的原因却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由于化学的作用,有的是由于电流的作用,有的則是由于原子核的反应而引起的。当物  相似文献   

5.
業已成为普通仪器的很大的电子顯微鏡,第一次使人们能够看到分子。那是些由好几千个原子構成的巨型分子,但是,科学技術思想的繼續進步,使得在这方面的新的成就成为可能。不久之前造出了一个美妙的仪器—电子离子投影器,用它能够看見小的分子,甚至于原子。仪器的基本部分是一个具有球底或平底的玻璃瓶,瓶底塗有一層發光材料,这种材料受到了帶电粒子(电子或离子)的冲击便能够發光。瓶子里面环繞着一个同高压电源的陽極相接的石墨圈;它是陽極。陰極是一枚固定在瓶頸上的細金屬針。在加上高电压(几千伏特)的时候,电子就从針尖上掙脫出来,向熒光屏—瓶底—疾馳。电子冲击着熒光屏,就在屏上形成了針尖和沾在針尖上的外來粒子的極大的放大象。这个象是看得見的,并且可以拍  相似文献   

6.
卤磷酸钙熒光粉 熒光粉是制造荧光灯的重要原料。它塗布在荧光灯的灯管内壁。在接通电源后,装在灯管里的水银蒸汽就电离、導電,并且發射出大量的紫外線。熒光粉在紫外線的激發下就發出可見光來。  相似文献   

7.
美妙的电锯     
这是电鋸,它的工作台支承在关節接头上,它可以傾斜某一角度,因而可能鋸出斜的切口來。电鋸的鋸条在一分鐘內作3,000次的來回振动。在电磁铁的綫圈中通入交流电,电磁鉄就使鋸条振动。电磁鉄的銜鉄安置在兩个平卷簧之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在磁力的作用下,它力求產生同铁心磁極相反的磁極。借助于銜鉄的这个移动,电磁鉄就使鋸条动作起來,鋸条是用夾子固定在銜铁上端的。鋸条的另一端固定在电鋸工作台上面的彈簧弧上。电鋸接到电压127伏或220伏的交流电綫路上。它需要的功率大約是35瓦。电鋸的尺寸不大:它的高度大約300毫米,占面積210×170毫米。电鋸重7千克。它不僅可以鋸木材、塑料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而且可以鋸金屬,为此在鋸床上裝有  相似文献   

8.
X-射线是从一个高度真空的X-射线管內發射出來的。它同可見光线和無线电波一样,是一种电磁波。它能够使照相底片感光。X-射綫能透过可見光线所不能透过的物質,如棉布、木板和人体組織等。我們可以利用它來檢查人体內部組织的情况。 X-射綫透过物質能力的大小不一样。各种物質有各种不同的密度,对X-射綫的吸收能力也不同。空气、棉布、木材等密度小,吸收射綫的能力也小,X-射线就很容易透过。人体內部組織也有不同的密度,吸收X-射线的程度也各不相同。肺臟含有大量的空气,X-射线就很容易透过。心臟含有血,骨骼含有大量的鈣質,能吸收大部分的X-射线,因此就不容易透过。人的肺臟是在胸部的  相似文献   

9.
在高緯度的地方,夜間常可看見在高空上出現一片鮮明奪目的光幕,這就是極光。極光的顏色很多,也常變化,有時純白,有時呈紅、黄、绿等顏色,最光亮時,可以看見下面一部份是紅的,中間是黃的,最上是綠的,射出來的光線好像梯級。有時停着不動,有時突然移動,互相交錯,或是升入天空而又退回。距極地(以磁極为中心)愈近,極光出現的次數愈多亮度也愈大。分佈的高度大多數都在100公里以上,約以地磁磁極为中心成为弧形。每當太陽黑點增加,地面磁暴發作的時候,極光現象也大为增加。因此可以推定極光是一種電磁現象。它的發生可能和真空管中的陰極線相同。在100公里以上的高空,大氣稀薄,幾近  相似文献   

10.
电子学     
一般地說,电子学是研究电子或离子的产生过程,它們在真空、气体或半导体內的运动規律,以及由电子运动所引起的电磁現象的一門科学。由于电子学与其他科学部門的密切关連,和它自身的日新月异的發展,因此不容易严格地指出它的界限。在我们生活里比較熟悉的事物,比如無线电通訊、無綫电广播、电視、無线电测位、無綫电导航、电子計算机、电子显微鏡、遙远控制、遙远測量、自动化、加速器等等,都是电子学研究的对象与应用的領域。电子学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我們可以說:在任何近代化的工厂和科学研究室里,在操縱、测量、记录、計算、  相似文献   

11.
怎样計算度数? 矯正近視眼的眼鏡,是凹透鏡。这种鏡片中央薄,周圍厚;它的光学作用是使穿过它的平行光綫发生屈折,分散开来。度数越深,鏡片中央和周圍厚度的差別就越大。凹面弯曲得越厉害,焦点距离就越近,屈光能力也越强。在光学上,衡量鏡片屈光能力的单位叫做屈光度,是鏡片焦点距离(以米計算)的倒数,如果以公式来表示的話,那就是: 屈光度=1/焦距(以米为单位)例如平行光綫經屈折后聚焦于1米处的鏡片,它的折光力就叫一个屈光度;焦点在半米的,叫两个屈光度。近視鏡使光綫分散,它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电子显微镜     
二百八十年前,荷蘭有一个市政府的看門人列文赫克,用玻璃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鏡。列文赫克用这架显微鏡从一滴水中发现了一个当时人們还不知道的世界——微生物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活动着的生物非常的小,一般只有一厘米的几万分之一長短,几百万个这样的生物排列起來,才有一寸長、普通肉眼是看不見它们的。这是显微鏡第一次在人們面前显示出了它的偉大作用。一、眼睛和視觉为什么微小的东西眼睛看不見呢?主要是由于视角的缘故。一切东西都是由于从它上面發射出来光綫,进入我們眼里才被看見的,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的时候,从物体兩端射到眼睛里来的兩条光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視  相似文献   

13.
苏联成功地向高空發射了两颗人造衛星,这是一件大事,这件大事也給天文学的研究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广闊的道路。我們一向是在地面上观測天体的,而天体的光綫在到达我們的眼睛或者是天文望远鏡的鏡头之前,必須先穿过一層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当天体的光綫从这層地球大气穿过,大部份的光线都被地球大气所吸收,只有波长从2,950埃[注]到20,000埃和波长从1厘米到30米两个范围以内的天体輻射,才能够穿过地球的大气到达地面上来。有人把这两个波长范围叫做地球大气的两个窗戶。現在,人造衛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这两个窗戶扩大,使我們能够对所有波长的輻射进行研究。一般認为,地球大气的上層,是在一千公里左右的高度,而过了三百公里以后,地球大气已經十分稀薄了,  相似文献   

14.
亲愛的同志們: 無綫电学是一門最吸引人的科学,業余研究無綫电,是适合的,也是很有趣味的。在我国,从無綫电書刊的發行数字来估計,近几年来,学習無线电的,至少該有几十万人了吧。在党的向科学进軍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在职知識青年积極要求学習各种科学技术,里面一定有不少的人选擇了無綫电。我是一个年逾半百的老头兒,愛好無线电已經有30多年了。当我21岁在上海商务印書館工作的时候(1926年),館里的俱乐部向国外买来了一架收音机。那时候,人們对于“無綫电收音机”这个名詞,几乎比現在对电視接收  相似文献   

15.
物质到底是由一些什么组成的? 偉大的俄國科学家洛莫诺索夫,很早以前就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題。在他的早期著作“数学化学原理”中就提出:“一切物質都是由極小的微粒(即原子)組成的。”十九世紀初,英国的物理学家道尔顿發表了有名的原子学說,但是道尔顿却認为原子是组成物質的終極粒子,原子不能再分割了。二十世紀初,科学家們証明原子并不是終極粒子,而是以一个带陽电的几乎集中原子所有質量的原子核为中心,核外是带陰电的电子圍繞着原子核旋转,原子核含有帶陽电的質子和不帶电的中子。人們对于物質結構的探索并未就此終止,随着科学和技術的發展,对物質內部結構的認識更加深入了。科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來,全世界的天文工作者都認为太陽所以能不断地發光,是由于在它內部進行着原子核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釋放出來。天文学家从太陽射到地球上來的光的分析,証明在太陽的外部,最丰富的元素是氫,氦也有,因此推測太陽內部也是氫最多。这种推測得到了一些証实。但是到底在組成太陽的物質中氫占多少,一直到今天还不能決定,以重量計算大概不少于30%,但是也可能超过70%。如果在太陽內部氫核不断合成氦核,那么在反应过程中就会有大量的能量釋放出來,这些能量是反应过程中產生的γ光量子、电子、質子,氦核的动能。到了最外面,这些能量就轉变成我們看得见的光和紫外线,紅外綫的能量。从目前太陽每秒鐘所射出來的光子的总質量來計算,又假定这些光子真是由于在太陽內部進行着氫合成氦的过程而產生出來的,那么就可以算出太陽的質量每秒钟要减少400万  相似文献   

17.
广闊辽远、無边無际的北極,掩盖在巨大而坚实的冰塊下面;漫長而昏暗的北極夜,濃霧和暴風雪,增加了人們和它接近的困难。大自然的酷寒,严密地封鎖了北極的秘密,許多世紀以来,人們一直都沒有把它揭破。現在, 情况完全不同了,在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計划、有組織的物質力量的支持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北極地区出現了許多美丽的城市,建立了矿井、工厂、無綫电台、發电站、电影院,并且还开辟了港口和道路。几乎整个北極都普遍分設了許多北極站,在这些站上,科学家們有系統的搜集关于水文学、气象学、海洋学、高空气象学、太陽輻射、地磁等科学資料,再把它們轉給北極科学研究所,作进  相似文献   

18.
电线和电缆     
电綫和电纜是傳輸电能所不可缺少的电工材料,是电流的康庄大道。在街道的杆木上,在房屋的牆壁上,我們都可以看到这些“电流的大道”,現在在許多地区內,还可以看到在高聳的铁塔上悬着的粗大的电纜。它們同我们的生活愈来愈密切了。可是,你知道他們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嗎? 电綫和电纜是怎样的? 电綫和电纜是怎样的呢?簡單地說,电綫是由一根线芯(包有絕緣物的金屬导体)做成的,而电纜是由几根线芯绞合而成的,外面再被复着金屬鎧裝或其他防腐防湿材料的保护层。  相似文献   

19.
电磁波世界     
近代科学研究的电磁波,是由許多不同的成分構成的。其中波長較长的是无线电波,其次是紅外线、可見光线和紫外线,波長比较短的是X射綫和γ射线等。 無线电波是波長最長的电磁波,它是由于电子的振蕩而产生的。无线电波最初应用在通訊上,它能够超越空间,穿过高山、森林、沙漠和海洋,把信号傳送到很远的地方。由于大气中电离层的反射和散射,无线电波可以超越地球表面的曲度,傳播到地球上任何地方。根据無线电原理建立起来的無线电报、無线电話、無线电广播、無线电传真、电视和雷达,可以把声音、文字和形象傳送到遙远的地方,或用来探测远处物体的位置和距离,在現代工業建設、国防和文化教育事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红外线的波長是在無线电波和可見光线之間。红外线一般是从炽热的物体上發射出来的。当物体的温度升高的时候,除了能够发出可見光线以外,同时也常常發射出大量的看不見的  相似文献   

20.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电工在修理电灯的时候,往往从口袋里掏出一枝特殊的“自来水笔”,在綫路上一探。如果那里有电,这枝“笔”就会亮起来。如果沒有电,就不亮。这就是測电笔。电学和无綫电爱好者,也要用到測电笔。我們在学校里做教学实驗,或做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