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办高校在中国教育史上经过反反复复、潮起潮落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民办管理体制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国民办高校要始终瞄准教育改革的最新趋向,以竞争求发展,以特色找定位,树立教育营销意识和市场化运作模式,理性处理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问题,正确处理好学校和政府、学校和市场、学校和师生的关系,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推动中国民办高校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国民办大学校长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随着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壮大,民办高校数达1200余所,在校学生人数130万人左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正确;也由于有些民办高校自身存在不完善之处,使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阻  相似文献   

3.
建设西部强省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科教强是要把科教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设西部强省应有民办高校的一席之地。建设民办高等教育强省必须走教育特色化道路。建议:把民办高等教育纳入全省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政策;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校内管理机构;民办高校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定位;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民办高校还要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等教育是伴随着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而兴起的,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诸多法律困惑亦难以回避地凸现出来,如:民办高校的“法人”地位、民办高校的产权界定、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等问题,已经出现并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破解民办高校办学中法律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对陕西省民办高校管理体制、发展特点的描述,展现了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6.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明确提出:要切实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求各地高校应以教师教育教学为发展联动力,通过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探索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发展水平的途径。我国民办高校始终坚持国家办学体制改革进程,力求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大量的综合型人才,并且能够积极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民办高校的崛起,无论从教学环境、校园质量、建设规模还是外部环境上,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开始关注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其对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资力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成果转化水平。因此,本文基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环境,探究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价值,总体分析影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因素,提出一系列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如何自主发展,成为民办高校的重要资源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提出适合民办高校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为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和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经过30年的发展,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成绩:民办高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满足或基本满足了学生学习生活基本要求;重视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化;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逐步重视专业建设,办学特色逐步鲜明;毕业生就业率逐步提高,社会声誉逐步改善。我省民办高等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微观和宏观上都要进行深化改革,从实际出发,不断探讨,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走内涵发展为主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孟凡在《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2期撰文,论述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人大众化,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梳理民办高校发展的特殊性,对深刻探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国内第一所民办高校建立以来,民办高等教育经过重新起步和快速发展,逐步完善并壮大成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机制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新环境。本文首先指出新环境下制约和阻碍民办高校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和改进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若干路径,包括补充各方面立法支持、科学化治理结构人员组成及运作机制、鼓励多方参与者参与治理等。  相似文献   

11.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从构筑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格局;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指导;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法规制度;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支持;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民办高校治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等8个方面对陕西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应当从陕西经济社会的需要和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战略的高度审视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新常态的引领下,我国教育发展也步入了新常态。教育新常态下高等教育规模趋于稳定,高等教育品质亟待提升,注重内涵导向的品牌建设是民办高校实现困境突围的必然选择。因此,认清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面临的新形势,正视内涵建设对民办高校品牌的支撑作用,提出民办高校内涵导向品牌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不仅有利于民办高校创新发展思路,而且有利于更新发展理念从而推动民办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不断加快,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民办高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发展壮大,民办高校必须有准确的战略定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带动学校效益增长。而绩效管理是民办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本文通过分析绩效管理的内涵和其在民办高校中的重要性,说明了绩效管理是民办高校保持生命力的必要手段。并对当前民办高校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绩效管理机制的有效措施,为民办高校绩效管理提供可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的学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服务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民办高校必须办好学报:民办高校的学报是学校扩大影响的窗口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很高;民办高校的发展给民办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民办高校学报要从创新办刊模式;提高质量、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提升办刊水平等方面着手,努力办好学报。  相似文献   

15.
民办高等学校的公益法人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公益法人的制度设计对于当前实现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的公平竞争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都转变为第三部门的公益法人,两者才能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高校的财团法人制度能够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推动其内涵式发展,形成公民办高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元化高等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6.
在对陕西民办高等教育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快推进陕西民办高等教育改革,要改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为民办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政策保障;要改革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突破口,激发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活力;要创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落脚点,为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等教育对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凸显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办好民办高等教育,可以缓解公办高校压力,弥补政府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可以满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以及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要进一步发挥民办高校的优势,形成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教育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民办高校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民办高校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必须从办学指导思想与定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一样,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办学主体、资金来源、管理体制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导致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弱,辅导员相对来说是在民办高校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最多的。民办高校学生的成长、民办高校的稳定与发展,都需要不断加强对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民办高校发展意义重大,但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民办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将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民办高校教师建设工作中,对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增强广大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搞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和提高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