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雅典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雅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雅典奴隶制形成过程中出现过几次改革,促进氏族解体,奴隶主民主共和形成。雅典成为古希腊的民主堡垒。雅典国家的形成过程是长期而多样的。  相似文献   

2.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无阶级的原始社会之后,进入了阶级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奴隶与奴隶主是奴隶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奴隶主是剥削阶级,奴隶是被剥削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对奴隶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因此,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具体说来就是指奴隶、奴隶主两个阶级的产生和奴隶制国家的出现.为了弄清阶级的产生,首先得认识阶级是什么?列宁给阶级下了十分科学的定义,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  相似文献   

3.
设计1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有:①漆器②陶器⑧青铜器④玉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C] 2.武王伐纣的性质是:A.民族间的相互征战 B.国家间的争霸战争 C.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 D.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战争 [D] 3.下列教育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太学②国子学⑧私学④书院 A.③④①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相似文献   

4.
[小引] 翻开道德发展的历史画卷,对道德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想必能使我们对道德有个基本的了解。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维护氏族的共同利益,最主要的道德规范是互助和平等;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服从和人身依附关系,主要规范是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鄙视劳动和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应用写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初,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结绳和绘画的方式记载共同劳动和生活的情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阶级和国家的出现,结绳和绘画的方式逐渐演化为绘画文字和象形文字而进入了甲骨文时代。但是这种象形文字被奴隶主所垄断。他们最早就是用这种文字来记录国家大事、传达命令的,应用文章即起源于这种记录。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已有记载关于军事、  相似文献   

6.
第一节埃及一、教学目的1.叙述古代埃及阶级和国家形成的历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过程及其实质.2.讲述奴隶主对奴隶、农民的残酷压榨与奴隶、贫民大起义,使学生认识亚非奴隶制国家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二、教材分析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关于古代埃及阶级、国家的形成,教师可启发学生回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并略作讲述.公元前四千年代出现铜器后,私有制、阶级开始萌芽.当时墓葬中反绑双手的俘虏雕像以及仆从、奴隶(常是女仆)的雕像,说明社会上已出现了奴隶主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 2 0页 :“公元前 2 1世纪 ,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而原初中《思想政治》第二册 (上 )第五课第二框又有“从此 ,由禹和启开创的夏王朝 ,……” ,新编初三《思想政治》第一课因袭了原初二《思想政治》的观点 ,“据说 ,禹在世时 ,已经对氏族制度进行过一系列改革 ,包括‘定九州’、‘制法律’和‘筑城墙’。‘定九州’就是把领地分为九州 ,按照地域关系来管理居民 ,这便超出了氏族血缘关系的狭隘界限。禹命皋陶制定法律 ,表明需要通过强制的手段 ,来保护奴隶主的特殊利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8.
略论西周宗法制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区别于所谓古典式希腊、罗马奴隶制和东方古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奴隶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上层建筑领域长期存在着氏族血缘关系,即宗法制度。雅典、罗马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在民族制度毁灭的基础上,中国的奴隶制却罩上了一层浓厚的宗法血缘关系色彩,被上了氏族制外衣。这一特征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致于有的学者把中国奴隶制发展过程干脆概括为“从家族奴隶制到宗族奴隶制的过程”①。史学界关于宗法制度论者已多,笔者不揣浅陋,试从新的视角略陈孔得,以就教于前辈师长及同行。一宗法制和分封制…  相似文献   

9.
答:商代是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是两个基本的、对抗的社会阶级.奴隶阶级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但是奴隶主贵族却不把他们当作人,而是把他们当作"畜民",当作"会说话的工具"来看待,他们受着奴隶主贵族绝对的支配.奴隶主贵族过着骄奢淫佚的生活,他们"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而奴隶在政  相似文献   

10.
读了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不禁想起美国一段反分裂的历史来。美国在18世纪下半叶立国前,南北方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就截然不同,南方实行种植园奴隶制,北方实行资产阶级雇佣劳动制。19世纪上半叶,美国北方各州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废除奴隶制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南方各州却要坚持奴隶制,南北方政治经济上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1860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的可能性很大,林肯曾明确表示对奴隶制的厌恶,因此南方奴隶主千方百计阻止他当选。他们说林肯是  相似文献   

11.
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在欧洲和亚洲同时出现了两个强盛的奴隶制国家——雅典和西周。由于各种原因,使这两个国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政治制度——高度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奴隶主专制政治。这种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特点是:(1)公民大会是在雅典最高的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重大问题;(2)五百人议事会和十将军委员会是最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Ⅰ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1 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和道德观念表明 (   )A .私有观念从来就有B .人们生来就不平等C .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社会D .国家将永远存在下去2 “氏族制度的伟大 ,但同时也是它的局限 ,就在于这里没有统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这段话表明(   )A .氏族制度的局限在于不公不大B .氏族制度的伟大在于平等C .氏族制被奴隶制所取代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D .氏族制度的伟大在于它是人类理想的“黄金时代”3 …  相似文献   

13.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90分 )下列选择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共有 30个选择题 ,每一选择题 3分 ,共 90分。一、根据图 1回答下列问题 :图 11 图中a所示国家可能是 [A] A 印度   B 新加坡 C 美国   D 德国2 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 图中a所示国家 ,取得独立的方式是 [B] A 武装斗争  B 政治运动 C 议会斗争  D 军事政变二、在图 2中 ,①是地表径流 ,②、③是地下径流。图 24 三类径流流速的比较 [C]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①…  相似文献   

14.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90分 )  下列选择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共有 30个选择题 ,每一选择题 3分 ,共 90分。一、根据图 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示国家可能是 (  )A .印度 B .新加坡 C .美国 D .德国2 .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图中a所示国 ,取得独立的方式是 (  )A .武装斗争  B .政治运动C .议会斗争  D .军事政变二、在图 2中 ,①是地表径流 ,②、③是地下径流。4 .三类径流流速的比较 (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① <③C .① …  相似文献   

15.
一、阶段特征日本各岛很早就住有居民,5世纪大和奴隶制国家统一了日本本土,646年,日本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到10世纪中期,出现了武士阶层。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天皇成为傀儡,日本进入六百多年的幕府封建军事专政时期。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出现明治维新,日本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德川幕府及其所维护统治的一整套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日本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在封建领主、新兴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层层剥削下,广大农民处在…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习》2004,(10):43-48
1.以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主要依据是A.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形成B.开始“开下为家”的局面C.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D.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奴隶2.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  相似文献   

17.
答:"巴高达"(Bagaudae)一词系凯尔特(或译塞尔特)语,"战士"之意.这个运动是罗马奴隶主国家对高卢地区(今法国)横征暴敛、差役重重的产物;是罗马奴隶制大帝国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斗争的有奴隶、隶农、市民以及地位日益处于破产地位的中小土地所有者等广泛的社会阶层.运动几起几落,绵亘数世纪,直至罗马帝国解体为止.这一运动自公元三世纪下半叶开始,先后形成四次高潮,最后与日耳曼人的入侵汇合,成为埋葬  相似文献   

18.
春秋以来,民关系国家兴亡的思想有了发展,并在这一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夫民,神之主也。”这标志着民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孔子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仁”,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民本思想,把民本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仁”是春秋时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过渡时期,新兴个体私有制和氏族公有制对立矛盾中的产物,具有春秋时代的特征。正如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说的:“新兴地主阶级和旧时代的上层奴隶主们争取生产者,生产者的价值、地位、身份都逐渐提高起来。这  相似文献   

19.
1.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其他非劳动产品(1)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的比较商品其他劳动产品区别①用于交换②有价值③是历史范畴①不用于交换②没有价值③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联系①都是劳动产品②都有使用价值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2)商品与其他非劳动产品的比较商品其他非劳动产品区别①是劳动产品②用于交换③是历史范畴①不是劳动产品②不用于交换③是永恒范畴联系二者都有使用价值(3)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其他非劳动产品的比较商品其他劳动产品其他非劳动产品区别①用于交换②有价值③是历史范畴①不用于交换②没有价值③是人类社会永恒…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的宗法伦理思想是统治者巩固和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早在奴隶制时代,奴隶主为了对奴隶专政的需要,吸收和应用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的血缘组织,在西周时便形成了一套加强奴隶制统治的宗法制度.宗法,据《说文》释“宗”字说:“宗,尊,宗庙也;从宀,从示”.“宀”是屋宇,“示”是神主,本义是“宗庙”.由于近亲各家族都在一个宗庙里祭祀祖先,因此,这些家族合称为“宗族”.“宗法”就是家族共同遵守的各种法规,如家族的组织法和继承法等.宗法制所规定的等级和政治上的等级是一致的.奴隶主贵族把血缘关系的宗法组织发展为政治组织,作为加强奴隶主贵族对奴隶专政的手段.在宗法制下,宗族中分为大宗、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的长子,天下的大宗,最高的族长,政治上的君主.各诸侯国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其国内则为大宗.王位和诸侯国君位规定由嫡长子世袭.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等,也只能世袭,不得僭越.从血统上说,大宗小宗是兄弟,从政治上来说,又是君臣关系.奴隶制国家的天子以君长兼族长的双重资格来统治国家.这种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