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感而发     
《新闻战线》要我给《总编辑札记》专栏写篇文章,现把过去看稿时想到的一些想法简述如下: 报纸切忌“老面孔”读者看报的共同心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喜新厌旧”。读者打开报纸会不出声地问:“今天有什么新闻?”意思是“今天报纸上有什么吸引我看的新闻?”要把读者最关心的新闻放在报纸头版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报纸每天给读者第一眼看到的“面孔”。单一化的主题、机械地拼凑的中心、程式化的编辑手法,会使读者感到报纸面目可憎。设计第一版,要统筹全局,力争先声夺人,不拘一格选头条,打破各个报道领域分布的界限,择“要”上第一版,择“新”上第一版,既要考虑头版新闻报道面上的“丰富性”,又要考虑新闻处理上的“鲜明性”。重要新闻,特别是具有本报特色的新闻,要不惜“工本”,运用一切手段突出处理。总之,要使报纸第一版内容“琳琅满目”,“眼神明亮”,一派新鲜。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关于新产品、新服务项目、科技新发明、新医疗技术等等的介绍、报道越来越多,颇受读者、听众、观众的欢迎。笔者近年来从事这类“小新闻”的编辑工作,发现这类“小新闻”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大新闻”一样,也存在着一个报道准确与否的大问题。即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要注意抵制“虚假信息”。这类“小新闻”报道准确了,有助于社会信  相似文献   

3.
新闻求新     
新闻新闻,关键是一个“新”。对于每一个记者或通讯员来说,应该要有强烈的求新欲。第一要选取新鲜的内容,就是读者和  相似文献   

4.
在记者写作和版面编辑中,新闻标题制作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新闻标题是新闻作品的“眼睛”.是新闻直达读者内心的“第一渠道”。是“三步六秒”时间内抓住读者的“首要媒介”……  相似文献   

5.
今年第三期《新闻战线》登出一条短讯:《北京日报郊区版聘请“特邀读者”》,我觉得很是新鲜。过去只知道报刊编辑部聘请“特约评论员”、“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也有少数聘请过“特邀编辑”;而聘请“特邀读者”,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报刊是办给读者看的。近几年来,随着极左遗毒的不断清除和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逐步恢复,在编辑部同志眼里,读者越来越被看重。于是,新闻研究  相似文献   

6.
身为版面编辑,碰见记者,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近来缺什么稿子?”我的回答:“缺消息。”当编辑的,总希望自己编排的报纸版面为人称道。要做到这一步,办法自然很多:精心的设计,精美的图片,能使版面增色;精采的通讯和评论等,也能吸引不少读者。但报纸既为“新闻纸”,就得把提供新闻放在第一位,尤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5,(5)
编辑要当读者的“眼睛”文/韩晓晖新闻三味有位新闻界的前辈曾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记者要当读者的眼睛。”意思是:当记者站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是面对新闻事实时,他要将自己的眼睛“变成”读者的眼睛,去“看”读者所欲知晓的情景、细节、信息,用读者的眼光去选择...  相似文献   

8.
广播具有发布新闻、传播新闻、听众获得新闻“快”的特点。这样就决定了广播记者、编辑嗅觉要特别敏惑,动作要十分敏捷,做到快采、快编、快播出。保证广播新闻的时效性,使广播“怏”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新闻以“新”为特点,那么“新”靠什么来体现呢?它主要是靠记者编辑反映上的“快”来体现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快”就是新闻的生命。在国外,广播记者是十分重视新闻时效性的。据报道:斯大林逝世和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的消息,就是英国广播公司的一名记者得到后,在世界上最先播出的。连苏联自己的电台也落了后。1981年3月30日下午,美国总统里根被刺后,美国国内的广播公司这  相似文献   

9.
卷首论语年关难关谈胆识薛养玉2·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姚文华3·为新辟专栏《总编辑角色谈》告读者,.﹃1几,占,几︸L‘.11几实践呼唤着理论坚持舆论引导的客观性报纸不可无主音新闻工作者要有正确的没有抽象的新闻自由本刊编辑部4 冬桐5“导l句”意识坚持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政治素质摆在新闻教育的首位 卢惠民徐乘 新年笔会说长道短话改革要注意读者的逆反心理紧紧把握新闻改革的主动权对“遵命本报讯”的沉思 新闻教育谈改革新闻教育三个主要环节的探索在夹缝中求生存 —新闻专业学生的选择 总编辑角色谈浅谈总编辑角色心、编辑的…  相似文献   

10.
读者对新闻究竟有哪些心理要求呢?这些心理与新闻背景又有什么关系呢?就积极而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要求而言,读者对新闻的心理要求主要有六种,它们与新闻背景交代与否有着密切关系。一、求新心理。“新”,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也是读者心理要求之一。读者总是喜欢那些事实新鲜,表现手法和角度新颖的新闻。新闻之“新”首先源于事实本身,但不可否认新闻之“新”也常由新闻背景衬托出来。二、求近心理。读者喜欢阅读的新闻,其事实要与自己的地域近、职业近、年龄近、生活近。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应从读者上述心理着眼,尽可能满足读者在“接近”方面的心理要求。而新闻背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报纸在手,读者第一眼肯定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了“眼球”,才会继续往下读。标题抓不住人,即使文章很好,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俗话说,强按牛头不喝水。标题如文章的眼睛,眼睛明亮才讨人喜欢。只有让读者自觉接受,才能吸引读者阅读。因此,我们无论是采写新闻或者是做新闻编辑,都应当注意制作好标题,把新闻的“眼睛”擦亮些,以吸引读者,扩大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有人曾把标题比作新闻的“眼睛”。“眼睛”当然以明亮、传神、美丽动人为佳,而就新闻标题而言,做到准确、生动、凝炼就不失为一个好标题。为此,编辑们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探索。 一、撷取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本质、最有读者的点,让标题亮起来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也可以说是高度浓缩的新闻事实。编辑在制作标题时,要找准新闻的要点直引入题,让新闻首先在标题上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13.
新闻每天都是新的。作为纸质媒体的新闻承载“平台”——版面,每天亦必须是新的。唯有内容到形式的新,才能吸引读者。没有版面编排的每天不同,就不可能产生新闻报道的最大效益。 版面,是各类新闻内容在报纸上的平面布局编排。版面作为报纸的“脸面”,它具有两大功能。一是直接反映编辑的“喜怒哀乐”——即编辑的观点、立场、态度,也就是所谓的编辑意图,  相似文献   

14.
报纸要改革,从版面上来看,头版的改革尤为迫切。头版叫要闻版,称得上是“寸金之地”,它是整张报纸的面孔,面孔难看,读者第一眼的印象就不妙,当然就没有兴趣读下去了,于是就倒过来看,即从“报屁股”看起。要除此弊,就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加以改革。文汇报从1978年以来,新闻改革抓了多次。改革以来,新闻的报道面广、篇幅短、题材新、共同兴趣浓了。当短、快、新、实的“活新闻”大量涌到夜班编辑桌上的时候,怎么办?首先在选稿上,我们让重而活的新闻优先上版面;  相似文献   

15.
谈起对一个人的印象,恐怕大多数人会先想起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不仅是人的五官之一,而且也是心灵的窗户,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同样,提到一件新闻作品,让人先想起的也是它的标题。因为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新闻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作品的“眼睛”。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报纸的广告”,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从整个报纸编辑角度来看。在一个新闻稿件基本确定之后,要想使其与读者见面,并且能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产生相当的宣传效应,编辑能调动的主要手段,只有版面和标题了。然而,在一般读者眼里,版面是“内学”,似乎只是编辑自身的功夫,与己无关,也看不出门道;标题才是“外学”,是在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标题窥见新闻作品的“灵魂”,产生共鸣。“看报看题,看书看皮”,“题好一半文”。都是说的标题的重要性。在目前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6.
刘鹏 《军事记者》2008,(5):64-65
实习初,自己试着帮编辑编稿,一心想一鸣惊人。结果自认为改好的稿件送到编辑老师桌上,一天的心血换来的却是满篇的大红叉。看我不解和委屈的样子,编辑老师说:“现在都3月了,老兵已经退伍,关于老兵的稿件一点时效性都没有了。”猛然惊醒。人们常说新闻要“实”,要有货真价实的“硬件”。但是,所谓新闻,不仅有“闻”,而且要“新”,也就是指新闻的时效性。好新闻应该“事实”与“时效”兼备。  相似文献   

17.
新闻要短、要活,这既是编辑、记者的事,也是广大读者的普遍要求。笔者认为,标题新闻是符合“短”、“新”要求的,应予重视和提倡。《文汇报》3月24日4版上刊登的一则标题新闻,颇使读者感到新鲜,很受读者的欢迎。这则标题新闻的主题内容是:8000多名中青年通过中专自学考试;副题内容是:首批毕业生昨喜领证书。整个新闻不到30个字,便将一件很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传播给读者。当今世界,人们惜时如金,不可能花费很多时间读报。因此,报社要多为读者着想,尽量多登短新闻、短文章,使读者用不多的时间,甚至是利用上下班乘公共车辆的时间,便能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党的政策和多种多样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记得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把做文章比作做包子:如果文字很长,像包子一样皮很厚,咬了几口还没有吃到馅,读者就会厌烦了。而编辑的工作就是“做包子”:一方面要保证包子里有“馅”,另一方面要保证让读者一口能咬到“馅”——实实在在的新闻信息。但遗憾的是,像这样皮薄、馅多、味美的“包子”并不多。这里面既有编辑“技术”的原因,也有新闻“原料”的原因,还有操作“配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干了三十多年新闻工作,做过记者,当过编辑,许多年间还是采编合一,如果说有什么体会的话,我觉得当编辑应抓好三个“五”,即当“三五”牌的编辑。 一、编辑工作应把好五个“关”: 第一,要把好政治关。把好政治关是新闻编辑的首要任务,新闻工作要正确引导舆论,必须讲政治,  相似文献   

20.
身为版面编辑,碰见记者,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近来缺什么稿子?”我的回答:“缺消息。”当编辑的,总希望自己编排的报纸版面为人称道。要做到这一步,办法自然很多:精心的设计,精美的图片,能使版面增色;精采的通讯和评论等,也能吸引不少读者。但报纸既为“新闻纸”,就得把提供新闻放在第一位,尤其要多为读者提供“独家新闻”。通讯、评论等虽然很重要,但适量即可,消息的需要量却大得多。然而,在一些报纸的编辑部里,消息常常成为“缺门货”。编辑手头没有多少“本报讯”可编用,只好用大块头通讯充塞版面,或者靠通讯社电稿度日子。例如有一家全国性报纸,一版主要登消息,今年一季度平均每天刊登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