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日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郭书芹 《初中生》2008,(3):56-57
为表彰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开创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这位71岁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现据此编制一组预测题,供2008年高考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4.
[190 1] 瑞典皇家科学院成立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并首次颁奖。诺贝尔奖具有世界最高荣誉 ,设有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和平五项奖。 (首次设有设立经济学奖 )[190 2 ] 法国科学家维尔纳叶利用焰熔法制成人造刚玉。[190 6] 德国化学家哈伯 (FritzHaber 1888-193 4 )用金属锇做催化剂 ,在 60 0℃ ,2 0 6× 10 7帕压强下 ,人工合成氨气。为氨的大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此项成果获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190 7] 美国化学家贝克兰首次合成酚醛树酯。后于 1910年建成日产 180kg的工厂。中国旅欧化学工作者李景镐等人在欧洲…  相似文献   

5.
“飞秒化学”与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9年 1 0月 1 2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具有埃及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 (AhmedH .Zewail) ,他的研究成果使“运用激光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泽维尔是在黎明时分的睡梦中接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电话通知的 ,此时离正式宣布获奖者还有 2 0分钟 .打电话者对打扰泽维尔睡眠表示歉意 ,然后宣称 :“这将是你一生中最后的 2 0分钟平静” ,随之而来的获奖喜讯使泽维尔兴奋不己 .泽维尔 1 946年出生在埃及并在那里长大 ,他在埃及亚历山大大学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 …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王冠向他袭来 1986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这一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哈佛大学达德利·赫希巴赫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李远哲教授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翰·查尔斯·波拉尼教授。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公告说:“李远哲进一步发展了交叉分子线束方法,把它用于研究一般反应,“他们的研究对化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人们得以详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化学奖是一种国际学术大奖,是化学界的最高奖励.每年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这一无比珍贵的荣誉授予对化学科学有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为表彰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开创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这位71岁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一次活动上举杯.瑞典皇家科学院当日宣布,格哈德·埃特尔因为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诺贝尔奖为载体的习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  相似文献   

11.
报刊横览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科学家欧拉 对碳阳离子化学研究作出贡献 199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乔治·欧拉(GEORGE AOLAH),因为他对碳阳离子化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21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的。  相似文献   

12.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9年10月7日宣布: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尤纳斯三人共同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奖金,以表彰他们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一名法国科学家和两名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委员会在文告中称,他们是因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而获奖的.这一方法是研究碳原子之间的化学联系是如何建立和分解的,是一种产生化学反应的关键方法.以他们的发现为基础,学术界和工业界掀起了研究烯烃复分解反应、设计合成新型有机物质的热潮.新的合成过程更简单快捷,生产效率更高,副产品更少,产生的有害废物也更少,有利于保护环境,是“绿色化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多次陈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从2012年起,全国各大化学教学杂志陆续刊出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关文章。这一切不仅是为了提升化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技术走进化学课堂,并能成为化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对化学实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化学实验课件的产生为化学课堂活跃了气氛、增添了色彩。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化学实验课件在化学课堂的地位;化学实验课件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实验课件使实验现象更为清晰;化学实验课件能显示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7年10月10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的格哈德·埃特尔教授,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领域取得的开拓性成就。一、表面科学和合成氨  相似文献   

17.
接第6期   [素材1]   用中文发言   1976年10月18日,年仅40岁的丁肇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激动幸福的时刻,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庄重而神圣的决定,通知瑞典皇家科学院:"我要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发言."瑞典皇家科学院积极、友好地表示欢迎.但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又不无担心地问:"谁来做翻译?"丁肇中回答:"我自己做翻译."这一消息见报后,深深感染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   ……  相似文献   

18.
为实施网上教育 ,美国 Peregrine出版公司于 1997年创立了化学园地 ( ChemistryPlace) ,生物园地 ( Biology Place)和心理学园地 ( Psychology Place)教育站点 ,并对这些站点进行经常性维护。本文简要介绍化学园地站点。化学园地站点以化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化学爱好者为读者对象。站点开办的目的在于 :通过网上互动教学使读者掌握重要化学原理和化学过程 ;以国际著名教科书为蓝本设计模拟测验帮助读者掌握所学内容 ;为读者及时提供化学学科新闻 ;为读者与富有经验的化学教师交流学习心得提供方便 ;推荐因特网上重要化学资源。化学园地…  相似文献   

19.
1997年诺贝尔物理、化学、医学和经济学奖@柯林1997年诺贝尔物理、化学、医学和经济学奖柯林编译陈娜校物理奖:用激光冷却和捕捉原子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5日宣布,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位科学家分享。他们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朱棣文教授,法国法兰西学院的...  相似文献   

20.
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始终贯穿着概念与理论的学习,而且直接影响到化学知识的掌握。本文就概念与理论的学习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化学概念与理论学习的一般过程化学概念与理论学习的一般过程可概括为:感知→加工理解、形成概念→联系、整合→运用、迁移。1.感知阶段:就是通过阅读、听课、观察、重复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