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维克多·雨果(1802——1885)逝世100周年快到了。在纪念雨果的日子里,笔者在这里粗略地谈谈其代表作《悲惨世界》的创作方法,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就教于同行和读者,参加对雨果的纪念活动。维克多·雨果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这大概是世界公认的。但是其代表作《悲惨世界》是一部怎样的作品,是浪漫主义作品,还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目前在我国说法不一。有的说:“《悲惨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其理由是“小说的很多章节,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如冉·阿让被迫害的经历,芳汀的悲惨命运,以及滑铁卢战役,1832年巴黎的街垒战等,都写得比较真  相似文献   

2.
雨果:浪漫主义的领袖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法国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 法国文学史上最具才华的作家之一。《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是雨果最著名的小说。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1827年发表历史剧《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提出了系统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杰作。作品展示了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大全景,是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深刻反映了时代的问题。《悲惨世界》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灵魂之战,是一段完整的心灵朝圣历程,它给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以诸多有益的启发[1]。  相似文献   

4.
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相似文献   

5.
大师小传维克多·雨果(l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诗人。19世纪前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一生创作的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成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辉煌的遗产。雨果的创作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的主导思想。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其中《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6.
<正>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和代表作家,又是积极的政治活动家和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具有巨大思想力量和艺术价值的浪漫主义长篇历史小说,发表于1831年。1830年前后,整个欧洲处于政治大动荡之中,封建反动势力同资产阶级进行了复辟与  相似文献   

7.
雨果小传     
维克多·雨果,法国诗人、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文学生涯长达60年之久,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贡献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雨果出生于1802年,当时正值拿破"仑帝国的鼎盛时期。祖父是一位普通的木匠,父亲则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雨果天资聪慧,喜欢读书,9岁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就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20岁时因发表诗集《颂歌与杂诗》,获得国王路易十八赏赐的年金。1830年7月…  相似文献   

8.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十九世纪伟大作家。在欧洲浪漫主义艺苑里,雨果的小说格局非凡,色彩鲜艳,独树一帜,达到了积极浪漫主义的高峰。他的小说鲜明地贯穿着人道主义的激情,以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比的艺术法则,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一幅幅光明与黑暗殊死抗争的画卷。  相似文献   

9.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一生著作等身,他的小说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海上劳工》等都为我国读者所熟知和喜爱。法国作家阿拉贡曾经说过:“全世界人民由于雨果认识了法国,就像由于但丁认识了意大利,由于莎士比亚认识了英国,由于普希金认识了俄国,由于歌德认识了德国。”由此可见雨果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885年6月雨果逝世,法国举国哀悼,巴黎万人空巷为他送行。雨果的一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他既是文学家又是斗士,一生笔耕不辍,又积极参加实际政治斗争。就像伏尔泰、…  相似文献   

10.
一、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在雨果的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部作品起意于青年时代,到流放时才完成;它是整整三十年思考和多年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悲惨世界》不仅是雨果规模最大的一部探讨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而且是作家整个思想和艺术发展时期的总结。《悲惨世界》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人民生活的长篇史诗,表明雨果特别关心当代生活,同情普通人民,憎恨社会不公平。  相似文献   

11.
《红与黑》问世160年来,对它的评论焦点几乎全都集中在对主人公于连的认识上。人们却很少谈到这部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作品的浪漫主义成分。国内较有影响的一些外国文学教材,在分析《红与黑》的艺术特色时,也都忽视了这一问题。一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从时间上说,它的产生和发展,同法国后期浪漫主义几乎是齐头并进的,雨果的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同《红与黑》几乎是写于同一年。多数早期批判现  相似文献   

12.
维克多·雨果(1802—1885)其所以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艺运动的领袖、浪漫派的灵魂,不仅因为他撰写了许多浪漫主义理论著作,指导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创作了一系列浪漫主义的诗歌、戏剧和小说,给法国浪漫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雨果的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中,《巴黎圣母院》是一个典型的艺术范本。它具备着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一切要素,鲜明地反映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文艺观。  相似文献   

13.
在群星灿烂的法国作家行列里,有一颗光芒四射的巨星,他就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旗手、法兰西民族的伟大儿子——维克多·雨果。  相似文献   

14.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他写过大量小说、戏剧、诗歌和评论,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和《九三年》(1874)都曾翻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在全球广泛流传。雨果的父亲曾在拿破仑统治下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作过城防司令,少年雨果随父住在马德里,那里有一所西班牙贵族学校——神学  相似文献   

15.
浅谈《巴黎圣母院》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 《现代语文》2006,(1):75-75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诸方面都有重大建树。在文学领域,贡献最大的是小说创作,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海上捞工》等。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形象,歌颂了劳动者的光明磊落、诚实善良,谴责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教会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表现了仁慈与爱情创造人间奇迹的人道主义思想。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作者成功地运用了紧张非凡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和无处不在的对比等浪漫主义表现方法。而其中,…  相似文献   

16.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小说始终贯穿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美与丑、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相对照的创作原则。这一对照艺术原则在小说中得以多方面的实践和运用 ,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展开的背景对比、情节与场景对比、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人物自身的美丑对比 ,以及人物不同阶段的性格对比这几个方面。雨果运用多样的手法 ,通过小说中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比的艺术原则 ,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 ,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展示 15世纪法国社会光明与黑暗殊死抗争的画卷 ,表现了他一贯创作的核心———以仁爱为基础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维克多·雨果简介维克多·雨果(1802-1885),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贝尚松省的军人家庭。父亲曾随拿破仑转战南欧,后来宣誓效忠波旁王朝,母亲信奉旧教,是王室的拥护者,这对雨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1岁时,雨果随母亲来到巴黎,住在古老的修道院里;中学时代,开始写诗,而且立志“成为夏多布里昂,否则别无他志”。18世纪20年代,雨果政治上从保皇主义转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学上从古典主义转到浪漫主义。1827年,他发表了剧本《克伦威尔》和序言,完全站到了浪漫主义一边。1831年,雨果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这是他的第一部杰出的小…  相似文献   

19.
吉利亚特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海上劳工》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劳动者的正面形象。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理想。从美感效应的角度审视这一艺术形象,笔者认为,这一形象最引人动情的美感特征非“崇高”莫属。作者通过吉利亚特形象的塑造,为文艺作品创造崇高美的艺术典型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关比较文学方面的论述十分丰富。这些论述发展了他的比较文学观,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鲁迅一生学习、研究、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尤其对十九世纪所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分熟悉。他十分推崇浪漫主义作家拜伦、雪莱、雨果、海涅、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获凯维支和裴多菲等人,也非常喜爱果戈理、契河夫、显克微支等现实主义作家,将他们那种富有反抗精神的文艺思想和创作介绍给中国人民。1907年鲁迅写下了第一篇富有比较文学特色的论文《摩罗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