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境影响和制约语义,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境对意义理解具有制约、解释作用.因此,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话语含义与语法、句法、静态的语义间不是单纯的线形关系,而是与上述各项以及语用选项呈网络关系。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和关联理论从语境的角度对话语的含义进行分析、探讨,并论证、阐述话语理解过程中话语含义与语境的关系、语境的认知、语境的特点及构建,可以为语言理解和运用提供更加充分、深刻、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语境、语用推理以及合作原则,构成隐喻的主要逻辑支点。它们虽然各司其职,但同时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系统。语境为隐喻推理提供了前提和依据。合作原则揭示了受者试图消除隐喻话语语义不协调性或冲突性的逻辑动机。语用推理解释了隐喻话语理解的逻辑缘由。在这个动态的推理过程中,受者在语境的帮助下,从隐喻话语的辞表过渡到辞里,完成隐喻的语义转移,推导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文化语境是语境中影响交际话语语义理解的主要因素。英汉两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习俗、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可以说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文化的反映。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在交际的过程中,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双方的话语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把握文化语境对交际话语语义理解的影响是实现成功的英汉交际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话语理解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理解话语需借助语境。语境是认知性质的,是变项。要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才能正确理解话语。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影响。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说话语的理解程度取决于听话人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境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语境影响着话语的表达和理解.社交语境对话语理解有什么作用,下面试作初步探讨.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语言总是在大大小小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即语境."语言学家对语境的解释大体有两种.一种把语境解释为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语言活动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这此因素系统地决定了话语的形式,话语的合适性及话语的意义.另一种把语境解释为语言活动参与者所共有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使听话人得以理解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所表达的意义.这两种解释虽然提法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何兆熊,1987).  相似文献   

7.
彭小妹 《考试周刊》2009,(11):37-38
语言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详细讨论了语义空位在话语理解中产生的方式.并通过关联理论与具体语言现象分析了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关联论和空间复合论的角度探析了语言幽默的语义作用过程。通过对语言幽默语义形态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理解语言幽默的过程中,当新信息与已知语境假设发生冲突时,人们需要舍弃原有的语境假设,寻求新的、最佳相关的语境假设,并将它与新信息进行概念复合,以作出新的、合理的解释。这两种理论相结合对幽默的语义作用过程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是理解幽默效果和语义跃迁过程的重要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
在话语接受中,人们都会借助语义联想去理解对方的表达意图,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共同的思维习惯造成了共同的联想机制,因而形成了语义联想的趋同性,但是,话语理解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相同的语话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作出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话语接受中语义联想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语义联想是话语理解中的客观存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共同的思维习贯造就了共同的联想机制,因而就形成了语义联想的趋同性。其中包括积极认同对方言语动机的态度趋同和语义联想方式等方面的共同性.另一方面,话语理解又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语境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对不同的人来说,会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语义联想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境与话语意义推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对话语意义的理解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文章区分了传统语境和认知语境,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从认知语境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它在话语意义推导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就是认知主体对认知语境假设不断推理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的新理论,它对话语理解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状态进行了解释。文章尝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听力理解的构建过程,指出它实际上就是语境化的过程及构建语境的过程。关联理论对深入研究英语听力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听力教学应该着重于学生语境建构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境是关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语境观揭示语义推理的认知心理依据和心理状态,话语理解是一个"认知-推理"的动态化过程。与传统的语境相比,认知语境具有动态性、主体性和整体性。文章分析了认知语境的理论依据和特征,探讨认知语境在人类交际中话语理解的作用,从而达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4.
吕媛 《双语学习》2007,(12M):22-22
传统语境观把语境视为静态的事物,将交际双方视为被动的参与者。认知语境观以解释话语,动态理解过程为主要目的。动态语境观与新兴的教育手段相联系。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活动。关联理论把语境看作是变项,把交际活动看作是利用语境假设来研究话语内容的学科。这里的语境假设可以理解为产生于人们的认知语境,即人们对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支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的认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常利用认知语境中的内容来对话语进行理解和推导,有助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突显了语境的重要性,为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根据该理论,从话语生成与理解的认知性解释可以看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制约性.也就是说话语的生成与理解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双语的互动,翻译中词义的正确选择需要依靠语境.而文化语境是翻译中理解和表达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文化语境从而获得正确的语义选择是翻译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语境理论相关内容,解释了文化语境线索在翻译过程中对词义选择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话语的理解,就是对语义的理解。认知是一个哲学因素,引用哲学因素到语言学研究领域,是人类研究语言学的一大进步。所谓认知语境,就是客观世界和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人的知识。认知语境不仅有助于对话语本身的理解,更能清楚地表明交际意图。所以,离开认知语境的语义理解一定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9.
在话语接受中 ,人们都会借助语义联想去理解对方的表达意图。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共同的思维习惯造成了共同的联想机制 ,因而形成了语义联想的趋同性。但是 ,话语理解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对不同的人来说 ,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 ,作出不同的理解 ,这就是话语接受中语义联想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认知语境与对话理解进行了探讨,认为与传统语境相比,认知语境更清楚更有力地解释了语境对话语生成和理解的作用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