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激情四射、万众瞩目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极具魅力和观赏性。 随着“20以内减法”教学的完成,学生们已经学完20以内所有的计算类型。我正打算准备一堂综合练习课,忽一闪念,  相似文献   

2.
口算是不借助于计算工具,不用书面表示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是笔算的基础,它具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是训练思想敏捷性的良好手段,在小学阶段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我在小学第一学年的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在加强口算训练,培养口算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程第一学段口算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等相关口算内容。一、学生"口算错误"原因调查2009年1月和5月,我校根据教学进度的完成情况,组织了中心民族小学一至三年级6个班进行了口算能力的调查和达标测试,并对学生的口算达标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对这一学段口算内容学生出错的类  相似文献   

4.
上课铃声响了,一堂关于《万以内加减法不连续进位笔算加法》的教研课拉开了它的序幕。教师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作了精心准备,买了一大堆铅笔放在讲桌上,上课时先复习100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教师出示了口算卡片,学生以“开火车”形式进行口算,学生每答对一道题,教师表示“真聪明”、“真能干”,或者全班学生同声表扬“你棒!  相似文献   

5.
“9加几”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3~84页的内容,它是教学用“凑十法”口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本节课我尝试运用讲故事、编儿歌等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准备练习”这一环节中,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相似文献   

6.
固原县城关二小青年教师张新坤的一堂一年级数学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将这课堂的教学片断介绍如下.课一开始,张老师把事前准备好的数学练习卡片(10以内加、减法七题,20以内加、减法十三题和100以内数的组成九题)发给学生,要求在四分钟内做完.(评:这套基本口算练习既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又为新课作了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师教完2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安排了一节复习课,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节课共分为四个教学步骤。一、口算训练口算训练共23道题,其中8道题是连  相似文献   

8.
<正>一、加强口算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口算是提高计算速度的基础,只有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孩子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一年级所学的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二年级所学的乘法口诀,这些都是以后计算的基础,要想基础扎实就必须非常熟练,做到又快又准。因此,我每天安排35分钟时间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一  相似文献   

9.
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实践表明,要使学生的口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光靠繁复的训练是不能奏效的,只有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灵活的口算方法,才能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据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口算方法的教学. 一、抓好基本口算方法的教学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主要是口算教学,从20以内的加减法到利用乘法表求积求商,都离不开基本的口算方法.而且这些基本口算  相似文献   

10.
关勇 《师道》2009,(1):24-24
听一年级的一堂课,是20以内加减法的一堂综合练习课,最后一个环节是口算比赛,学生的口算相当出色,正确率100%,速度平均达39题/分。我心里一颤:一定是魔鬼训练。下课后,我们请教了授课老师,答曰:用体育竞赛专用的秒表计时?我问:有例外吗?答:没有,人人过关。  相似文献   

11.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我在“发展小学生的智力”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通过口算训练来锻炼学生的思维的尝试。一、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我从一年级起就要求学生口算正确、迅速,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要求全班学生做到脱口而出,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  相似文献   

12.
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3页例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一】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二年级同学准备坐船"去鸟岛"的场景图。)  相似文献   

13.
笔算是重点,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提高口算能力入手。去年,我室在胜利路小学一年级进行了口算训练的初步实验和探索。现将实验情况简介如下,请同道指教。 (一)口算训练的步骤。训练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做好口算的准备工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重温读数、数数、写数及数的分解。以数的组成与分解为训练重点,做到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第二步,让学生正确地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这一步是整个口算训练的重点,因为基本口算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低年级的基本口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20以内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相应的退位减法(其中包括1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口算能力。一、打好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10以内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我教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认识数和数序的基础上,抓住10以内数的组成这个重点,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教数8时,抓住8的组成这个重点,启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第20页例1、例2。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法则,并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相似文献   

16.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较好地掌握口算步骤,打好口算基础,形成口算技能,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摆学具说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道理;2会说口算步骤;3能正确口算;4培养学生的操作、语言表达和计算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难点是会说口算步骤。一、以旧引新加强联系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是20以内进位加…  相似文献   

17.
程洁 《教育艺术》2013,(11):40-41
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看起来很简单的计算,小学生却总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老师们感到十分困惑。如何减少学生的计算失误,避免学生的计算重复性失误呢?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一些比较适用的方法,让学生走好"五步",计算失误明显减少,效果不错。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精准度"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小学生进行数学计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任何一道计算题,都包含着若干道口算题,比如,计算52-27这道题,包含着20以内的减法口算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计算教学一直是"双基"落实的重中之重,它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与发展。一年级的计算教学多为口算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这些内容是学生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所以对于这一内容,我坚持"六字方针":基础(扎实)、能力(简捷)、习惯(认真),然而当我的教学理念遭遇到家长们的口算提前辅导时,我开始感到困惑了……发现:我只会用妈妈教的方法口算下面是一节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口  相似文献   

19.
一年级新入学儿童的加减法基本口算能力很不平衡.10以内加法的口算能力很强,10以内减法的口算能力比较强.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比较弱,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能力很弱.数学教学中应重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教学;加强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教学;科学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训练.教材编写时,减法练习题量可适当多于加法.学校和幼儿园之间应多进行幼小衔接方面的沟通.  相似文献   

20.
王素琴 《江西教育》2005,(14):30-31
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读、写,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知道了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几就表示几个一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以下是甲乙两位老师执教这节常规口算课的教学片段对比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