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宁 《甘肃教育》2014,(5):53-53
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有“课本就是一个范例”、“整个大千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要改变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局面,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学内容,有效落实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是课程改革的一门新课程.我认为上好科学课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素质修养.手中的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惟一依据,而是越来越成为一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范例.教师也不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教师正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还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能动地处理教材,倡导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如何根据生物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是当前生物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新课程下生物教材处理要把握好六要点。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归宿和宗旨。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其作用既体现在课程的实施与二次开发上,更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主导作用上。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核心资源,因此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活用教材——“用”教材“教”。其最终目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各种素养,从而达到由“教”走向“不需教”、从“学会”走向“会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还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能动地处理教材,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如何根据生物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是当前生物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新课程下生物教材处理要把握好六要点。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还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能动地处理教材,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如何根据生物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是当前生物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新课程下生物教材处理要把握好六要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材的使用呈现出与旧课程不同的理念,这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倡,意在提醒教师,教材不是“圣经”“法典”,而是教学所凭借的资源,因此理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立足“一切为了学生”的出发点,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教”和“学”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当然,“用教材教”关键是“用”,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还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能动地处理教材,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如何根据生物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是当前生物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高效的数学课堂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挖掘教材,成就精彩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它虽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仍是主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不能机械地再现数学教材,被动地适应数学教材,而应做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让教材更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对如何用教材、教教材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认识到“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重要性。“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提出,极大地解放了教材对教师的束缚,教师们纷纷运用各种手段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使得课堂精彩纷呈,学生兴趣盎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有些教师过于习惯对教材的“灵活”调整,过于追求课堂的气氛,  相似文献   

11.
施国旺 《教育文汇》2013,(13):29-30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经成为老师使用教材的共识。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积极开发、补充和创新,才能使教材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彰显出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功夫,底蕴十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积极转变教材观,必然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这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13.
庞海峰 《新课程研究》2009,(11):133-134
长期以来,“教材”被误以为是数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致使互动的、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被解释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以外,还存在以下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教材”被误以为是数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致使互动的、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被解释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以外,还存在以下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有机整合是高中数学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和必然产物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可见,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进行有机整合是符合课改理念的,也是有助于实现数学课程目标最大化。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有机整合来确保教学目标实现最大化,进而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紧密联系的学科,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使学生完全理解性地接受、消化数学知识,仅凭传统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到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使教材“活”起来,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6.
新的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学生发展的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是教学的凭借和资源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许多教师改变了将教材视为圭臬的教书匠心态.不断努力地实施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深刻转变.这与新课标“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的理念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向传统的教学提出新的挑战。新课程呼唤教师转变角色,由“教”转向“导”.由传授者、指导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从备教材走向备学生、备主体,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也就是说,主体教学取向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尤其是中考思想政治实施开卷考试后,更应积极进行主体教学的教育教学探讨。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主体教学取向。所谓“主体教学”也叫“参与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发和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那种“先备教材,后教教材”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材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教学的惟一资源。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是教学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为教师多渠道地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9.
张丽 《语文天地》2013,(10):31-32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2004年推出至今就以选文量的增加与呈现方式的大胆创新彰显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选择和创造的空间。教材编写组实际上期待语文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意在提醒教师,教材不是“圣经”“法典”,而是教学所凭借的资源。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人对教材的使用感受,谈谈对这一适应新课改而诞生的实验教材的整合运用。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汲取了各国课程改革的精华,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的理念等。但新课程改革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在传统课程中,学科本位的思想相当普遍,教书是第一位的,育人成了附带的产品。对“数学教师”的理解是,我是教数学的,要教给学生足够多的数学知识,至于其它的就不是我的事。数学教师成了传授数学知识的专业人士。事实上,作为“教”数学的教师,数学教师的角色首先是一个教师,他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实现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