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夏日,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大凡患过多年糖尿病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体内血糖的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一般的情况下,冬天血糖要比春秋高,而夏天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一些轻度糖尿病患者,一到夏天,血糖趋于正常,以为是病好了,但到了秋凉,血糖又会升高,问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不得不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因其病程漫长且并发症众多,每年消耗了大量公共卫生资源,但却无法遏制其不断蔓延的趋势。血糖水平的日常监测对于糖尿病的有效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血糖仪成为糖尿病患者监控血糖的有力工具。近几十年来血糖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由于传统有创或微创血糖仪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潜在的感染风险,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成为诸多研究机构及公司的研究热点。文章分别介绍了微创血糖仪与主流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分析并讨论了血糖仪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富贵病"之一。人们对于糖尿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根据最近的医学报道,有一点需要我们事先提防:流行感冒会引发糖尿病。我们吃进去的淀粉类食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了葡萄糖,然后经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这就是所谓的"血糖"。血糖随着血液循环运  相似文献   

4.
猪血中含有大量卵磷脂 三高老人适宜吃猪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元 《今日科苑》2005,(4):48-48
在各种慢性病对老年朋友“情有独钟”的今天,患上了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就意味着要少吃高脂肪类食物了。这对于许多嗜食肉类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件非常痛苦的事。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4)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价值。方法:针对70例本医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是抽取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5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比对两组护理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血糖指标。结果:(1)糖尿病患者护理前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并发症防治掌握水平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患者护理前血糖指标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短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有所提升,其血糖指标得以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拉萨市居民血糖、血脂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570名居民的血糖、血脂进行检测,分析其血糖、血脂水平的年龄及性别分布,血糖、血脂水平随年龄变化趋势,以及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和血脂异常状况。结果调查对象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分别为(6.1±3.8)mmol·L和(15.6±14.5)mmol·L,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4.1±1.0)mmol·L、(2.4±0.8)mmo l·L、(1.2±0.3)mmol·L和(1.0士0.5)mmol·L。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1.9%、65.8%、64.4%,但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拉萨市城关区的血糖、血脂异常情况不容乐观,要加强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及均衡饮食,做到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7.
殳雪怡 《今日科苑》2007,(5):108-108
优降糖是第二代的磺脲类口服降搪药,降糖作用相对较强,作用时间长,持续24小时。对于一些血糖明显升高的病人,短时间内就可以见到明显的疗效,而且价格很便宜,很多病人都愿意用此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网球运动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6名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应用网球运动方法干预24周,对照组不作特殊干预,实验前后分别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网球运动能降低中老年糖耐量降低患者血糖,降低其转变为糖尿病患者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西藏拉萨市早产儿出生72小时内的血糖异常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出生的50例早产儿,取早产儿足跟部的血分析其血糖特点,回顾性分析早产儿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50例早产儿中有低血糖患儿24例,高血糖患儿4例。早产儿血糖水平的高低受到分娩方式、母亲因素、早产儿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患儿血糖水平分析清楚后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患儿临床症状逐渐好转。结论早产儿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像西藏拉萨这样的低氧高原地区出生的早产儿,在出生后3天内进行血糖监测是很有必要的,及时监测有利于防止早产儿出现血糖紊乱,减少患儿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以元极医学理论为指导,病人自己坚持练功,元极教师发放三元能量,对31例糖尿病人进行调治,血糖、尿糖降低显著,症状明显改善。病人调治第15d和第30d,有效率均达90.3%,表明以元极功法调治糖尿病患者,对于改善病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作为一种极易被引发的疾病,患者数量比较多,是当前社会上比较引人关注的几种疾病之一。但是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研制出根治这种疾病的有效办法,所以现在比较通用的治疗办法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患者体内的血糖,来防止血糖过高而造成的人体器官受到的损伤。糖尿病其成因一般是遗传性和长时间的外界影响造成的器官病变,导致胰岛素的分泌相较于正常水平来说比较低。中国医学界比较著名的事件就是中国科学家在一九六五年首次将胰岛素全合成成功,这一成果对于国内糖尿病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的使用剂量和估算,和患者的血糖水平息息相关。在降低病人血糖的同时,也要警惕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对于老人来说,每天摄入食物总量中应有1/3是蔬菜水果。一天戍该吃到5种不同的蔬菜水果,其中每种蔬菜水果应食用80克。保证每顿饭应当有1~2种蔬菜,而水果则该放在两餐之间吃而不是饭后,这样有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应文辉 《金秋科苑》2008,(15):90-90
对于老人来说,每天摄入食物总量中应有1/3是蔬菜水果。一天戍该吃到5种不同的蔬菜水果,其中每种蔬菜水果应食用80克。保证每顿饭应当有1~2种蔬菜,而水果则该放在两餐之间吃而不是饭后,这样有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综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妊娠糖尿病是一个重要的处理手段,对患者血糖控制、改善异常妊娠结果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文章从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方面综述护理干预妊娠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为妊娠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现在的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不仅治疗难度很高,患者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更为恶劣的是,从数据来看,糖尿病患者增长率亦呈升高趋势,它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对大家的日常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而且对于众多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的有创检测简直就是一件非常煎熬的事情,因此,研制出安全且可靠的无创血糖检测方法不可懈怠。本文则主要介绍了几种现在已有的人体无创血糖检测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旋光法、荧光法、光声光谱法、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和反离子渗透法的检测原理及其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旋光法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17.
<正>人体在进食后会释放两种名为GLP-1和GIP的激素,这样血糖水平才能保持稳定。其中,GLP-1还负责遏制饥饿感。对于患有二型糖尿病的人来说,中断这些激素可能会导致低血糖。来自德国的科研小组据此在原有组合中又添加了一种胰高血糖素。它作用的方式与前两种激素不同。胰高血糖素发送信号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9)
为了了解不同的健康指导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健康指导,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凌晨3点血糖、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等方面获得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陆丽荣 《大众科技》2017,19(11):71-73
目的:探讨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7年2月~2017年3月护理的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和护理诊断,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结果:该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波动大,右侧肢体偏瘫对其生活信心打击大,因此,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态度消极。通过反复沟通,循序渐进的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时患者治疗依从性好,积极主动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空腹血糖6.7~8.4mmol/L,餐后2h血糖8.0~11.7mmol/L右侧上下肢肌力3级恢复至肌力4级。结论:对于需要改变患者的不良疾病行为时,应充分尊重患者个人意愿,并且需要从小方面着手,过程中观察患者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当患者依从性较差时,及时交流找出原因,早期制定护理方案,尽快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群日益增加,疾病负担沉重。伴随着全球和我国智慧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糖尿病血糖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片诊断、健康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多方面试点和应用,对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建立适应疫情防控需要的糖尿病远程健康管理等显示了良好的前景。然而,在数据质量与整合、实践应用和医学伦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挑战,需要医生、信息技术人员、管理者等紧密合作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