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奏好课堂教学的第一音--谈语文教学课堂导语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的导入会对学生起到收心、引趣、激情、启思的作用,良好的导入就已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情感导入、知识导入、析题导入、背景导入、实物导入、质疑导入、电教手段导入七个方面总结了导语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产生兴趣?达到想学、爱学、学好的目的。 一、有趣的导言,是学生学好地理课的前题 在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部分,犹如一篇好的开场白精彩的导入新课,对新旧  相似文献   

3.
导入三法     
游戏导入,以动激趣。数学新课导入应注意采用游戏法教学,在游戏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判断、理解、综合等能力。如讲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定理证明时,让学生进行一画、二量、三算、四剪、五拼、六议等游戏活动。 趣题导入,以趣激趣。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趣题导入也可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我用了这样一道趣题导入: "小鸡小狗四十九,一百只脚地上走,请问几只鸡来几只狗 ?"题目一出现,同学们就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起。 悬念…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教学技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我们认为,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可以总结归纳为十项,具体如下:一、导入技能。导入技能是教师有目的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它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中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导入技能可以分为:悬念导入、旧知识导入、直观导入、实验导入、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故事导入、释题导入、设疑导入等类…  相似文献   

5.
周海燕 《考试周刊》2011,(90):89-90
小学数学新课的导人没有固定的模式。新课的导入要紧密结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从学生的角度、班级整体的接受理解能力来考虑,灵活运用概念、方法、题义等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导入的方式林林总总、精彩纷呈。相信只要导入得好,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几年来,通过借鉴同行的经验与自身的实践,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作了一些尝试,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方法如下:1.直接释题导入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理解了题目就能理解到作者的内心世界。直接释题导入法不仅让学生了解题目的意思,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要讲究科学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依据教学大纲细目,农村小学实际,教材目标要求,采用恰当的导入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现介绍我们探讨的几种导入方法: 1.实物导入法 对有些平时学生常见而不仔细观察或平时难以见到的物体,教师可先出示实物,标本或模型等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各种各样的种子》可先出示许多种子,让学生辨认。然后揭题。 2.游戏导入法 老师设计游戏,创设情境,在游戏  相似文献   

8.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等.很多时候,教师都是开门见山地引出新课。被动地、忠实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常给出一些高考题作为例题,然后给学生讲演.而对学生来说,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并没有真正从中感悟、发现、建立、理解有关的数学内容;或者由于有些导入的内容本身就比较晦涩难懂,学生没有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9.
黄桂林 《云南教育》2000,(21):24-2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使新课导入能够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活动、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手段,教师须讲究其辩证法。   一、速度的快和慢   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浮饰。”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序幕,须快捷入题,以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学生与教师、与教材的距离,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但因课文内容不同,导入新课在“快”的总原则下,还要因文而异,灵活安排,快慢相宜。如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导入新课可由题激疑,引发学习兴趣;可剖析课题,揣摩…  相似文献   

10.
语文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方法有:启动原有认知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抓住文题,激趣导入;巧设圈套导入;设置悬念导入。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一个好的导入。能立疑激趣,牵动学生的思绪。促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求知欲旺盛的状态,对本课课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导入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成功的导入是建立在‘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2.
巧导入题,激发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要靠教师的巧妙引导和激发,以巧激趣,才会产生乐学效应。无论是以何种方法入题,教师都应突出自己的“巧功”。准确、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随机应变和借题发挥的能力,是实现巧导入题、激发兴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导入是指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教学程序和轨道的教学行的学习作铺垫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导入类型有入境激情式、 提问质疑式、回忆联想式、寓乐激趣式、释题直入式等。导入要有启发性、针 对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用“问题”导入新课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导入新课讲求活,富启发性,入题自然而有铺垫作用。导入形式和思路多种多样,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就是课堂教学的“凤头”,就是成功的导入。一、“问题设计”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结合实际,能促进  相似文献   

15.
导入技能是老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所以新课的导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起着课堂教学第一反馈作用,是教师首次进入课堂调控的依据。所以导入必须具有针对性、关联性、启发性、趣味性、多样性、简明性。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有直接导入、启动原有认识导入、激发情趣导入、简介导入、释题导入、类比导入。但任何一种导入方法的运用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生活阅历,认知水平,不同年级的认知结构,心理因素及生理特点的差别,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小…  相似文献   

16.
导入是一门艺术,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整堂课的兴趣语文教学中,我们可用品题解读、故事渲染、巧设疑问、创设情境等方法导入新课,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一、谈话导入,引出文题 二、整体练读,初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学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相似文献   

18.
<正>"导入"环节是任何一门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导入"环节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出或歌唱奠定了良好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教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开学第一课时的导入教学;二是每个单元第一课时的导入教学;三是每一课第一课时的导入教学;四是每课框题与  相似文献   

19.
“导入”是一节课的首要环节 ,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本课时的后继学习和课堂教学质量。好的导入方法 ,有承上启下 ,降低认知坡度 ,分散教学难点以及启迪思维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等作用。为了让“导入题”充分发挥应有功能 ,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始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并紧扣教材内容 ,从“趣、比、动”三个方面精心设计导入题。实践证明 ,课堂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其具体做法是 :一、情趣导入 ,激发兴趣就是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诱发儿童好奇心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较短的时间里 ,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最佳状态。如教被除数、除数…  相似文献   

20.
“导入”是一节课的首要环节 ,效果如何 ,将直接影响本课时的后继学习和课堂教学质量。好的导入方法 ,有承上启下 ,降低学生认知坡度 ,激发兴趣 ,主动参与学习和分散难点 ,启迪思维等作用。为了让“导入题”充分发挥应有功能 ,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始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并紧扣教材内容 ,从“趣、比、动”三个方面精心设计导入题。实践证明 ,课堂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其具体做法是 :一、情趣导入 ,激发兴趣就是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诱发儿童好奇心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较短的时间里 ,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最佳状态。如教被除数、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