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别山区域是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别山地区中小学科学教师相对匮乏,专业化水平不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导致区域内民众科学素养偏低,这已经成为制约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隐形因素。本研究以大别山区域科学教育基础较好的黄梅县中小学科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获得了该县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区域内科学教师队伍的基本特征,并将城区与乡镇中小学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该县科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优化科学教师队伍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日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北京市教育资源存在的浪费现象、全市教师分布不平衡、大多数持级教师不在职或不在岗,是北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为促进首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北京教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以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为抓手,借助"国培计划"平台,幵展系列教学问题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硏究和教学法的研究,编辑了"国培计划"中小学体育培训系列教材,获得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奨。这些教材包括:《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弓顿与提升》——精选14个专题讲座,旨在从内涵更新到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农村地区(包括远郊九县和门头沟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远郊区)普通中学教师队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提供出来供市领导和教育界的同志们在研究、解决这些农村中学师资队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二是教师数量不足:三是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在对北京市十个农村地区进行了大样本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后,经过定量与定性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北京市农村地区目前主要存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模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小学校本研修模式、与城区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等四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北京市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教师队伍建设困难,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专业引领和工学矛盾突出等。  相似文献   

6.
全国各地在推行基础教育改革《音乐课程标准》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因地域差异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民族地区.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为例,研究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问题,为促进区域音乐教育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提供资鉴.  相似文献   

7.
教学软件开发流程优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教学资源有效开发与推广应用的指导原则的研究”对国内教学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在其研究中,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学软件开发流程中,在开发人员、开发团队和开发活动的实施与监控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以上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从教师自身专业化情况、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情况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情况出发,对福建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了目前福建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滞后、教师流失严重、工作压力大、培训提高机会少四个方面,分析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整体上决定着农村地区、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通过对甘肃省C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现状的调研,发现目前西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既超编又缺员;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分布不合理;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学历有待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严重,断层现象明显;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综合能力缺乏,知识结构失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来源结构单一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西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关系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体系的优劣。本文就针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巨大改变的情况下,提出了存在的诸如民族地区教师在数量、质量、待遇、工作环境、结构和民族地区教师面对的压力等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多元Logit回归模型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内部存在明显的收入差异;教师教龄、职称、荣誉称号、行政职务、班主任岗位、学校办学质量、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办学层级对教师收入影响显著。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要提高中小学校班主任津贴补助;优化校内津贴分配制度,平衡学校中层干部与普通教师的工资差距;建立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缩小教师收入的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调整工资结构,进一步强化国家和省(市)政府教师工资统筹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网络理论的网络结构和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中小学海洋科普共同体,由具有海洋科普共同愿景的海洋科研人员、涉海专业教师、海洋科普志愿者、中小学教师及政府机构人员等群体构成,通过开设海洋课程、海洋展览、海洋研学等交流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为中小学生传播海洋知识,既缓解了海洋科普教师短缺的问题,又实现了提高青少年海洋素养的目的。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验证了中小学海洋科普共同体模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中小学海洋科普成员中原有强联结的网络关系可以因结构洞的存在而重新建立新的共同体,网络成员社会资本的转换也因为中心节点而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特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2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教学自主性的特点。研究发现:(1)教学自主性的教龄和学校类型主效应非常显著,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交互作用。中学与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目的性、自发性和责任性三个维度上,小学教师显著高于中学教师。教师教学自主性各维度上均有显著教龄差异,教龄6—10年小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处于低谷期;(2)教学自主性的性别和学历主效应非常显著,两者之间交互作用非常显著。教学自主性各维度均表现为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本科教师显著高于专科教师;(3)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职称主效应非常显著,而中学教师职称没有显著主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本质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操作方法论系统,文章分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与管理哲学、管理系统科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和管理实践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要素、结构、类型和构建原则。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基于对东部、中部和西部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调查的数据,探究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结构、水平与类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是由非教学工作、工作时间、间接教学工作和直接教学工作等四个要素构成,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比较重。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水平在地区、城乡、学段、岗位、是否班主任,以及是否寄宿制学校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进一步聚类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集中体现为均衡低负荷型和非均衡高负荷型。为此,需要科学认识为教师减负,因地、因人制宜,集中攻破教师减负难题。  相似文献   

16.
推进手机移动学习:中小学教师态度与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在中小学校普及手机移动学习,这是当前国际教育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来自北京市4城区11所学校450名教师和管理者的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积极的技术产品教育应用意向,但反对中小学生持有手机和利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不同学段的教师对推进手机移动学习的需求差异非常显著,小学教师最为积极,初中教师最不积极。在中小学校推进手机移动学习,应引导学校管理者、教师转变理念,客观认识学生手机,逐步认同手机移动学习;应加强宣传,推进本土实践,吸引学校管理者、教师乐于尝试手机移动学习;应增强手机移动学习产品、资源、服务与教育者、学习者、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的融合;在政策推广方面,可以先从小学进行试点推广,中学生手机移动学习可以走社会化推进、产业推动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当前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行动研究的特点,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优势,提出中小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拟定开放务实的研究计划;应用教学叙事研究、教学反思研究、合作研究等行动研究策略,将教学工作和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过程;并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行动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Much of the research into behaviour problems and school interventions has focused on primary school‐age children. In the primary school setting, the behaviours that cause the most concern to teachers are frequently occurring but relatively minor behaviours such as calling out and interrupting the learning of others. These minor problematic behaviours have been shown to respond to low‐level interventions that are presented as written advice. The behaviours that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perceive as problematic, and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intervention, have received compar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in the researc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behaviour problems that high school teachers find most troublesome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similar behaviours were reported as troublesome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classroom compared with the primary classroom, although differences were demonstrated across year levels. Teachers were also surveyed about their preferred method of intervention/assistance for these behaviour problems. This information about intervention approaches informs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for assisting classroom teachers.  相似文献   

19.

During the 1999/2000 school year, 286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from the seven Emirates that constitute the UAE,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eachers responded to an instrument composed of 52 item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mirates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did not view modern science as only a sub-culture of the Western culture. They disagreed that Western beliefs, values and conventions are implicit aspects of science. Teachers indicated that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rn science and Arab culture. It seems that teachers lacke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component of science.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Emirates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should be informed about the social component of science. It is argued that when discussing culturally critical scientific issues, Emirates science teachers should assume the role of cultural broker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20.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当前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也鼓励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然而,基于北京市某校课例研究的分析发现,教师在实践中表现出问题意识缺乏、问题聚焦程度不够.研究设计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管理者和教师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落实课例研究的研究性,加强教师研究能力培训,以切实推动教师向研究者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