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国内地方媒体如何建构与呈现"留守儿童"相关议题,分析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日报》"留守儿童"议题的新闻内容与呈现方式.分析资料显示,《重庆日报》"留守儿童"的报道以在要闻/综合版面为主;新闻呈现方式上,主要是以消息为主、通讯/特稿/深度报道为辅,其后是评论;消息来源上仰赖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教师与学校领导、留守儿童及其家人;报道的语气以正面为主,中性次之,负面最次;在报道主题呈现上,以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为主题的报道最多,其次是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重视,再其次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在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呈现上,中性形象报道最多,正面形象次之,负面形象最少.  相似文献   

2.
对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全面呈现,往往考验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反应--对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全面呈现,往往考验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反应,以及采写灾难性新闻时选取的报道侧重方向. 6月20日重庆各区县普降暴雨,奉节县黄井水库漫堤,4人失踪6人受伤1人遇难,面对这一灾难突发事件,<重庆晨报>快速反应,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并在当天成功采集回新闻.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2008,(3):64-64
重庆都市报零售市场上竞争激烈,<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和<重庆商报>瓜分着市场.近两年来看,<重庆晨报>发展稳定,一直处于增长中,<重庆晚报>虽有波动,但总体趋势仍在增长,而<重庆时报>和<重庆商报>波动较大,市场零售销量处于震荡之中,表现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报业经营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晨报是一家区域性媒体。因此。我首先要介绍一下重庆的有关情况,这是重庆晨报经营情况分析的一个重要基础。概括来讲,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目前是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城市。  相似文献   

5.
重庆晨报5月11日—18日一周来,关于汶川地震的灾情报道十分出色。表现在下述8个特点上。第一,灾后4小时,即5月12日下午6点过,重庆晨报就迅速及时编印发行10万份号外报道汶川大地震情况,既反映了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也反映了报纸的政治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重庆晨报》报道,重庆经历的特大旱灾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李鹏同志决定捐出30万元稿费帮助重庆修建一座“母亲水窖”,以解决困难地区群众饮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重庆日报1952年正式创刊,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重庆日报为龙头,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和华龙网等为主体的综合传媒集团格局.2016年,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融合发展的决战之年,将全力推进融合发展改革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09,(9)
1995年4月28日,重庆晨报正式创刊。李鸿仁、冯泽田、毛峰组成重庆晨报首届领导班子。1996年4月25日,重庆晨报编辑出版的《重庆十八怪》面向全国公开发行,销售火爆。  相似文献   

9.
窦锋昌 《青年记者》2017,(31):47-49
8月30日,知名财经自媒体“蓝鲸”发布一条消息:《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的经营后勤部门即将合并,三报的采编业务也将于2017年年底合并.《重庆商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都隶属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是三份各有特色的都市类报纸.果真如此的话,重庆报业将会出现一次大洗牌,而“合并”会成为近年来与“休刊”“变轨”并列的第三种报刊“退出”方式.  相似文献   

10.
黄枫 《今传媒》2009,(9):28-37
我们不太在乎领先不领先.我们专注于做一个品牌媒体的所有细节和未来,心无杂念. 今传媒:张总你好!感谢你接受<今传媒>杂志的专访.通过这几天对重庆报业的走访、调查,亲眼目睹了<重庆晨报>在重庆报业中不可撼动的主流地位.重庆晨报目前所处的位置,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当前重庆的报业市场上流通着《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4家旗鼓相当的都市报,以及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2008年的5&#183;12汶川地震,重庆正好这5家报纸都做了及时、详细、准确、跟踪性的报道,遵从了各自办报理念,践行了各自办报宗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吴涛 《东南传播》2012,(1):59-61
本文选取重庆最具代表性的两份报纸《重庆日报》和《重庆晨报》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这两份报纸在5个月的时间内对重庆户改的报道,运用框架理论,对所取样本进行框架分析。探讨比较都市报和党报在框架选择上的异同点,进而延及报纸如何为政府政策宣传服务,达到更好的说服效果。以期从中得出结论与规律,以更好地为户改等与城市化相关的公共议题,政策的传播推进提供有用建议与信息。  相似文献   

13.
渝文 《今传媒》2006,(2X):59-59
重庆市5名歹徒绑架两名从事美容工作的女孩后连窜三区县一案告破。2005年12月6日,5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检察机关。12月7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法制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其中《重庆晚报》和《重庆青年报》从猎奇的角度制作标题,本末倒置、很不妥当。  相似文献   

14.
2008全面超越 7月25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在重庆举行了"重庆价值重庆机遇"的广告价值说明会.在说明会上,作为"重庆第一都市报"的重庆晨报受到了来自传媒界、广告界以及众多品牌企业的推崇.而在同一天的北京,某著名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发布了上半年全国平面媒体的广告价值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推出.2004年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重庆移动,重庆联通推出了<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和<热报>手机上网版.2005年1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移动合作推出彩信报,它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每日商报>为主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6.
媒体作为无可替代的环境意识的建构者,作为社会的信息交流中心,既是公众环保知识的主要来源,又影响着公众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判断.本文借用框架分析理论,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新闻来源、报道基调、呈现方式等7个方面对2014年2月25日(宁波市治水办挂牌成立)到2015年2月25日期间《宁波日报》中有关"五水共治"的报道进行研究.为研究方便,采用"构造周抽样法"对这一年的报纸进行抽样,在一年的不同星期里随机抽取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样本,并将这些样本形成八个"构造周"(共56期),对这56期报纸的"五水共治"相关内容进行分析.①  相似文献   

17.
石慧敏 《今传媒》2016,(2):16-17
媒介融合背景下,作为国家形象有机组成部分的区域形象,无时不刻地处在大众媒体对它的呈现与传播中.本文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新浪网等大众媒体对山西省的相关报道为例,探讨山西形象的媒体呈现,分析公众对山西形象的认知及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塑造与传播山西形象的媒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04年8月25日,《重庆时报》正式创刊,定位为综合类都市报。这样,加上以前定位综合性生活类都市报的《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报业市场出现了五路诸侯共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8月24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作为地方报纸的《重庆晨报》,为此专设了奥运专版"八月史记"来报道奥运会。本文收集了《重庆晨报》奥运会17天共计17期报纸,对"八月史记"的所有与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性冠军相关的报道共计208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作为都市报的《重庆晨报》,在对女性冠军的大量报道中突出强调女性外表美的单一特征,而忽视了女性审美表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重庆打黑波诡云谲,不久前希尔顿酒店卷入其中,被责令全面停业整顿,并有多个政府官员涉案.对此,民间传言纷起,记者探究内幕,再正常不过.然而,重庆晨报一记者却因发表相关言论被警方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