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第一次听到在商场滚打了几十年的企业老总大谈感恩,并且以此作为价值观的基础,让我有点吃惊,也有点感动. 商场是利益博弈之地,容易让人浮躁.而感恩之心是远离浮躁的一种内省.以平静的感恩心态去面对市场的竞争,去参与利益的较量,那会是怎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免费美容     
周末一下班,老婆就大呼小叫地来电:“老公,我们小区的那家商场搞促销,还有大礼赠送呢,你快回来吧,我在商场门口等你,不要错过了这良机哟!”  相似文献   

3.
我一接到老伴递给我刊院寄来的“结业证书”,眼眶一下红润了。老伴接着说:“快给你院老师去封信,感谢感谢呀!”顿时,我这起了皱纹的脸颊变成绯红绯红的了,使我一时表情显得有点尴尬。回味  相似文献   

4.
宁白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1):11-11
我第一次听到在商场滚打了几十年的企业老总大谈感恩.并且以此作为价值观的基础.让我有点吃惊,也有点感动。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的经营竞争中,人们一般认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就是要让自己的产品或研究开发能力打败竞争对手,因此各国企业都十分关注“竞争”,这样就有了“商场如战场”之说。在出版界也同样存在着这样问题,一旦有一个图书新市场被一出版社发现,一经开拓,自然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其他出版社的争相仿效,竞争也随之激烈,直至市场出现饱和状态。图书产品也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由低到高、由高到低,最后退出市场。但这时新的图书市场又  相似文献   

6.
我国今年大事多多,采访活动也很多,而我感触最深的是对北京残奥会的采访报道。 说心里话,开始时我有点“畏难情绪”。不是因为不喜欢残奥会,也不是因为这项工作有多累,而是因为我有一怕:怕见到那些残缺的身体,  相似文献   

7.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有点犹豫:因为它既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在自夸高明.但是,我还是想谈论此事、分析一下其中的教训,因为没有找到更适于表达意思的题目,只好用它了.  相似文献   

8.
编书浮想     
编书浮想谷苇编定一本小书,朋友建议我写一篇“前言”、“后记”之类的文字。说老实话,颇使我踌躇了一下。因为,一时似乎感到无话可说,或者说是“不知从何说起”。然而,仔细想想,又似乎还有点话好说。中夜扪心,回顾大半生的日子已经过去,而从“弱冠并柔翰”至今,...  相似文献   

9.
老师:您好!今年4月,一股前所未有的“笔友热”悄悄地在军营兴起,它的出现给部队正常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在战士中形成一些不良影响,由于团、营领导采取措施得当,“笔友热”一下就降温了。这件事使我激动了,忙找连首长、战友们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写出一篇《军营兴起“笔友热”》的小调查。当我喜滋滋地去审稿时,首长们说,这样的稿子负作用大,最好不要写。我找出所有的报纸仔细对照阅读,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负作用)。在此,烦老师审阅一下(稿件附后)。此致军礼学生张远扬军营兴起“笔友热”加强思想教育,澄清弊端严格管理,落…  相似文献   

10.
办报纸的文学副刊,挺尴尬。做人,没有新闻记者那般风光,也不似文学刊物编辑那么自由自在;做工,少有机会能去追踪一下社会热点顺便扬扬名,又难有时间去制造鸿篇巨制成为大作家。恰好处于新闻与文学的夹缝中,是一种有点难受的找不准的感觉,类似于“边缘人”。但是,我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个“特殊行当”了。每周编一个版,周而  相似文献   

11.
“一脸倦容,两眼彤红,满裤子窟窿”是薛永胜给我的第一印象。去年的冬天,在下部队采访的船上,当团政委指着一位胖呼呼的中尉对我说“这是要塞区的薛干事”时,我竟有点不敢相信,不敢相信报纸上那些赫然印着“薛永胜”三字的作品竟是眼前这个“邀遏鬼”的杰作。显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糟透了。我们简单地握了一下手,便再没了言语。然而几天的采访活动下来,却使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从心底里敬佩起他来。1984年冬天,18岁的薛永胜怀着“骑马持枪走天下”的志向从山东长清应征入伍,来到了渤海深处的某海防团,当上了一名炮兵。因业余时…  相似文献   

12.
我是刊院的一名学员,是在我所在部队的干部战士蜂拥般地报名参加刊院学习时,挤进刊院大门的,又是在我们部队学员落潮般地退学风中,坚持继续学习的几个学员之一。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退学的学员都有点惋惜自己受了“文凭热”的影响,没有坚持学下来,特别是看我当了“总编”,更都有点“眼红”了。说起来倒算不上什么“总编”。团里结合施工任务办了《筑堤快报》,让我负责,我运用从《报纸编辑学》和《新闻知识》中学到的本  相似文献   

13.
自从卫慧的《上海宝贝》一书热出,中国社会便涌动着一波一波的“宝贝热”。商场出动“内衣宝贝”促销女性内衣,“你敢穿,我就敢送”,在赚取眼球时也赚足了银子。文坛流行“用身体写作”的宝贝,甚至有一美女作家成都签名售书时,竟是身着泳衣漂在泳池里为众读者挥毫签下芳名的。更令人眼热心跳的当属“足球宝贝”了,在中国足球阳刚不足球迷为假球、黑哨责怨不断之际,性感的足球宝贝们适时  相似文献   

14.
羊年的惊喜     
邮递员送来了一沓杂志,我清理了一下,忽然看到“档案时空”字样。我有点疑惑,档案馆可没征订这样的杂志。打开一看,原来是老朋友《湖南档案》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名为《档案时空》,真让我感到一阵惊喜。 我是在5年前开始接触《湖南档案》的,那时我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镇里上班。在清理档案时,我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眼里,新闻记者是既神气,又有点神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新闻记者这个职业,已逐步被世人所了解。但是,在新闻记者的背后,还有一层至今不为世人所知的编辑。他们在新闻界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带有决定性的。对于记者的采访活动,编辑有指挥权;埘于记者采写的稿件,编辑有生杀予夺权。但编辑在社会上却是默默无闻的,达实在是有点不大公平。本人对影剧界只树演员,而不大讲编导的功劳,一直有点不平之气。同样,类似于此的记者和编辑的不同待遇,我也有点打抱不平之气。这倒不是因为我近十几年来基本上是做编辑工作,而是感觉到在一个新闻单位里,编辑的地位太重要了。所以,我想说说中国编辑的事。“老爷”的“老爷”有人把记者叫做“记者老爷”,又称记者是“无冕之王”。但是,记者却又把编辑叫做“编辑老爷”,于是,编辑就成了“无冕之王”的“王中王”了。达些说法实际上是褒贬各半,而且都有些夸张,但也不无一点道理。  相似文献   

16.
我主张每个编辑都建立编辑档案。这档案当然不是人事档案,也不是书稿档案,而是编辑在伏案工作时积累起来的文书档案。我想,真正的有心人,真正以编辑作为事业的人,总多少要有点自己的工作记载。我的实践告诉我,有没有这样的档案积累大不一样,从长远着想,建立编辑档案,更是搞好编辑工作,提高编辑素质非要不可的。现在我已经积累了六十余袋编辑档案。也许那收破烂的凭他那比秤还准的眼力,会估一下说:“五十斤,给你八元钱吧?”而我哩,却视之如宝贝。它真有点什么价值没有呢?  相似文献   

17.
承伟毅 《视听界》2001,(4):58-58
当今中国的电视屏幕,样式重复、名称雷同甚至表现手法都千篇一律的电视节目“克隆”现象有日趋严重的势头。如果说节目的模仿在中国电视尚在初创阶段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在电视已成为第一媒体的今天再纷纷走“克隆”之路,似乎再也说不过去。当然,就电视节目的分类而言,要求上千家电视台的节目形式和题材完全杜绝雷同,也有点勉为其难。问题是如今有些电视台的创作人员,根本就是连脑子都懒得动一下。你有“欢乐”,我也“欢乐”;你去“相约”,我也“相约”。从节目的整体设计、内容的构思,主持人的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退休近十年的老记者。最近我在翻阅旧报纸时 ,看到去年12月16日《劳动报》上题为《上海记者上虞“恶梦一日游”宋元及其律师下周赴绍兴递诉状》的“焦点报道” ,才知道《新民周刊》记者在上虞采访时竟遭到该市地方法院副院长等人的野蛮殴打。对此我大为愤慨。新闻记者的正常采访活动 ,应当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但是 ,文章里又叙述了这样一段话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宋元当天的穿着 :用在乡下收购的土布做的米白色的中式对襟外套 ,宽大无比的牛仔裤 ,另外宋元还剃了个光头 ,上唇留了短髭。上述多少有点另类的形象究竟在整个事件中…  相似文献   

19.
再回味一下这些让人悲喜交加的网络元素,并非出于无聊,而是社会太“有聊”。 近日,一组题为“妈妈再打我一次”的四格漫画走红网络。很快,在这个基础上,网民进行了加工再创作,星座版、雾霾版、明星版、广告版纷纷出炉,掀起一股“被打热”。  相似文献   

20.
这个题目似乎有点旧了。其实,我觉得旧题新写,也有必要。理由有三:一、现在编辑队伍也在“新老交替”,不少新同志刚刚从事编辑工作,有些“忌”的地方,总该提醒一下;二、前一段,新的不正之风也波及到了编辑队伍,不能不正视这个现实;三、在报刊林立,新闻出版事业空前活跃的新形势下,应该有意识地去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为此,我想了一下,写下编辑十忌,供同志们参考。一忌改稿没思想。编辑部每天要收到大量来稿,选哪些不选哪些,总得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实际上就是编辑部的指导思想。一个头脑清醒的编辑所选的稿件,不仅能够适合编辑部的意图,而且还要有所发挥;要是一个“糊涂虫”,常常会抓住“芝麻”丢了“西瓜”,有的甚至还把“芝麻”看作“西瓜”。因此,编辑在选稿时一定不能满足于浮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