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来的先驱——邵飘萍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11月中旬在他的家乡浙江省金华市举行。 邵瓢萍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由中国记协、浙江省记协和金华市记协共同发起,中共金华市委、市政府主办。 邵飘萍生于1886年,1921年始在杭州主编《汉民日报》,不久任上海《申报》驻京记者,后在京创办《京报》。邵飘萍思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2005,(5):33-33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邵飘萍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杭州光复,与民主人士杭辛斋共同筹办《汉民日报》。他从此进入新闻界,开始了他15年的终身报业生涯。1915年,因发表了著名的反袁时评《预吊登极》而被捕。出狱后只得到日本暂避,在法  相似文献   

3.
纪念邵飘萍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文化战线上的勇猛战士,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他谱名新成,又名镜清、振青,字飘萍,浙江东阳人.1886年10月11日(光绪十二年丙戍九月十四日)生于金华.祖父加入过太平军,父亲邵桂林是当地私塾的教师.邵飘萍青少年时代即以早慧闻名于乡里,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1902年考入杭州浙江高等学堂.1905年在该校毕业,返回金华,在金华中学任教.同时应聘为《申报》特约通讯员,为该报撰写金华通讯,开始和新闻事业发生关系. 1912年他再次到杭州,和当时在杭州的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人杭辛斋合作办报,任《汉民日报》  相似文献   

4.
正邵飘萍是中国报界先驱,曾被毛泽东称为"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全才。他曾任编辑、记者、社长、讲师,《汉民日报》《时报》《时事新报》的主笔,他的文章辛辣、一针见血,使北洋军阀闻风丧胆,而冯玉祥将军则称赞他:"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邵飘萍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者之一。1918年10月,他与留学日本的同学潘公弼一起创办《京报》,自任  相似文献   

5.
程力沛 《编辑之友》2011,(9):123-125
一邵飘萍的生平及其新闻实践邵飘萍原名新成,又名镜清,后改名为振青,字飘萍,笔名有阿平、素昧平生,1888年10月生于浙江金华。l3岁中秀才,17岁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并开始给《申报》写稿。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代著名的新闻记者邵飘萍,于辛亥革命的第二年(1912年)初出茅庐就担任过杭州《汉民日报》主笔。这是一张抨击贪官污吏,并公开反对袁世凯的报纸。在过去的新闻史书和发表在报刊上有关的文章里,对《汉民日报》的沿革有过一些简单的或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众说纷纭,甚至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7.
<正>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作为一个报人,邵飘萍(那时叫邵振青)最值得我们肯定的就是他敏锐的洞察力,这一点,他初登新闻舞台就显示出来了。1911年12月18日,他在杭州《汉民日报》驳斥严复所谓"人民程度未至,不适于共和"的国情论。  相似文献   

8.
邵飘萍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著名的进步报人.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锻炼出了非凡的发现和判断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炼出了一手过硬的采访本领。他在任《汉民日报》主编、《申报》驻京特派员、代理《甲寅》馆务、《京报》社长兼总编辑期间,曾采访发布了许多引起全社会关注,轰动一时的内幕新闻,人们称他是采访独家新闻的大家。邵飘萍认为,新闻记者要密切注视时局的风云变化,作到“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时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随时捕捉重大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飞花拾零     
邵飘萍党籍认定中共中央组织部已于最近批文,认定邵飘萍烈士于一九二五年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邵飘萍烈士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京报》的创办人,也是近代著名新闻记者,一九二五年春,邵飘萍在北京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六日,邵飘萍被奉系军阀张作霖以“宣传赤化”的罪名枪杀于北京关桥东刑场,至死未暴露共产党员身份。  相似文献   

10.
周利成 《北京档案》2023,(10):57-58
<正>邵飘萍一生投身报业,曾任浙江《汉民日报》主笔、《申报》驻京特派记者,1918年创办《京报》。因其文笔老辣、语言犀利、针砭时弊、抨击政治,素有“新闻全才”“铁肩辣手”“快笔如刀”之誉。1926年竟被奉系军阀以“宣传赤化”为名枪杀于北京天桥,一时轰动全国。但对于他被杀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查阅当年20余种报刊、近百篇文章和新闻报道,试图还原历史,找到真相。  相似文献   

11.
邵飘萍是一个集新闻记、新闻学和新闻教育家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新闻奇才。191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邵飘萍在北大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并开讲新闻采访课。同时,他还在北京平民大学、北京政法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他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当时在北大聆听邵飘萍讲课的  相似文献   

12.
一代报人邵飘萍是浙江东阳人,他的报人生涯发端于杭州,从创办《京报》至以身殉职的8年是他战斗的报人生涯的辉煌时期。他为党的新闻事业洒尽了自已的热血,留给我们后人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邵飘萍的新闻活动,是从当业余通讯员开始的。他早年在杭州的浙江高等学堂求学时就向上海的《申  相似文献   

13.
汤修慧(1890—1986),五四时期著名女报人,也是中国新闻史上不多见的女性报业经营者,后期《京报》社长。她原籍江苏吴县,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06年与邵飘萍结婚后开始协助邵飘萍办报。1916年邵飘萍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汤修慧负责所有内勤编辑和发稿事宜。1918年10月5日,《京报》创刊,她负责该报的出版发行等业务,成为邵飘萍事业上的得力助手。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以“宣传赤化”罪名被奉系军阀逮捕杀害,《京报》被迫停刊。汤修慧继承夫志,于两年后恢复《京报》出版。汤…  相似文献   

14.
邵飘萍是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声名显赫的记者、报人,是反帝反军阀的英勇新闻战士。他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占据一席地位,因此,对介绍他的生平以及新闻实践的文章中的遗误之处,进行考证与补遗,使研究工作在史料确凿的基础上进行,是十分必要的。一、邵飘萍的“北京新闻编译社”何年创办?是北京第一家通讯社吗? 1924年3月,邵飘萍在《东方杂志》21卷6号上发表的文章《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写道:“乃于民国七年创办新闻编译社于北京,是为我国人北京有通信社之始。”而在同年6月出版的《新闻学总论》一书中,邵飘萍又否认前说,讲新闻编译社创办于“五年七月”,是“为华人自办通信社之创始  相似文献   

15.
著名报刊活动家邵飘萍和他的《京报》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有一位对《京报》的创办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却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邵飘萍的挚友和助手吴定九。 吴定九,名鼎,字定九,江苏嘉定县外岗镇人,生于1890年2月18日(正月廿九日)。少时在家读私塾,做木工,后考取上海南洋公学。求学期间品学兼优,毕业时被学校推荐,由江苏省行政公署教育司派赴日本留学,在名古屋工业专门学校学习土木工程。1915年4月入学,1918年3月毕业。留学期间,吴定九惜时如金、勤奋好学、成绩极为优异。此时,他结识了来日本自费留学、在东京政法学校攻读的邵飘萍,二人一见如故成为密友。邵飘萍于1916年春应上海新闻界友人电邀急欲归国,一时为经济拮据所困,正是吴定九为其筹措路费得以成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学会里,我认识了一些同学……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1926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 这是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的毛泽东同志对以"铁肩辣手"著称的名记者邵飘萍的回忆。后来证明,邵当时是中共地下党员、烈士,而不是自由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不了解邵已入党。 邵飘萍为革命献身,为革命开拓报业,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7.
1926年4年26日凌晨,誉满京华的名记者邵飘萍,被军阀张作霖杀害了。人们痛惜、愤怒。腐败黑暗的旧中国,有几个象他这样的“全能记者”?他办过很有影响的通讯社和报纸,采、写、编、广告、管理都十分出色;他对外国新闻事业也有较多的了解,担任过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的顾问;他又是中国最早从事新闻教育的少数人之一,他写的《新闻材料采访法》是第一部中国人写的采访学的著作。曾有半年的时间听过邵飘萍讲课的青年毛泽东,赞扬他是“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全国解放后不久,邵飘萍的家乡浙江省金华县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新闻救国——青年时期即立青云之志  相似文献   

18.
朱世培  沈颖 《新闻世界》2011,(7):149-150
邵飘萍,民国初年著名记者,早年曾经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创办我国第一家民营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独资创办影响颇大的《京报》,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后人公认的"新闻全才"。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势力,锐意改革,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鉴于目前新闻界和史学界关于邵飘萍的办报实践和办报思想研究得较多,本文从邵飘萍与几位名人的交往这个切入点来分析他的交往与办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浙江一向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1886年,在这片土地上又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一生追求新闻事业,追求民主自由,追求大众梦想,他就是邵飘萍。"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 ——邵飘萍邵飘萍,原名镜清,后改名振青。自幼聪颖的他,14岁便考中秀才,19岁考入浙江高等学堂读书。在这期间,邵飘萍第一次接触到了新闻事业,开始给上海《申报》写通讯。1908年毕业后,回到他成长的地方——金华任中学教师。同时继续担任《申报》的特约通讯员。教书育人曾是邵飘萍的理想,但是随着他对新闻事业的了解,他发现从事新闻工作,做一个为大众鼓与呼的记者才是自己最向往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邵飘萍作为中国新闻史上有数的几个优秀报人之一,身后寂寞,除了他业余编撰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各国社会思潮》等书外,最代表他的事业成果的新闻稿件,却很长时间未有结集行世。于是,邵飘萍对后人的意义,就局限于新闻学研究、新闻教育这两方面,至于他驰骋报界的风采,则越来越淡化为一个动人的传说,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没机会和条件去尘封的旧报库领略这位当之无愧的名记者之风采的。方汉奇先生主编的《邵飘萍选集》,皇皇两巨册,近百万字,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迄今为止公开出版的邵飘萍的唯一的一部选集,可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