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声现象中考题分类统计 二.声现象中考题特点分析 在2004年17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下称"课改区")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的基础上,2005年新增加了一批国家级课改区和一大批省级课改区进入课程标准中考,我们从各国家级课改区和省级课改区的中考物理试卷中选择了20份有代表性的省、市中考试卷,对照<物理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按照知识板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其中声学(声现象)部分的考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光学中考题分类统计 二、光学中考题特点分析 在深入、细致地分析以上20份有代表性的课改区中考物理试卷的基础上,发现与"光学"相关的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电磁现象与信息技术中考题分类统计 二、电磁现象与信息技术中考题特点分析 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了20份有代表性的课改区中考物理试卷,发现与"电磁现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电学中考题分类统计 二、电学中考题特点分析 电学是物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各地中考物理最主要的考查内容之一,分值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深入、细致地分析对比了以上20份有代表性的课改区中考物理试卷后,发现"电学"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热与能源中考题分类统计 二、热与能源中考题特点分析 由于热学知识和能源联系紧密,都属于基本的能量转化(转移)和利用,因而把它们整合为一块.通过深入、全面地分析比较了以上20份有代表性的课改区中考物理试卷中的相关试题,发现"热与能源"类试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一、声现象中考题分类统计二、声现象中考题特点分析在2004年17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下称“课改区”)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的基础上,2005年新增加了一批国家级课改区和一大批省级课改区进入课程标准中考,我们从各国家级课改区和省级课改区的中考物理试卷中选择了20份有代表性的省、市中考试卷,对照《物理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按照知识板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其中声学(声现象)部分的考题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声学(声现象)作了以下最基本的要求(即“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是新课程标准课改实验区首次中考登台亮相的一年,涌现了一批格调清新、设计优美的中考题,其中"对话式中考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惊叹不已,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例1(2006年济宁课改区中考题)甲、乙两同学想了解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他们做了以下实验:  相似文献   

9.
【考囊链接】 《宽容是一种爱》(200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2006年广西南宁市课改区中考题);《生命的平衡》(2007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喝得很慢的土豆汤》(2008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前方遭遇塌方》(2009年河南省中考题);《母亲》(200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相似文献   

10.
1命题说明本套试题兼有毕业和升学两大功能,且课改、非课改区共用一套试卷,同时物理、化学同堂考试,因此命题原则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注重双基,强化能力,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注重物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两考合一”的要求,更加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所以在难度上考虑:毕业部分易题与中档题的比例为8∶2;去掉了去年用“*”区分毕业与升学试题的形式;升学部分中档题与难题的比例为2∶1;整卷试题难度较去年课改区的中考题有所增加。整套试卷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同时也照顾到了非课改区的…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各地的中考化学计算题有不少具有应用性、趣味性、探究性等特点,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现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两道中考题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历史中考中频繁出现有关“周年”问题的试题。如2005年江苏泰州中考试题涉及郑和下西洋的周年问题,江苏课改区和湖南益阳课改区均有关于亚非会议50周年的题目,部分省市中考题涉及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问题。几乎各地市的中考试题都涉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世界人民反  相似文献   

13.
仔细浏览2005年的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大都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色,课改区和非课改区试题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相互交融,具体说来,有以下四大热点值得注意:一、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全面飘红这是今年出现的一个最大亮点。浏览全国各地中考题,对这类试题的考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全面性的综合。其特点是综合性强,信息量密集,既有宏观信息引导,又有微观信息呈现。如:湖北黄冈市课改区以“到民间采风去”为总主题,分三个小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①走进家乡名胜古迹;②介绍家乡特产;③探寻家乡节日风俗。不过,这类全面性的综合试题考查的地区不…  相似文献   

14.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由于力学知识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特点.因此,力学综合题对同学们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通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在中考题中,题型主要是计算题,辅以  相似文献   

15.
与圆有关的面积计算问题,往往涉及扇形与弓形面积、圆柱与圆锥表面等,这类中考题大多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经常与解直角三角形、方程(组)综合在一起。对于求阴影面积的有关考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应用公式法;和差法;割补法等方法。例1 (2006年安徽省课改区中考题)如图是某工件的三视图,求此工件的全面积。  相似文献   

16.
一、光学中考题分类统计二、光学中考题特点分析在深入、细致地分析以上20份有代表性的课改区中考物理试卷的基础上,发现与“光学”相关的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光学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4)知道波长、频…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课改实验区的中考题,除了常规试题外,出现了一些新题型,其特点是贴近现实生活,能全面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法灵活、思路开阔、不拘泥于旧的框框套套,现归纳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8,(Z1)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由于力学知识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特点。因此,力学综合题对同学们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通常为压轴题出现在中考题中,题型主要是计算题,辅以少量的填空题、选择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本套试题兼有毕业和升学两大功能,且课改、非课改区共用一套试卷,同时物理、化学同堂考试,因此命题原则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注重双基,强化能力,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注重物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两考合一”的要求,更加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所以在难度上考虑:毕业部分易题与中档题的比例为8:2;去掉了去年用“*”区分毕业与升学试题的形式;升学部分中档题与难题的比例为2:1;整卷试题难度较去年课改区的中考题有所增加。整套试卷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同时也照顾到了非课改区的考生。另外,由于今年理、化同堂考试,考试时间两科共150分钟,因此对物理试卷长度控制为24题,使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卷。课改、非课改区区分试题共3道,两个选择题和一个填空题,都是在同一个能力要求下设置的考点,两者的难度一样,均为容易题,共8分。  相似文献   

20.
由于采用主题设计形式编拟的化学综合应用题能较好地体现课改理念,因而在近年的中考中备受青睐。本文结合2006年典型中考题,剖析综合应用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