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09年,德国为"邮票日"发行1枚邮票,票图是一枚古老的实寄封,信封上贴着1849年巴伐利亚王国发行的、面值1克朗邮票的六方连。2009年是这枚德国最早的邮票发行160周年,所以将160年前的古封搬上了邮票的画面。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2009年第1期《毛泽东肖像邮票上的邮戳》一文,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伟人肖像邮票的盖销事宜。此后在"文革"时期邮政部门更有"贴用文12《毛主席去安源》邮票不予盖销"的通知。其实,1949年华东邮政管理总局就曾有关于贴用毛泽东肖像邮票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19日,英国皇家邮政发行了一套10枚"保护濒危物种"系列邮票,为纪念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建立250周年,此次"保护濒危物种"系列邮票选用了珍稀的植物作为主题。同时为纪念邱园建立250周年另外发行了一枚包含4枚邮票的小全张。10枚邮票展现的10种濒危植物分别是:圆头大花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10—25日,"百花芬芳——纪念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集邮展"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弹指一挥,甲子轮回,此次邮展,以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一枚枚邮票、一件件邮品为主线,串起了中国文联风雨兼程的60年,同时亦展现出"方寸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09,(2):8-8
本刊讯2008年12月31日,洛阳2009世界邮展开幕倒计时100天之日,首家行业博物馆邮电所"邮票博物馆邮电所"正式营业。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隶属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城题材邮票,文物界的古建筑专家也非常关注。2009年4月1日,本刊记者对中国文物界的"国宝"级人物、古建筑泰斗罗哲文先生进行专访,听他讲述自己与邮票的缘分、古城保护的要义以及对古城邮票的建议。邮票印制局顾问  相似文献   

7.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8):4-4
值得称道的匡正《集邮博览》2009年第7期刊登徐海勇先生《谈中外联合发行邮票》一文,纠正了第6期有关文章中对中外"联合发行"邮票的一些不准确认识,特别指出2004年3月1日发行的《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周年》邮票,是中国邮政与新加坡邮政第二次联合发行的纪念邮票,非常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8.
2014年9月13日《长江》邮票发行后,在一遍又一遍欣赏这套气势磅礴的山水邮票时,不免引发了30多年前自己在"两河"源头的果洛州玛多县等地工作时,对长江源头水系所见、所知的一些情况,经过几个月来对手头所存资料的研究和梳理,现对这条我国第一长江、世界著名大河和与邮票相关的几个问题加以述说,以便邮友对邮票图案背后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一、长江的发源地早在2009年9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邮票时,第一图"各拉丹东"展现的远处片片皑皑的雪山,近处两条在山谷中流动的"冰舌",能够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24日是我国著名高校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中国邮政计划发行邮票一套1枚。这也是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之后,中国邮政发行的第6套大学校庆题材的纪念邮票。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乌干达于2009年4月10日发行一套4枚《中国风光》邮票(图1),其中一枚以上海豫园湖心亭为主图(图2),再现了湖心亭茶楼高挂红灯笼的节日景象(图3,邮票设计依据的原照片)。而早在1999年8月30日,罗马尼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发行《今日上海》  相似文献   

11.
生平 《集邮博览》2009,(7):25-25
为了纪念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将于2009年7月10—25日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办"百花芬芳——纪念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集邮展览"。通过邮票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国艺术,反映中国文联  相似文献   

12.
理邮 《集邮博览》2010,(2):55-55
2009年12月20日澳门邮政局发行《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邮票,恰逢星期日,澳门邮政局依惯例休假,信筒也不开取,只在邮政总局集邮处和通讯博物馆邮局发售新邮票和接受函件邮寄。图1是从邮政总周集邮处寄发的第一图"盛世莲花"原地首日封,加贴"莲花大桥"自动化邮票补资。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对于集邮者来说,这一天因为《漳州木版年画》邮票的发行又增添了几分年节的气氛。  相似文献   

14.
"大片红"拍出惊天价2009年10月31日,一枚被集邮界俗称为"大片红"的邮票(新票)在香港的国际拍卖会上以368万元港币成交,紧随其后,11月10日,另一枚"大片红"又在国内的拍卖会上以2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这一新一旧两枚"大片红"的高价拍出,如两声巨响,把沉寂的集邮界又一次唤醒,引起众人一片哗然。很多读者曾阅读过2007年本刊复刊号"终结一片红"一文,因此纷纷来电来信,追寻"大片红"的故事。一枚40年前的邮票何以受到收藏界的如此宠爱与关注?在"大片红"邮票的背后究竟还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大片红"邮票的存世量到底有多少?收藏的乐趣就在于发现,哪怕是细枝末节。本刊虽然两年前已将"片红"的故事讲透,但是,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枚邮票再进行一次探秘,于是,我们走访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又一次领略了国家级博物馆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我的集邮     
王攀 《集邮博览》2009,(10):16-16
2009年9月制作原地封8月2日,《国旗》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和《拉卜楞寺》特种邮票同日发行,又是一个制作"双首日"的好机会。《国旗》邮票在原地选择上有好几处,其中中南海邮局为开  相似文献   

16.
在2009年5月14日至17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香港2009——第23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的文献展台上,笔者见到这本获得银奖的《香港历史漫邮记》(图1)。单从封面来看,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本中文邮书。但实际上其内文全是日文,并配以中国、香港及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邮票与邮品,介绍了自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开始,直至  相似文献   

17.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2):4-4
一封一卡一片情在收到2009年第一期《集邮博览》的同时,还收到编辑部赠送的一份特别礼物—一枚《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开馆》纪念邮资封和一枚"贵宾VIP"卡。这枚邮资封和  相似文献   

18.
曹骋 《集邮博览》2010,(12):70-71
列支敦士登公国邮政在2010年共分六次发行了总计39枚邮票,向集邮者呈现了一幅五彩斑斓的邮票画卷。现对该国2010年发行的邮票做一简要回顾。2010年列支敦士登邮票主要有以下三个特色:一是通过发行庆祝大事件的邮票宣传和展示"邮票王国"形象  相似文献   

19.
冯赐杭 《集邮博览》2009,(11):43-43
2009年《己丑年》邮票主图,画的是一只两蹄生烟,飞驰向前的奔牛,因而被邮人称作"奔牛"。邮票设计者陈绍华在其博客中,对这只奔牛作了生动诠释:"怒目倔强的神情,象征着面对恶魔(金融、海啸等)不畏惧、不回避、不妥协;牛身体的线条处理,意欲表达滚滚的历史车轮,势不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78年,邮票发行局曾建议发行马年生肖邮票,但未被采纳,于是打算出一套"良马"邮票,寓意马年,后来又改发行一套徐悲鸿创作的"奔马"邮票,1979年4月,中国邮票代表团访港归来后,建议仿照香港的做法发行生肖邮票,同年6月,开始组织我国第一套生肖邮票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